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占斌:國家應從戰略資源高度支持黃金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行業風向  |   行業資訊  |  正文
翁占斌:國家應從戰略資源高度支持黃金
發表時間 :2016-01-12    來源:中國黃金報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我國黃金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已取得顯著有成就。對於未來行業內企業的發展規劃,招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翁占斌在接受《中國黃金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應把黃金行業的發展放在國家戰略資源高度給予關注和支持,國家應給予黃金礦企更多政策上的支持,加大對礦企在“一帶一路”戰略下“走出去”的扶持力度,促進中國礦企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
  扶持礦企“走出去”
  雖然我國有中國黃金集團、山東黃金集團、紫金礦業集團、山東招金集團等大型黃金礦業企業,但實際上,我國黃金行業內還是小而散的礦山公司較多。“規模小、盈利能力低、技術條件差,這樣的局麵造成整個黃金行業盈利能力不強,安全、環境生態方麵沒有保障,製約整個行業的發展。”翁占斌說。
  翁占斌表示,從行業自身的發展來講,首先關注的問題是,國家應從政策和機製上鼓勵行業內資產資源重組,提高行業資源集中度,並從國家戰略層麵上應該給予高度關注。
  同時,翁占斌表示,國家要鼓勵黃金行業的資源勘查。目前,從我國資源儲備方麵來講,整個黃金行業仍然存在資源儲備不足、資源品質差、資源利用率低等問題。雖然中國在國際上是黃金生產大國,但是我國黃金資源後備儲量偏低。
  “這與中國黃金大國的地位不相匹配。我認為,國家應該鼓勵和支持黃金行業加大地質勘探的力度。近幾年,無論是探礦增儲,還是勘探資源,大部分是企業行為,國家投入並不大。”翁占斌說。
  翁占斌認為,現在中國黃金行業的企業從產能技術裝備上,已具備“走出去”的能力,國家應該加大對黃金行業企業“走出去”的支持力度,扶持礦企在“一帶一路”戰略下開展國際合作。
  “黃金作為國際貨幣儲備資源,國家要加大對礦企‘走出去’參與國際資源市場競爭的扶持力度,應從國家戰略高度上對待,為企業‘走出去’提供稅收、金融資本、產業政策等方麵的支持。”
  加強簡政放權
  翁占斌在采訪中表示,在“十三五”規劃中,國家應繼續簡政放權,簡化對礦企的行政審批程序,提高效率。同時,要從國家戰略層麵來提高大中型黃金礦企的黃金進出口權益。
  據翁占斌介紹,我國對黃金行業的準入門檻要求較高,尤其是企業在申請黃金產業勘探開發過程中,立項、環保測評、安全測評等均需要相關部門審批,但這些環節被分配在不同的部門和層級,從橫向上來說,由不同的部門來管理,從縱向上來說,由國家、省、市、縣來管理,既要提高安全、生態環保的門檻,又要減少這些相互環節之間的製衡,因此存在“九龍治水”現象。
  “我非常讚同國家對黃金行業的準入門檻提高的政策。如果企業在審批方麵沒過關,安全、生態環境沒有保障,企業就不能做相關的項目,但國家提高準入門檻,也應簡政放權,簡化程序、提高效率。”翁占斌說。
  2015年3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和海關總署聯合頒布了《黃金及黃金製品進出口管理辦法》,並宣布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管理辦法規定,隻要滿足一定條件,黃金企業也可申請黃金及黃金製品進出口。
  目前,我國擁有黃金進出口資格的銀行共15家,如中、農、工、建四大銀行,以及澳新銀行、匯豐銀行等;以中國珠寶首飾進出口公司為代表的企業有6家,但基本是商業銀行領銜主導,一枝獨大。
  翁占斌表示,國家應該提高大中型黃金礦企的黃金進出口權益,應該放寬政策。“現在,我國把黃金進出口權主要放給金融機構,而獲得黃金進出口權的實體礦業經濟可能隻有紫金礦業集團一家。真正生產黃金或投資黃金產業、研究黃金產業的企業反而沒有黃金進出口權,我認為這是給了金融機構一張空頭許可證,沒有多大的意義。黃金進出口權應該放給成規模以上的大中型的黃金企業,體現出政策的有效性。”翁占斌說。
  同時他提到,現在國家給予黃金行業的優惠政策,唯一一條就是免除黃金行業內礦企的增值稅,但下遊的企業沒有享受這一優惠政策。所以,翁占斌認為,國家應該把黃金行業作為國家戰略資源行業真正給予關注和支持。
  目前,國內黃金稅收政策的脈絡大致如下:在黃金開采、冶煉和流通領域,對黃金原礦產品征收資源稅、對金礦企業征收礦產資源補償費、對黃金礦砂和冶煉企業產銷的黃金免征增值稅、對進口黃金原料的增值稅實行零稅率、對進口金精礦免征進口環節的增值稅;在黃金投資領域,對黃金投資產品免征增值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