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德:準確把握境外初級礦業公司的價值投資策略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行業風向  |   行業資訊  |  正文
王思德:準確把握境外初級礦業公司的價值投資策略
發表時間 :2016-11-29    來源:論壇
  在過去的十多年裏,礦業經曆了過山車式的狂熱與失落。在礦業火熱的上升階段,有不少人賺得盆滿缽滿,意氣風發,紛紛奔向全球的各個角落。在礦業的寒冬季節裏,有很多人血本無歸,奄奄一息。
  2007~2012年的礦業高峰時期,中國各類投資者在境外資本市場控參股了170多家形形色色的礦業公司,其中絕大部分屬初級礦業公司(即礦產風險勘查公司)。
  從這些礦業公司運轉狀況看,總體成功的比例的確不高,不少投資正在化為烏有,部分投資者的美夢正在破滅。在新一輪礦業繁榮周期重新到來的時候,很難猜想這些礦業公司還有多少能夠再次翩翩起舞。
  南美安第斯是全球最重要的斑岩型銅礦成礦帶,從智利到阿根廷,再到秘魯和厄瓜多爾,世界級的斑岩型銅礦比比皆是,有的中國勘探公司卻在那裏多年不遺餘力地尋找著IOCG型銅金礦。
  讚比亞、剛果金是沉積型富銅礦最重要的分布區,有的中國勘探公司卻在大談那裏的斑岩型銅礦的巨大找礦前景。
  類似的讓人大跌眼鏡的中國投資者的故事正在不斷地發生著。
  然而,在凜冽的寒風中,我們也看到有部分中國投資人的股票正在境外資本市場飛漲,在境外投資的一些礦山正在源源不斷地把礦石運往中國。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礦業國際化的希望。
  過去中國投資者在境外的尷尬與失敗,在很大程度上源於在礦業投資價值認識和判斷上的粗放與誤判。過去中國投資者在境外的成功與榮耀,也源於對礦業投資價值的準確把握與掌控。
  寒冬之後,必有春暖花開。在礦業繁榮周期再次到來的時候,中國在境外的礦業投資,必然會再次翩翩起舞。但是,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準確認識、判斷和把握礦業投資價值及其構成,是中國投資者走向成功的關鍵所在。
  幾個概念的再認識
  在過去十多年的境外礦業投資實踐中,出現一些失誤是正常的,繳納一些學費也是應該的。但是犯過的錯誤不應該再犯,走錯的路不應該再走。
  我認為以下幾個概念的認識是很容易一糊塗再糊塗的,是投資者應該高度重視的。
  第一,關於礦的概念。幾乎所有投資者似乎一直就很明白:礦就是可以用來賺錢的石頭。然而,投資者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在“礦”這個概念上犯糊塗。投資者一般都很在意礦的規模和品位,隻要一看到是所謂的大礦富礦,往往頭腦一熱就拍板拿下了。
  其實,不管“礦”的規模有多大,品位有多高,任何一個很不起眼的不利因素,諸如生態、環境、宗教、曆史、法律、政治、政策、原住民、地區衝突、土地、森林、水電、交通、成本等等,都可能有權決定這個“礦”隻能是一堆煩惱的石頭。
  因此,投資的對象是不是真正的可以賺錢的礦,不僅僅要聽地質、礦業、財經專家的意見,還必須聽取法律、政策、生態、環境、宗教、社區等等方麵的意見。這其中的否定意見,往往可以一票否決擬議中的投資。
  第二,關於初級礦業公司的生命周期。很多人認為,初級礦業公司的生命周期是由找礦項目的命運決定的。初級礦業公司的命運的確是由項目的好壞決定的,與找礦的希望是密切相關的,但最終是否能找到礦是很難把握的,是隻有天知道的事情。
  事實上,全世界僅有很少的公司能有幸將一個找礦遠景區最終轉變為開發的礦山,據說這個比例大約在6%左右。
  所以說,找礦是冒險家的事業。冒險家是靠“希望”來活著的。
  全球數千家活躍的初級礦業公司的“希望”就是項目的找礦遠景。所謂項目好壞,其實就是找礦遠景的相對大小。找礦遠景大,找礦成功的可能性就相對較大,這樣的項目就是好項目,反之就是相對不好的項目。
  說白了,找礦遠景其實就是一個故事,初級礦業公司就是靠“講故事”來延續公司的生命的,初級礦業公司的價值就在於有沒有好的故事。找礦遠景越大,這個“故事”就越加動聽,參與勘探冒險的投資者就越是趨之若鶩,公司的找礦經費就會很充足,股東的股票就會持續上漲,公司的生命力也就會越加旺盛。那麽,讓美夢不斷延續幷更加動聽,或者柳暗花明產生新一輪的美夢,正是大多數初級礦業公司所追求的。
  判斷一個初級礦業公司好與不好,是由其所講的故事是否動聽來決定的,一個初級礦業公司的生命周期,是由其通過故事融到資金的能力決定的。一個能夠發現幷能逐步證實更大更好找礦前景的善於講故事的公司,就能融到足夠多的資金來實踐自己的夢想,這樣的公司就是值得信賴的好公司。一個沒有動聽故事的公司,就很難獲得資金的支持,這樣的公司就是一個沒有希望的公司,就是一個應該避而遠之的公司。
  第三,關於控股和控製。中國投資者在投資境外礦業公司或礦業項目的時候,的確是很重視公司項目的找礦前景的。然而一旦認可這個找礦前景,中國投資者幾乎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控股或相對控股,股權比例越大越好,否則就會一切免談。中國投資人控股的目的,就是為了一切權利歸“中方”,不希望別人說三道四,由自己來決定公司的命運。其實,大多數中國投資者在決定控股的時候,幷沒有做好把公司故事繼續講下去的準備,也沒有做好一旦公司故事不好講的時候該如何防範風險的準備。
  西方人的投資思維與中國投資者有很大不同,投資人除非特別看好公司項目的找礦前景,一般不會孤注一擲去控股一個公司,很懂得雞蛋不能都放進一個籃子的道理,幷且在投入第一筆資金時就已經做好了隨時撤退的準備。投資人很在乎公司項目的找礦前景,但同時也非常在乎要有一個可以引領公司故事發展的CEO,非常明白隻有把故事講好了,公司的融資能力才會增強,公司的股票才會好看。一旦找到了滿意的CEO,幷與CEO及其團隊達成未來利益共享(期權+報酬)的協議後,股東們大多就當甩手掌櫃了,故事就盡管由CEO去講好了。看好公司的故事,投資者往往就會增持公司的股票,以期待更好的未來。一旦不再認可公司的故事,投資人就會減持公司股票,以規避投資風險。
  無論控股與否,控製與否,投資者最應該追求的就是公司的動人故事,就是要支持公司增強融資能力,就是要維持股票的持續上漲。中國不少投資者在境外所追求的控股和控製,恰恰與此是背道而馳的。
  初級礦業公司的投資價值構成
  毫無疑問,初級礦業公司的價值是由項目價值、團隊價值和股東價值緊密構成的。這三個方麵對公司的價值影響都是很巨大的,他們相輔相成,互相影響,忽略任何一個方麵,都可能對公司價值產生較大的負麵影響。
  項目的前景與價值
  項目價值,是所有礦業公司追求的共同目標。不是項目越多、項目越大就越能促進公司的發展,而是適合公司能力與特點而又有提升價值空間的項目才可能推動公司快速發展。
  選擇項目,當然要注重項目的資源規模及其質量,但更加應該注重的是,影響項目價值有方方麵麵的因素,資源量大、品位高的資源項目未來不一定就能賺錢,資源量小、品位低的項目未來也不一定會賠錢。
  在礦業行業裏,幾乎所有人都非常熟悉“淺、近、易、富”這四個字,不論找礦、勘探或開發,就幾乎都是奔這四個字去的。初級礦業公司的找礦勘探的目標就是要獲得一個“淺、近、易、富”的好礦。把一個項目從這四個字理解透了,也就基本上把項目的價值判斷清楚了。
  團隊的能力與價值
  初級礦業公司的業務就是一項技術含量很高的風險投資,公司所擁有的團隊不但精通普通風險投資公司的“融、投、管、退”四個字的深刻含義,還必須是找礦勘查的專家,帶領大家去投資一個遠景區的風險勘查投資,並最終讓投資者獲得冒險家通常說期待的超值利益。
  礦業公司同樣把成功歸結為“團隊,團隊,還是團隊”。中小型礦業公司最最重大的成功因素就是“團隊”。 “團隊”幾乎就是一切。一個糟糕的團隊,完全可能把一個前景巨大的公司及其投資人推進泥潭。
  一個優秀的經營團隊,可以低成本獲取好的礦業項目並優化項目組合,並不斷發掘和提升項目的價值,可以在最佳時機用最好的方式融資,可以引導市場“追捧”公司而導致股票價格持續上漲。
  在西方礦業公司中,經營團隊與股東之間更多的是合作關係,而不僅僅是雇傭關係。經營團隊的主要成員在公司獲得的利益不僅僅是薪酬,更多的是公司的期權。
  在很多時候,經營團隊更加關心和專注於公司的發展,其對公司的忠誠遠遠高於普通的股東。
  一個擁有優秀團隊的中小型礦業公司,可能一開始就已經擁有了能進一步擴大前景的好的礦權區塊。與那些隻知道通過打鑽來包裝所謂發現的公司相比,這樣的公司就代表了較好的品質和較低的投資風險。
  中小型礦業公司生命線的長短,是由融到的資金來決定的。而優秀的團隊,總是有辦法融到更多的資金,來繼續擴大他們的發現,並不斷提升公司的價值。
  股東的實力與價值
  股東是公司運轉所需資金(血液)的提供者,所以股東是公司生命周期的決定者,一旦股東不再看好公司的項目和團隊,公司就該壽終正寢了。
  股東是公司的所有者,對公司的發展戰略、CEO及其經營團隊的聘任、投資計劃、並購合作、重大資產處置、重要製度的建立以及公司等等重大事項擁有決策權。概括起來,股東最大的作用體現在四個方麵,即公司方向、投資、監督和激勵。
  參與到有良好礦業投資聲望與經驗的股東組合中去,無疑就有了成功的基礎。一個礦業投資聲望不佳或沒有過礦業投資成功感受的股東組合,幾乎不可能帶來好的經營團隊和好的項目組合,更不太可能將公司推向成功。
  在過去十多年的境外礦業投資實踐中,出現一些失誤是正常的,繳納一些學費也是應該的。以往所做的嚐試與摸索,對於中國投資者繼續堅定地走好礦業國際化道路,無疑是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