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9時5分,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地震發生後,自然資源部迅速行動,第一時間啟動應急測繪保障Ⅲ級響應,全力組織做好測繪應急保障。
1月7日,自然資源部立即調度西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及部屬單位組織按照《自然資源部應急測繪保障工作預案》開展應急保障工作。西藏廳派出應急測繪分隊攜帶無人機、應急地圖等當晚趕到定日縣震中區域,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調派在日喀則區域作業(ye) 的20名測繪隊員赴地震災區,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自然資源部重慶測繪院派出3名製圖人員赴西藏廳進行技術支持。自然資源部同步調度各直屬單位根據西藏廳需求,配合做好災情及地震影響範圍分析。
自然資源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緊急製定衛星拍攝計劃,獲取震區災後衛星影像數據20餘(yu) 景;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四川測繪地理信息局及西藏廳、西藏自治區測繪院等同步調取曆史數據,開展震前震後遙感影像解譯,製作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日縣各類地形圖和行政區劃圖等應急救災工作用圖30餘(yu) 幅,製作了震中區域措果鄉(xiang) 、長所鄉(xiang) 、曲洛鄉(xiang) 震前震後衛星遙感影像對比圖等24幅,相關(guan) 成果按照應急測繪成果保障機製,同步提供西藏抗震救災指揮部、西藏廳等使用。後續,現場應急測繪保障隊伍及自然資源部直屬單位將按照抗震救災指揮部及前方應急保障需求,針對性做好應急測繪數據製作和災情影響分析等工作;按照西藏廳要求,開展震區相關(guan) 重點區域震前震後情況對比分析。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軍(jun) 民融合地質調查中心迅速開展應急處置,立即指派正在定結縣野外作業(ye) 的技術人員趕赴震中區域,並增派專(zhuan) 家組和長期駐藏的地質調查專(zhuan) 業(ye) 團隊馳援災區。1月8日上午,該中心第一批專(zhuan) 家組12人抵達定日縣開展工作。經過與(yu) 現場指揮部會(hui) 商研判,該中心專(zhuan) 家組立即趕到地震重災區長所鄉(xiang) 對避難搬遷臨(lin) 時安置點周邊環境和地質災害隱患(冰湖、泥石流、高位災害)開展現場排查。1月8日18時,該中心專(zhuan) 家組完成相關(guan) 區域地質災害隱患排查。
西藏廳第一時間與(yu) 日喀則市自然資源局取得聯係,組織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對震中周邊地質災害發育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形成了震中20公裏和50公裏範圍內(nei) 213處地質災害信息資料。
1月7日,西藏廳黨(dang) 組主要負責人率自然資源部專(zhuan) 家組、自治區專(zhuan) 家組抵達災區指導工作。同時,西藏廳組織自治區地質礦產(chan) 勘查開發局、自治區測繪院、自治區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及技術支撐單位共119人攜帶無人機、羅盤、測繪儀(yi) 等210台(套)設備馳援災區。1月8日,西藏廳專(zhuan) 家組完成受災比較嚴(yan) 重的措果鄉(xiang) 、長所鄉(xiang) 、曲洛鄉(xiang) 3個(ge) 鄉(xiang) 鎮救災工作用圖及震前震後遙感衛星影像圖製作和出圖工作,目前正在加緊開展定日縣冰湖區域震前震後遙感衛星影像圖製作,並向相關(guan) 部門和救援隊伍提供地圖和數據。
截至1月8日13時,自然資源係統對定日縣、定結縣、仁布縣、薩迦縣等4縣10個(ge) 鄉(xiang) 鎮開展排查,累計排查地質災害隱患點135處,無直接人員傷(shang) 亡,造成直接財產(chan) 損失6073萬(wan) 元,潛在威脅人員7532人,潛在威脅財產(chan) 72538.8萬(wan) 元。排查發現,相比地震前新增隱患點7處,發生較大變化的12處,無較大變化的123處。經綜合研判,穩定性較差的39處,基本穩定的66處,穩定性較好的30處。其中,定日縣2處隱患點出現不同程度變形,穩定性較差,存在較大風險。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及時與(yu) 自然資源部相關(guan) 司局、西藏廳對接,迅速調度人員馳援災區。目前,四川廳派出的115名技術人員攜帶專(zhuan) 業(ye) 設備已到達災區,參與(yu) 抗震救災和次生地質災害防範應對工作。
1月7日16時,四川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救援隊伍到達定日縣震中周邊鄉(xiang) 鎮;18時,四川省地質礦產(chan) 勘查開發局救援隊伍到達亞(ya) 東(dong) 縣;四川省自然資源投資集團啟動應急預案,緊急調度25名在藏技術人員組成救援隊馳援災區。救援隊伍抵達災區後,第一時間使用無人機等裝備,參與(yu) 抗震救災和地質災害隱患應急排查工作。除了對高山溝穀等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應急排查,救援隊伍還根據災區高原地理氣候等特點,將冰湖隱患等列為(wei) 重點排查對象。下一步,四川省自然資源係統將加強與(yu) 西藏相關(guan) 部門、災區的溝通聯係,持續關(guan) 注災情險情變化,積極參與(yu) 抗震救災和應急處置工作,並根據災區需要適時增派技術力量。(中國自然資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