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大會特刊】綠色礦山建設五年回眸
發表時間 :2017-09-26 來源:礦業報
滿眼綠色擋不住,無限風光在礦山。
黨的十八大確立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深刻影響和改變了中國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向,引領著中國走進了綠色發展的新時代,開啟了中國礦業行業綠色發展的新篇章。
生態至上,綠色發展。近幾年來,在國土資源部的統一部署和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的積極倡導推動下,我國礦業行業綠色發展明顯提速,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深入人心,綠色發展底色日益亮麗,661家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和青海省有色地勘局等一批綠色勘查典型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在我國礦業行業的綠色發展大潮中閃亮出耀眼的光芒。
“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搞好礦產資源開發利用”。2016年8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察爾汗鹽湖考察工作時的重要講話,既是對中國綠色礦業發展的充分肯定,又為今後建設綠色礦山、發展綠色礦業指明了方向。
2017年3月,《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國家質量監督檢查檢疫總局、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的發布,不僅明確提出了綠色礦山建設的標準、三大目標任務,還對綠色礦山建設的配套激勵政策體係進行了完善,對我國建設綠色礦山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政策支持。
新理念:引領我國礦業走進綠色發展新時代
曾幾何時,藍天白雲、綠水青山成為了奢望和夢想。而中國礦業也被無情地貼上了“汙染環境、破壞生態”的不公平標簽。
中國礦業的出路在何方,未來在哪裏?是繼續重複著“開放過度、保護不夠”、簡單粗放的老路,還是要闖出一條綠色發展、轉型升級的鳳凰涅槃新路?
在生態保護與礦業開發衝撞中尋求一個保護與開發並重共贏的平衡點,在傳統觀念與新的理念較量中謀求一個脫胎換骨式的發展模式,不僅成為擺在中國礦業行業麵前的一個現實而又嚴峻的問題,也考量著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和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的智慧和勇氣。
建設綠色礦山、發展綠色礦業是中國礦業行業的必由之路,是立足國內提高能源保障能力的現實選擇,也是落實五大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建設“兩型”社會的必要要求。
2007年,國土資源部在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首次明確提出了“堅持科學發展,推進綠色礦業”的發展思路,這也是我國礦業發展理念的一次重大創新。
2008年,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會同中國鋁業、首鋼礦業等11家礦山企業、行業協會,共同發布的《綠色礦山公約》,得到了礦業界的高度關注和強烈反響,成為中國礦山共同遵守的約定和行為指南。
2010年8月,國土資源部下發了《關於貫徹落實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發展綠色礦業建設綠色礦山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在2020年,全國綠色礦山格局基本形成,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顯著提高,礦山環境得到有效保護,礦區土地複墾全麵提升,礦山企業與地方和諧發展。這標誌著我國的綠色礦山建設正式開始啟動。
“該《指導意見》明確了綠色礦山建設的內容和標準,而主要內容也是相輔相成的。其中,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與社區和諧是綠色礦山建設的核心,依法辦礦、安全生產是綠色礦山建設的前提條件,企業文化、規範管理是綠色礦山建設的重要手段,科技創新、節能減排、土地複墾是綠色礦山建設的保障措施。”國土資源部規劃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作為一個全新的、多維的發展理念和模式,“綠色礦業”與其它理念誕生時的坎坷反複經曆卻有所不同。它甫一問世,就得到了礦業行業的積極響應和廣泛參與,而這與礦業發展的逐漸成熟尤其是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的先期倡導有著莫大關係。
2008年,在中國礦業循環經濟論壇中,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聯合中國鋁業公司、首鋼礦業公司等11家礦山企業與行業協會共同倡導發布了《綠色礦山公約》,首次正式提出了“綠色礦山”的概念。《綠色礦山公約》得到了礦業界的高度關注和強烈反響,成為中國礦山共同遵守的約定和行為指南。
2009年,國土資源部發布《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提出了到2020年建立綠色礦山基本格局的目標。2010年8月13日,國土資源部正式下發了《關於貫徹落實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發展綠色礦業建設綠色礦山工作的指導意見》,係統闡述了建設綠色礦山、發展綠色礦業的重要意義,提出了建設綠色礦山的基本條件、原則和目標,“綠色礦山”的概念由此得到補充和完善。隨著國家級綠色礦山建設工作的正式啟動,我國的綠色礦山建設工作開始步入係統化、規範化的快速發展階段。
“我國綠色礦山自2010年正式建設以來,在試點推進和建設過程中,湧現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模式,彰顯了示範引領作用。”國土資源部原總工程師,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會長、黨委書記彭齊鳴指出,“國土資源部將發展綠色礦業、建設綠色礦山作為轉變礦業發展方式、提升礦業整體形象、促進礦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平台和抓手,按照‘規劃統籌、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協會促進、政策配套、試點先行、整體推進’的思路,積極推進綠色礦山試點工作,樹立了一批開采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企業管理規範化、生產工藝環保化、礦山環境生態化的先進典型,綠色礦山建設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據統計,截至目前,國土資源部在全國遴選確定了四批共661家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這些試點單位分布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涉及油氣、煤炭、有色、冶金、黃金、化工、建材、非金屬等行業。其中,第一批、第二批220家試點礦山按照各自綠色礦山建設規劃的目標任務,大部分已經完成了3年試點建設任務。經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委托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會同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和各省礦業協會,對這些試點建設進展情況進行評估顯示,北京水泥廠有限責任公司鳳山礦、首鋼水廠鐵礦、同煤大唐塔山煤礦等187家試點單位完成綠色礦山建設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達到國家級綠色礦山基本條件。
新模式:開辟我國礦業綠色發展新局麵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山萬礦披綠裝。通過7年來的大膽探索實踐,我國綠色礦業發展已走上了常態化、科學化、規範化之路,各種正麵效應逐漸顯現。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在綠色礦山試點推進和建設過程中,總結提升出了一批涵蓋采選冶全工藝流程、礦區環境治理和礦地關係和諧的全方位的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模式,彰顯了示範引領作用。
以山東新汶、銅陵有色、開陽磷礦為代表,探索完善了井下充填綠色開采模式,這種模式既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時也大幅度減少廢棄礦石和尾礦的自然排放;以廣西平果鋁、神華準格爾煤礦為代表,探索形成了采礦用地新模式;以雲南磷礦、陝西安塞油田、司家營鐵礦等為代表,建立了“開一方資源,惠一方百姓,促一方發展”的礦地和諧模式;四川嘉陽礦山將博物館、采礦遺跡、尾礦庫、塌陷複墾綠化區等有機融合,建設成為工礦旅遊景觀,探索出了礦山遺跡多功能用途開發模式……一些礦山企業將綠色礦山試點內容融入企業常態化管理,通過創新發展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在目前礦價大跌之下,仍然還具較大的盈利水平,走出了綠色管理創新模式。以招金、紫金為代表,吸收社會資金共同促進綠色發展,形成了綠色金融模式,在礦山節能減排、信息化、智能化方麵探索了綠色投入和綠色產出的新機製。
“這些綠色礦山的典型,向社會彰顯了礦山企業正麵形象,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和帶動作用,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已成為體現礦山企業經營管理綜合水平的重要品牌,以及轉型升級、融資上市和走出海外的綠色標簽。”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副會長、總工程師劉玉強表示,“通過這些試點建設,進一步探索了綠色礦山建設的基本方法,完善了綠色礦山建設的相關製度和考核指標,為全麵開展綠色礦山建設積累了有益的經驗。”
國土資源部門的強力推動,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的大力倡導,礦山企業的積極行動,使綠色礦山建設呈現出“百舸爭流千帆競,借海揚帆奮者先”的良好局麵。
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幾年持續的綠色礦山建設,中國礦業行業不僅在全社會樹立起了良好形象,也通過綠色發展成功實現了轉型升級。
一是凝聚了發展共識,綠色礦山建設成為行業自覺行動。“綠色礦山、綠色礦業”已成為全社會尤其是礦業企業關於未來礦業發展的共同語言。許多礦業企業認為,發展綠色礦業是企業履行責任、謀求自身可持續發展、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選擇,從最初的“要我建”轉變為“我要建”,積極投身於綠色礦山的探索實踐工作中,自覺承擔起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節能減排、環境重建、帶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責任,樹立了礦山企業的正麵形象。
二是采選工藝水平顯著提高,促進了資源高效利用。綠色礦山建設帶動了科技創新,科技創新又反過來推動了企業技術水平的提高。在采礦環節,充填開采技術已被煤炭、有色等試點礦山企業成熟運用,極大提高了礦石的開采回采率,大幅度減少了尾礦、廢石等工業固體廢棄物的排放,部分礦山甚至實現了生產過程中無廢石出井和尾礦零排放,減少了工業占地並降低了對周邊環境的擾動。在選礦環節,各試點單位普遍加強對共伴生、低品位和尾礦中有用資源的綜合利用技術攻關,實現了資源的節約與綜合利用,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如內蒙古黃崗鐵礦,通過科技創新實現對共伴生礦以及尾礦中鎢、錫的綜合利用,實現了綜合盈利。同時,試點礦山的礦井水、選礦廢水的循環利用效率均有很大程度提高,循環利用率在80%以上,部分企業實現了廢水零排放。
三是實現生態環境同步治理與修複,礦區環境麵貌煥然一新。試點單位高度重視礦區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在綠色礦山建設規劃實施過程中,安排了專項資金,用於土地複墾、礦山複綠、尾礦庫治理、植被修複等生態環境治理再造項目,部分生態脆弱區,因礦產資源的開發,礦區周邊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如神華集團上灣煤礦、黑岱溝煤礦堅持邊開采邊治理,礦區及周邊植被覆蓋率由開發前的11%提高到目前的62%以上。從近期開展的第一、第二批國家級綠色礦山評估情況看,礦區土地複墾率平均達到95%左右,較試點單位建設之前提高了近5個百分點。
四是創新礦山運營模式,現代化礦山建設穩步推進。90%以上的試點單位采用信息網絡技術、智能控製技術,建設數字化智能礦山,實現礦山企業經營、生產決策、安全生產管理和設備控製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企業的勞動生產效率,降低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樹立了現代化礦山的良好形象。如遼寧撫順傲牛鐵礦通過數字化礦山建設,實現生產流程自動化、成本控製實時化的精細化管理,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在礦產品價格走低的情況下,仍然能保持一定的利潤。
五是全麵履行社會責任,實現資源開發惠民利民。試點單位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重視與地方建設的密切融合。一是積極繳納完成各項稅費義務,為地方財政增加財力作出貢獻;二是為地方提供盡可能多的就業崗位,開展就業技能培訓,提高了當地居民的就業能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三是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通過項目合作的方式,支持礦區周邊群眾發展種植業等,支持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的建設及生產生活環境的改善,切實提高了當地群眾生活水平和質量。
“一大批礦山企業通過綠色礦山企業建設,推動了企業的技術進步和轉型升級,培育了發展的新動能,實現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彭齊鳴說,“在當前全球經濟低迷、礦產需求不振和國內礦業經濟下行壓力大的嚴峻形勢下,一些煤炭、鋼鐵等虧損麵比較大的礦業行業,仍有不少的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依然能維持較好的盈利水平。”
與此同時,各省國土資源部門按照國土資源部的統一部署,通過製定規劃、明確要求、嚴格準入、加強監管、優化調整礦山布局結構和礦山環境恢複治理等措施,有序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引導礦業走節約、綠色、高效可持續發展道路。
浙江省率先製定了綠色礦山創建指南和管理辦法,明確采礦權人必須建設綠色礦山,做到應建必建。廣西製定了省級綠色礦山建設規劃,要求充分運用經濟、行政等多種手段,力爭在2018年底前,全區約100座礦山達到自治區綠色礦山建設基本條件。
新機遇:譜寫我國綠色礦業發展新篇章
綠色發展成就未來,久久為功方能見效。“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搞好開發利用”作為礦山企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具體行動,隻有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持續推進,善做善成,才能有所建樹。
當前,我國綠色礦業發展正麵臨著難得的曆史機遇。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五大發展理念的確立,為綠色礦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國家出台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僵屍企業”和落後產能的退出,為綠色礦業發展贏得了空間,
思路清則方向明,目標定則措施實。事實上,早在2010年國土資源部印發的《關於貫徹落實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發展綠色礦業建設綠色礦山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就明確了綠色礦山建設的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任務,提出到2015年,建設600個以上綠色礦山建設試點單位,形成係統的綠色礦山建設標準體係;到2020年,全麵推廣試點經驗,將綠色礦山的條件和標準逐步上升為管理製度,嚴格準入和監管,使大中型礦山基本達到綠色礦山標準、小型礦山企業按照綠色礦山條件嚴格規範管理,基本形成全國綠色礦山格局。
基本形成綠色礦山建設的新格局,隻是我國綠色礦業建設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要建設50個以上的綠色礦業示範區,建設一批綠色礦山企業,建設一批重點的綠色礦山。而建設綠色礦業示範區的目的,就是要由點到麵,集中連片,示範區裏的所有企業,都必須向綠色礦山的標準看齊,然後再從中找出一些可供借鑒的重點示範,全麵推廣,形成真正的綠色礦業格局。
而第二個目標是形成綠色礦業轉型發展的新途徑。通過現有的綠色礦山試點企業,和一些做得很好的非試點企業,從中總結經驗,探索一些新的模式和新的途徑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引領礦業綠色發展。第三個目標是要建立健全綠色礦山發展的三大體係。包括工作體係、標準體係和政策體係,形成礦業綠色發展的機製。
國土資源部配合礦業綠色發展的這三大目標,又進一步明確了“十三五”期間的五項重點任務:一是加快各級綠色礦山建設步伐,二是推動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建設,三是建立綠色礦山建設標準體係,四是構建有利於綠色礦山建設的長效機製,五是做好典型經驗與模式的總結。
“建設綠色礦山是社會進步與時代的要求,是大勢所趨。誰不搞綠色礦山、不走綠色發展之路就必然走入死胡同,最終被社會淘汰。”國土資源部規劃司負責人表示。實際上,現在很多地方都將綠色礦山建設作為新建礦山的準入條件,比如浙江省,新建礦山必須拿出綠色礦山建設的思路和方案;福建要求企業在獲得采礦權許可證的同時,還要跟政府簽合同,承諾把礦山建成綠色礦山。
“總之,今後無論是新建礦山還是生產礦山,都必須將綠色礦山建設作為企業發展方向、工作抓手、評估考核、生存發展的頭等大事來抓,並以此來全麵推進我國綠色礦業的可持續發展。”國土資源部規劃司負責人表示。
“綠色安全是礦業發展的時代要求,也是當前的緊迫任務。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要堅持節約資源與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快發展綠色礦業,在資源開發和合理利用中,把節約放在有限位置,開展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建設,促進礦產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在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中,把保護放在優先位置,嚴格礦山開發準入管理,強化礦山地質環境源頭保護。”麵對未來,國土資源部部長薑大明在2016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再次向全世界亮明了中國堅定不移建設綠色礦業的信心和決心,提出了中國綠色礦業發展的新的任務和要求。
而國家六部委在今年3月聯合下發的《關於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則提出了轉現象—基本形成綠色礦山建設新格局、轉方式—構建礦業發展方式轉變新途徑、促改革—基本形成綠色礦山建設長效機製三大目標任務。《實施意見》還從優化礦產開發保護格局、調整礦業產業結構、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做好環境治理與土地複墾、探索礦地和諧發展新途徑等五方麵來推進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建設,爭取建設50個以上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形成一批可複製能推廣的新模式、新機製、新製度。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綠色礦業建設近7年來,隻是走完了萬裏長征的第一步。我們堅信,在國家六部委實施意見的強力推動下,在國土資源部的大力倡導下,在前四批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和綠色勘查示範項目的引領下,我國的綠色礦業發展必將譜寫出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