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祖國尋寶藏——訪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地質科學院副院長唐菊興(xing)
“要增強國內(nei) 資源生產(chan) 保障能力。要加大勘查力度,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提高海洋資源、礦產(chan) 資源開發和保護水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能源資源安全念茲(zi) 在茲(zi) ,作出一係列重大部署。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自然資源工作的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內(nei) 涵豐(feng) 富、思想深刻,是推動自然資源事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們(men) 必須學深悟透,在實踐中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地質科學院副院長唐菊興(xing) 說。
全力完成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
能源資源安全事關(guan) 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局。
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jue) 議》提出“保障糧食安全、能源資源安全、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確保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給山東(dong) 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全體(ti) 地質工作者的回信中指出,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大勘查力度,加強科技攻關(guan) ,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發揮更大作用。
“黨(dang) 中央對礦產(chan) 資源勘查和增儲(chu) 上產(chan) 高度重視,我們(men) 責無旁貸,必須迅速行動起來。”唐菊興(xing) 說。
加強西部地區基礎性、公益性地質礦產(chan) 調查是完成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總目標的關(guan) 鍵。據唐菊興(xing) 介紹,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統籌開展全國銅礦找礦工作,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西藏自治區地質礦產(chan) 勘查開發局創新銅礦成礦理論,研發高分辨率地質填圖、短紅外光譜、高精度大功率地球物理勘查、穿透性地球化學勘查等技術。
“十四五”以來,我國在青藏高原取得找礦重大突破,新增銅礦資源量2000餘(yu) 萬(wan) 噸,在青藏高原形成了玉龍、多龍、巨龍—甲瑪、雄村—朱諾4個(ge) 千萬(wan) 噸級的銅礦資源基地,預測資源潛力達1.5億(yi) 噸,青藏高原有望成為(wei) 世界級銅資源基地。黑龍江多寶山銅礦深部也新增銅資源量365萬(wan) 噸。該輪銅礦找礦成果將顯著提升我國銅資源保障能力。
“推進銅礦勘查和增儲(chu) ,對於(yu) 建設我國重要的資源基地起到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能夠確保我國銅供應鏈和產(chan) 業(ye) 鏈安全。”唐菊興(xing) 說。
加快形成一批大型礦產(chan) 資源基地
2024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hui) 時指出,加快形成一批國家級礦產(chan) 資源開采和加工基地。這為(wei) 推動西部地區綠色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就完善戰略性礦產(chan) 資源探產(chan) 供儲(chu) 銷統籌和銜接體(ti) 係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國是世界製造業(ye) 大國,礦產(chan) 資源消費總量大,而部分戰略性礦產(chan) 還需依賴進口。在36種戰略性礦產(chan) 中,煤、鐵、銅、鋰等20種礦產(chan) 資源消費量占世界消費總量超50%。隨著新能源汽車等產(chan) 業(ye) 不斷發展,對礦產(chan) 資源的需求將持續增大。
唐菊興(xing) 介紹,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以大型資源基地建設為(wei) 目標,東(dong) 部攻深找盲,穩定資源供應;西部重點突破,新增資源基地。預計到2030年,我國將新增一批資源基地。
礦產(chan) 開發和礦業(ye) 經濟是推動西部大開發的重要路徑,是西部地區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唐菊興(xing) 表示,我們(men) 將堅決(jue)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助力在西部地區加快形成一批國家級礦產(chan) 資源開采和加工基地。
據介紹,中國地質調查局將持續加大礦產(chan) 基礎地質調查工作力度,增強科技創新引領作用,摸清銅礦資源家底,統籌協調西藏自治區政府和紫金礦業(ye) 、西部礦業(ye) 、中國黃金、中國銅業(ye) 、金川礦業(ye) 、盛源礦業(ye) 等礦業(ye) 企業(ye) ,著力打造一批新的大型銅礦資源基地,形成現代銅礦資源產(chan) 業(ye) 經濟示範區。
穩步推進綠色勘查和綠色礦山建設
我國是礦業(ye) 大國,如何平衡好礦產(chan) 資源開發利用與(yu) 生態環境保護之間關(guan) 係是必須解決(jue) 的重大課題。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地礦領域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實施地質礦產(chan) 綠色勘查和綠色礦山建設,堅定不移實現礦業(ye) 開發與(yu) 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友好發展。
唐菊興(xing) 認為(wei) ,礦業(ye) 開發本身是綠色的,與(yu) 環境保護之間不是完全對立的關(guan) 係,而是協調的、友好的關(guan) 係。吃幹榨淨礦山有用元素,去除有害物質,是綠色開發的根本。提高礦產(chan) 資源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三率”是綠色礦山建設應有之義(yi) 。
近年來,中國地質調查局、西藏自治區地質礦產(chan) 勘查開發局及各大礦業(ye) 企業(ye) 取得一係列找礦成果,不僅(jin) 為(wei) 建立我國戰略資源儲(chu) 備基地奠定堅實基礎,也為(wei) 西藏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及社會(hui) 穩定作出重要貢獻,為(wei) 西藏建設銅礦探產(chan) 供儲(chu) 銷的戰略腹地提供資源保障,讓西部邊疆地區群眾(zhong) 更好享受到改革發展成果。
“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xi) 近平經濟思想指引下,我們(men) 將加強西部地區找礦發現和資源基地建設,圓滿完成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任務。”談及下一步工作,唐菊興(xing) 信心十足。(中國自然資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