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黃金王立君:綠色發展是山東黃金的主動選擇
發表時間 :2015-09-08 來源:
近年來,山東黃金集團有限公司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引,以“質量效益”為企業核心發展理念,積極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取得顯著成效。山東黃金連續6年躋身中國500強,目前有11家礦山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為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有3家企業被國土資源部正式授予國家級綠色礦山單位,一家企業是目前國內礦山企業唯一的環境友好企業。在2015中國(招遠)國際黃金礦業論壇上,山東黃金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立君代表山東黃金集團,向與會人員分享了近年在發展生態礦業建設綠色礦山方麵的經驗。
先進的文化理念對建設綠色礦山至關重要。據介紹,山東黃金集團堅持奉獻黃金白銀,留下青山綠水的綠色發展模式,按照生態規律,設計延長礦業資源產業鏈,以最小的生態損害獲得最大的資源,實現資源集約戰略,走出一條整裝勘查、整體規劃、規模開采、集約經營的創新發展之路,建成了業內最大規模和最高標準的黃金生態礦山群,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增長。
堅持推進生態礦區改造,通過拆牆透綠,空地建綠,見縫插綠等措施,成功打造出生態林、生態路、綠蔭停車場,通過組織開展植樹綠化活動,集團所屬礦山每年新增樹木數十萬棵,花草和綠地的麵積每年增加上百萬平。核心礦山的礦區綠化覆蓋麵積達到了40%以上,尾礦庫綠化麵積超過95%,基本形成了綠化區觀賞帶、健身廣場、運動場、公園相繼交融、喬灌花草相得益彰的格局。堅持環保優先的原則,杜絕先汙染後治理的非理性行為。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同時,為當地留下一片青山綠水。山東黃金集團要求新開發的礦山要按照開發與保護並重,發展與利用同步的思路,不僅從立項、科研、設計、施工運行的每一步都要把安全環保理念放在首位,而且要做到新建設一個礦山新栽一萬棵樹,開發一處綠化一處。
有力的技術支撐是建設綠色礦山的重要保證。據了解,山東黃金集團瞄準找礦突破,為從源頭上節約利用土地奠定了堅實基礎。山東黃金集團實現中國岩金勘查4000米第一深鑽,施工中國超深小孔,中孔深度2515.48米、鑽孔角度77度,施工技術取得了新突破。通過該領域的技術研究與應用,既探獲可觀的資源儲量,又節約了寶貴的土地資源,並為超深井和海下采礦創造了條件。
立足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瞄準資源節約,積極推行資源的綜合利用,山東黃金集團在所屬礦山推廣利用尾礦充填技術,礦山井下充填量達到了排尾量50%以上,推廣廢石不出坑的做法和空場事後充填采礦法,形成無廢或者少廢開采的生產模式,積極推進尾砂製磚成形技術,在部分礦山已經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固體廢棄物零排放。針對傳統礦山生產普遍存在的高耗能、高汙染的問題,山東黃金集團積極開展科研攻關,加速淘汰落後產能和設備,最大限度地消除跑冒滴漏,全麵推廣節能減排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大力開發應用太陽能、地熱等新能源,推行清潔生產、文明生產,礦山的采選效率和節能減排水平明顯提升,闖出了一條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小,經濟效益好的新型可持續發展之路。
王立君特別指出,山東黃金集團實現了含氰廢水的零排放;所有礦山一滴含氰廢水不往外排放。
將礦業人的“綠色夢”融入富國強民的“中國夢”,實現礦業與自然、礦山與社會、礦山與人的全麵和諧發展,是山東黃金集團的目標和追求。王立君表示,綠色發展是山東黃金人的主動選擇,也是礦業人的共同夢想。
他透露,山東黃金集團將繼續加強尾礦綜合利用研究,全麵打造無尾礦山。山東黃金集團將以無尾礦山建設為目標,進一步加大膏體充填工藝,全尾礦非膠結充填工藝,尾礦用於山區整地造田等方麵應用技術的研究,全麵提高尾砂綜合利用率,力爭實現黃金礦山尾礦的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