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李秀臣:著力打造礦聯網
發表時間 :2015-09-08 來源:
近年來,全球科技日新月異,以大數據、雲計算、3D打印、互聯網移動等為主導的新技術革命,正在加速顛覆、重構傳統行業。在互聯網+時代下,黃金礦業是否要擁抱互聯網,又如何借助互聯網做強做優黃金礦業,招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裁李秀臣結合招金礦業數字化礦山建設的實踐,在2015中國(招遠)國際黃金礦業論壇上吐露自己的體會和想法。
從數字化礦山建設獲益良多
招金集團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早。當時招金集團提出“外學兗礦內學焦家”,湧現出夏甸金礦等明星企業,依靠這些企業的帶動,招金集團的數字化礦山建設開始起步。不過,當時的數字化礦山建設,主要內容是信息化的基礎建設與基礎網絡、計算機的自動化設計、自動化控製等,主要針對傳統的人海戰術。通過數字化礦山的試點和推廣,招金集團的用工數量、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尤其是企業的安全係數和工作效率顯著提升。
2004年,招金礦業組建以後,走上資本運作、資源並購整合的快車道。隨著企業規模擴張,管理環節增多,信息化建設遇到新的瓶頸,主要表現在各個係統模塊之間相互孤立,無法實現信息共享,尤其是對招遠以外的礦山,難以實現跨區域管控,導致戰略協同的延遲。
李秀臣表示,招金礦業自2011年起,圍繞信息化戰略規劃,全麵推進數字礦山的迭代成型。其中包括升級基礎設施,建設數據中心和專用網絡。為了保障企業數據快速安全的傳送,從公司總部到招遠境內的企業假設了專用通道,與埠外企業采用專有加密VPN通道;並對數據中心進行升級改造,服務器虛擬化,搭建雲平台。此舉大大增強了硬件係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維護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為了加強生產組織,招金礦業建立了三維地測軟件平台,實現了自動圈礦和經濟開采的品位評價,根據金價波動自動計算經濟品位,同時對資源儲量進行實時動態的核實評價,對工程設計進行全麵的優化,節省了近億元的工程投資。
實現信息流、物流、資金流三流合一,打造低成本的核心競爭優勢。招金礦業建立業務流程管理平台,實現各業務係統流程統一管理、統一考核,形成了全麵覆蓋的企業數據標準體係。建立供應鏈及電子商務采購平台,係統無縫對接,實現陽光采購,每年采購效益達到1億元以上。
強化項目權聲明周期管理,對工程、投資和信息化項目的計劃、立項、審批、過程管理、驗收、後評價等實行全過程管理,今年可望節省資金過億元。
加強資金管理,通過資金管控平台,對全公司的資金使用實行在線監控,實現公司共用一個資金。強化了現金流管理,增加了經濟效益。
釋放數字化紅利
當前金價低位運行、深井開采難度加大、生產經營成本增加、運營風險增多,黃金礦業進入提質增效新常態。李秀臣帶來了他的思考:黃金礦業應當堅定實施“互聯網+黃金礦業”戰略,深化互聯網思維,對黃金礦業產業鏈進行全麵的審核。進一步優化生產流程,變革生產經營管理模式,重塑黃金勘探、采選冶、精深加工產業鏈,打造新型的行業生態模式。
李秀臣設想,構建企業內部、企業之間的業務係統支撐,著力打造礦聯網。他表示,黃金礦山企業建立了不少數字化係統,但是係統之間沒有有效的聯動。如何才能實現“1+1>2”的效果,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大的連接,這是未來數字化礦山建設要解決的重要課題。黃金礦山企業應當運用互聯網思維,構建公司級的貫通網絡,形成礦聯網,實現數據共享,大數據分析,提升管理水平。
李秀臣提出,建立內部社交平台,使員工隱形知識顯性化、企業隱形數據資產化。企業數據是企業的無形資產,要通過信息化支撐平台讓企業數據顯性化、資產化,通過大數據深入挖掘企業價值。
李秀臣表示,互聯網不再獨立於傳統產業,而是深深地融入到每一個角落,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化技術,不斷釋放新的增長潛能。他堅信,黃金礦業即將在更深層次,更全麵地擁抱互聯網,迸發出新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