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智敏:新常態需要新思維
發表時間 :2014-12-26 來源:中國煤炭報
在新常態下,煤炭企業需要有新的思維。一是樹立新的生產理念,摒棄追求規模擴張,注重效益和競爭力提升;二是需要創新商業模式,科技力量帶來的立體式變革將嚴重衝擊傳統商業模式。
2014年,對煤炭企業來說,過得非常艱難。下遊需求不振,全社會煤炭庫存已連續36個月超3億噸,環渤海煤價連續下滑,煤炭在傳統旺季賣出了全年最低價,行業虧損麵積不斷擴大,有70%以上的企業虧損……煤炭企業依舊在寒冬裏掙紮。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加上來自環保的壓力,煤炭需求增幅下降。“煤炭需求或將出現‘平滑期’。”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薑智敏表示。
薑智敏認為,大環境變了,煤炭企業的發展理念也要隨之變化。今後,企業家在上項目、做決策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經濟性,算算這個項目到底有沒有效益,不能單純為了擴大規模而增加項目。“在目前這樣的經濟環境中,再追求規模的擴張、產能的提高,企業能不能活下去都是個問題。”薑智敏表示。
記者:大環境變了,煤炭企業應該何去何從?
薑智敏:煤炭企業的發展方向應該有兩個,一是應該樹立新的生產理念,二是創新商業模式。
生產理念上,是否開采煤炭資源要綜合考慮資源賦存條件、市場價格和經濟效益。開發具有經濟效益的資源,企業才能盈利,有了盈利,企業才能可持續發展。所以,要開采優質資源和那些具有較好區位優勢、交通便利的資源,還要考慮這些資源今後有沒有轉化的可能。煤炭正由燃料向原料與燃料並舉轉變,煤炭企業要依靠科技進步延伸產業鏈,提高煤炭在企業內部產業中的轉化率,充分發揮煤炭作為新型清潔能源和化工原材料的作用。
煤炭企業要采煤,就要注重研究煤的基本特征,使煤炭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以噴吹煤為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用洗精無煙煤作為工業性實驗對象,在北方鞍鋼及首鋼等地實施成功。噴吹煤的使用減少了煉鋼過程焦炭的使用量,既節省了寶貴的資源,又提升了煤炭的使用價值。並不是說所有的煤炭企業都要開發新品種,有條件的企業還應該多研究煤炭轉化的路徑。煤炭轉化問題,歸根到底還是技術問題,現在看來不可能的事,隨著科技進步,就變成可能和可行的事了。
創新商業模式上,最根本的是通過增值服務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同時獲取收益。對一個煤礦來講,其資源條件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但是對一個煤炭企業來講,應該為用戶提供最佳的產品方案,使用戶在煤炭使用中,能夠做到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現在,鋼鐵行業提出了從以市場為導向向以用戶為導向轉變,煤炭行業也應該學習這點。一些大型煤炭企業,如神華、中煤,已經可以為用戶提供科學采煤、配煤、最佳運輸方式的方案,為用戶提供服務。
我國能源結構在發生深刻改變,科技快速的發展會帶來用能方式的巨大變革。今後,用老思路去思考企業的發展或許行不通了,企業家更應該考慮科技力量帶來的立體式變革。也就是說,能源結構的變化和用能方式的變革會給煤炭企業帶來哪些機遇。
記者:從目前國際煤炭市場看,我國煤炭的競爭力如何?
薑智敏:從國際煤炭市場競爭力看,我國煤炭的競爭力亟待提升。看煤炭的競爭力主要看成本和價格,從國內煤和進口煤到廣州港的價格看,進口煤到岸價格比北方下水煤到港價格每噸便宜約50元人民幣。由於成本高、價格高,我國煤炭的競爭力不強。所以,降低成本是我國煤炭企業今後必須要考慮的重大問題。
記者:造成煤炭成本高的原因是什麽?
薑智敏:有這麽幾個主要原因。一是我國煤炭資源賦存條件和其他主要產煤國家相比,是比較差的。有人比喻,我國的煤炭資源賦存狀況像一塊玻璃摔到石頭上,支離破碎。而且,我國大部分煤炭資源埋藏比較深,目前正在生產的千米以上深井就有47處。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衝擊地壓等自然災害就增加了,所以開采成本相應增加了。
二是我國煤炭行業從業人員多。根據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統計結果,截至2013年末,我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從業人員為611.3萬人,2013年我國煤炭產量為36.8億噸。再看其他主要產煤國家,2013年,美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有8.9萬名從業者,生產了9億多噸煤;澳大利亞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不到5萬名從業者,生產了5.4億噸煤。我國煤炭行業人員多是長期以來形成的。據了解,一些大型煤炭企業,工資支出占到煤炭生產成本的50%左右。
三是稅費偏高。長期以來,我國各種涉煤稅費大約有40多種,其中很多都是不合理的,隨著清費正稅和煤炭資源稅改革的推進,希望這樣的情況能夠得到改變。
記者:煤炭企業怎麽做才能提高競爭力?
薑智敏:提高煤炭企業的競爭力需要靠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企業不能隻靠政府,政府也不能放手不管。作為企業來講,既要注重提高生產過剩的效率,也要有自己成熟的商業模式,通過增值服務來獲取收益。
記者:對處於低穀期的煤炭企業,您有什麽建議?
薑智敏:目前,對煤炭企業來說依法依規生產是最重要的,不能再單純為了做大而鋪攤子了。近幾年來,不少企業大上項目,現在看其中優質的項目很少,這些項目投入大,財務成本高,已經拖累了企業發展。現在煤炭市場不好,掩蓋了很多矛盾,將來很多問題可能就暴露出來了。
上一篇:展望2015年黃金市場
下一篇: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裴榮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