近日,湖南省礦產(chan) 資源調查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靜縣阿帕勒德礦區銅金礦地質勘查項目傳(chuan) 來喜訊,找礦取得新突破,南天山成礦帶虎拉山—霍拉山地區首次發現斑岩型銅金礦床,預計銅金資源量可達大型以上規模。
受烏(wu) 魯木齊泰吉五礦工貿有限公司委托,4-10月,湖南省礦調所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阿帕勒德礦區銅金礦進行地質勘查。此前,該礦區地質找礦工作未取得預期效果。湖南省礦調所臨(lin) “危”受命,組建優(you) 秀項目團隊,並安排兩(liang) 名資深地質專(zhuan) 家赴野外一線進行技術指導和綜合研究。
通過係統收集、研究分析南天山成礦帶以往地質資料,項目組認真總結區域成礦規律,提出了主攻尋找斑岩型銅金礦床的找礦思路。通過近半年艱苦的野外工作,項目組找到了呈近東(dong) 西向貫穿整個(ge) 礦區的斑岩型銅金礦床典型蝕變分帶。圈定了I、Ⅱ號兩(liang) 個(ge) 銅金礦化帶,I號銅金礦化帶分布在礦區西部,受閃長玢岩體(ti) 控製,具有分支、複合特征,走向長約1100米、寬150-280米;Ⅱ號銅金礦化帶分布在礦區中部,寬約420米,預估銅資源量在50萬(wan) 噸以上,具有較高的開發利用價(jia) 值。
湖南省礦調所阿帕勒德礦區找礦新發現,得到了業(ye) 主方的充分肯定。目前,該所正積極配合業(ye) 主方製定礦區後續勘查工作規劃,深入推進礦產(chan) 資源勘探進程。
近年來,湖南省礦調所深入落實國家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積極參與(yu) 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經濟建設。此次新疆項目成果是該所助力新疆建設、彰顯地質擔當的重要印證與(yu) 生動實踐。湖南省礦調所將持續發揮專(zhuan) 業(ye) 技術優(you) 勢,為(wei) 助力新疆地區繁榮發展貢獻地質智慧和力量。(湖南省礦產(chan) 資源調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