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青海省有色地勘局局長楊站君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行業風向  |   行業資訊  |  正文
訪青海省有色地勘局局長楊站君
發表時間 :2016-01-21    來源:

  剛剛過去的2015年,對青海省有色地勘局來說是一個豐收年:地勘主業持續提高,地質找礦成果顯著,全年提交新發現普查基地3處、礦產地3處,提交資源量:銅鉛鋅50萬噸、金7噸、鉬5萬噸。尤其是三江成礦帶北段多彩整裝勘查區尋找富銅、鉛鋅等多金屬礦方麵取得重大進展,發現新礦種、新類型,拓寬了本區找礦方向和空間,成為三江成礦帶北段尋找富銅礦的重要區段,被青海省國土資源廳列為2015年全省成果第一號項目。
  而最令該局引以為榮的,還是他們在多彩地區的“綠色和諧勘查”先進經驗,得到了國土資源部和青海省國土資源廳的高度肯定,在全國進行推廣。在“十三五”開局之年,處在地勘改革發展關鍵期的青海省有色地勘局該如何謀篇布局,在經濟新常態下再次創出超常規的發展速度?中國礦業報記者近日在青海省有色地勘局2015年地礦成果暨“358”地勘成果匯報會上,專訪了該局局長楊站君。
  術業有專攻。楊站君是一個善於思考、才思敏捷的專家型領導,從地調院院長到省地勘局副局長,再到現在的有色地勘局局長,見證了地勘行業多年的風風雨雨,對地勘行業熟諳於心,談起地勘行業的發展更是綱舉目張,既有戰略上的宏觀思考,又有戰術上的巧妙應對。
  記者:在當前地勘經濟進入新常態下,許多地勘隊伍開始向社會地質轉移。那麽,作為青海省國有地勘隊伍主力軍,貴局該如何加快發展?
  楊站君:我們將繼續堅持以地質找礦為中心的戰略,努力實現找礦突破。
  2015年,我局積極應對地勘新常態,奮力實現找礦突破,取得了顯著成效,提交新發現普查基地3處、礦產地3處,提交新增資源量銅鉛鋅50萬噸、金7噸、鉬5萬噸,特別是三江成礦帶北段多彩整裝勘查區尋找富銅、鉛鋅等多金屬礦方麵取得重大突破,發現新礦種、新類型,拓寬了找礦方向和空間,新增銅鉛鋅金屬資源量47.8萬噸,成為全省最大的找礦亮點之一。在東昆侖等地區也有較好進展,為我們迎接新挑戰、謀求新發展奠定了基礎,增強了信心。
  展望“十三五”及今後更長一段時期,我局地勘工作可以說是機遇與挑戰並存。一是我國將全麵實施扶貧攻堅戰,深入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加大對民族地區、西部地區和對口援青的工作力度。二是青海省委、省政府依然高度重視地勘工作,特別是在當前經濟新常態下,省“十三五”規劃建議仍然強調要加快勘查步伐,新發現一批重要礦種、礦產地及資源儲量,取得資源勘查新突破,建成國家重要資源接續地,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地勘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對地勘單位的鞭策和期望。三是省國土資源廳積極為省內地勘單位提供政策傾斜,這為我們做好“十三五”期間地勘工作增強了信心,也更加堅定了我們以地質找礦為中心,奮力實現找礦突破的決心。同時,青海省“十三五”規劃建議還強調,要提高礦產資源可供性,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多找礦、找大礦,更要找好礦,進一步強化成果意識,提升地勘工作投入產出比。
  地質找礦是地勘隊伍的根本任務,無論分類改革如何推進,地勘單位的資源保障屬性都不會變。麵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要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增強發展定力,始終堅持以地質找礦為中心,繼續抓好地勘主業,加大國家急需礦種的勘查力度,切實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資源保障。
  地勘主業仍然是我局長期的產業,也是青海作為資源大省的地位決定的。全局經濟還是以地勘立局為主業,2015年地勘資金1.8億元以上,其中省基金投入最初為5000多萬元,因多彩、鑫拓等礦區成果顯著,後續追加費用3500萬元以上,增幅可觀,以成果追加投入、以項目帶動發展的效果非常明顯。我相信,隻要我們踏踏實實,狠抓質量,加強研究工作,找礦成果還是會不斷湧現的。
  記者:近幾年來,青海省把生態立省作為重大戰略,設立了各類自然保護區,致使地勘工作空間嚴重壓縮。貴局如何從夾縫中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楊站君:我們要持續推進地勘布局調整,拓展生存發展空間,這是我們求生存、保發展的一項重要戰略調整,必須下定決心長期堅持下去。從目前看,一是我局各單位之間發展極不均衡,礦區之間找礦進展差異很大,加快地勘布局調整、拓展新區、爭取主動,是保障隊伍生存發展的內在需要。二是“十八大”以來,全省特別是海北祁連地區和青南三江源地區生態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社會資本已禁止進入自然保護區,我省在年度目標考核中大幅增加生態考核指標,使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真正由“軟約束”變成“硬杠杠”。隨著國家在青海三江源地區開展國家公園體製試點建設,三江源生態保護已經上升為國家意誌,生態環境保護對地勘單位的要求必然越來越高,我們的找礦空間也會進一步壓縮,這是我們加快地勘布局調整的客觀要求。如果繼續固守現狀,抱有幻想,地勘工作就沒有未來。我們必須要完成一次戰略性轉移,這也是地勘工作曆程中的一次新長征,盡管難度很大,也很痛苦,但隻有從這些生態環境脆弱區逐步轉移出來,才能有新空間、新希望。地勘局要加大投入力度,廣泛收集資料,加強綜合研究,做好異常查證和立項論證,在東昆侖、柴北緣、阿爾金等地區加快培育新的後備勘查基地,重新建立區域勘查優勢,築牢生存發展的基礎。
  記者:目前地質找礦已經進入攻堅期,必須依靠科技創新來謀求新的突破。貴局在科技找礦和人才培養方麵有什麽舉措?
  楊站君:總結分析近兩年來的地勘成果,我們深刻地體會到,重視綜合研究和科技理論指導,在推進找礦突破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而且這種作用會越來越明顯。科研工作是我們的短板。一年來,我局與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搭建了產學研用創新平台,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魏俊浩教授科研團隊全程跟蹤指導地質找礦,使我們的找礦認識不斷深化,找礦效果顯著提升,切實嚐到了理論指導找礦的甜頭。今天,我們看到撒納龍窪、多日茸等項目成果顯著,實際上找礦過程是很艱難的,都是各位專家曆經一兩個月調研部署,一個鑽孔一個鑽孔安排下去的,能打開局麵非常不容易。2014年12月份,我局成功舉辦“鄂拉山口地區多金屬礦勘查研討會”,通過研討理清思路,提升認識,指導勘查工作,也為立項夯實了基礎,得到了與會專家的充分肯定,具有典型的示範意義。當前,我局正處於新一輪找礦周期的起步階段,成果積累少,基礎性項目多,工作程度低,更需要發揮好科技創新驅動的作用,發揮專業團隊、產學研用平台的指導作用,認真解決好製約找礦的疑難問題,以較少的投入產生較大成果,進一步提高找礦效率和投入產出比,提升資源保障能力,為全省地質找礦多出亮點,多做貢獻。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是我們實現找礦突破、推動事業發展的根本。近年來,一大批地勘專業人才充實到找礦一線,有一些快速成長,已經成為地勘工作中的骨幹力量,在一些重要礦區、重要崗位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著工作經驗不足、執行規範和標準不到位等問題,業務能力還需要提升。我們要進一步加強青年技術人才的教育、培養和使用,在全局形成重視人才、愛護人才、關心人才的氛圍。一是把強化教育培訓作為今冬明春的重要工作來抓,如測試大型設備的使用等等,在提升業務能力和素質上下工夫。要加強野外工作基本技能培訓,規範工作方法和程序,統一標準。二是落實野外項目傳幫帶、師帶徒製度,切實發揮技術骨幹在野外工作中的指導作用。三是加強隊院間、地勘項目間技術人員的學習交流,包括地質資料展評等活動,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四是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大力弘揚地質“三光榮”精神和新青海精神,增強技術人員的事業心、責任心,認真負責、實事求是地開展工作。
  記者:工作質量是找礦成果的前提和保證。貴局在工作質量監管和外部關係協調方麵有哪些創新之處?
  楊站君:2015年以來,我們在以下四個方麵有顯著的改變:一是嚴格落實重型工程施工隊伍招標製度,引進了資質信譽好、能力水平高、設備先進的一流施工隊伍,同時加強了對外聘施工隊伍的監管,為高標準高效率完成工程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去年多彩查湧礦區追加工作量,要求我們集全局之計、之力、之智,立軍令狀完成任務。如果沒有這股力量、沒有這股幹勁、沒有這種擔當精神,我們的任務是無法完成的。我們的一些局、隊院領導和項目(技術)負責人長期堅守在一線,充分體現了找礦精神,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二是努力加強地勘工作質量管理,從抓基礎、抓細節做起,樣品采集的重量和代表性得到保證,樣品加工及測試流程管控得到加強,各環節質量監控更加完善,野外項目優良率大幅提升,全力圍繞地質找礦加強測試工作組織管理,領導帶頭加班加點,打出了漂亮仗,充分發揮了測試的效能和潛力。三是野外檢查指導力度空前,局總工親自部署重要項目工作,隊院總工長期在野外蹲點,局層麵對全局地勘項目檢查指導實現了全覆蓋,重點項目達到2次~6次,對找礦成果的顯現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四是外部關係協調發揮了重要作用,如多彩的撒那龍窪、米紮那能等項目,能夠順利進場開展工作並取得找礦進展,可以說是出乎意料。我們要繼續做好項目組織實施和野外檢查指導,認真貫徹落實質量管理體係,持續做好外部關係協調工作,為順利開展項目奠定好的基礎。五是要進一步完善地勘工作獎懲機製。積極探索在新常態、新形勢下完善地勘工作管理體製機製的相關辦法,在項目立項、設計、成果、質量、報告等各方麵製定激勵獎懲辦法,將崗位職責與獎懲考核密切掛鉤,對項目立項、找礦發現、地勘成果等業績突出的切實給與獎勵,避免發生由於責任心不強造成工作質量低下、工程返工、報告不能按時提交的問題,最大限度地激發廣大技術人員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記者:貴局多彩地區的綠色勘查經驗得到了國土資源部和青海省國土資源廳的高度肯定,下一步你們將在這方麵如何推進?
  楊站君:我們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綠色和諧勘查”。我們在多彩等一些環境敏感區開展勘查工作,在生態環境保護和恢複治理等方麵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得到了國土資源部及省國土資源廳的充分肯定,已將我局作為先進典型,特別是在生態脆弱區、貧困地區、民族地區能夠繼續實施項目,在全省、全國具有典型意義。當前,青海生態優先理念更加深化,形勢和要求倒逼我們堅持推進綠色勘查的決心不能動搖,隻能主動做得更好,才能在這些地區繼續堅持下去。一是認真總結提煉我局在綠色勘查、和諧勘查方麵的先進典型、好做法、好經驗,在各單位間推廣,加強交流,相互促進,進一步提升理念和工作,紮紮實實做細做實;二是進一步優化工作機製,完善綠色勘查標準和規範,形成行業標準,並持之以恒地貫徹執行好;三是積極探索在環境敏感區減少生態環境破壞的找礦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工藝,減少地表槽探、鑽探修路及重型工程等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
  記者:貴局在民生地質方麵有什麽考慮?
  楊站君:我們的努力方向是把民生地質產業努力培育成為第二主業,進一步擴大在經濟總量中的占比。近兩年來,青海地勘局高度重視,工勘、水文、測繪等業務不斷拓展,在原基礎上逐步向管線測量、土地整理等領域拓展,但總體來講規模較小,層次不夠高。下一步,我們要認真貫徹有色地勘行業民生地質勘查會議精神,拓展完善全局民生地質產業,一個隊院一個隊院地銜接,一個產業一個產業地研究,在提高資質、培訓人才、提高技能、開拓新領域等方麵下工夫,把民生地質產業拓展好、發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