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青海省自然資源廳獲悉,青海木裏礦區以及祁連山南麓青海片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任務實現全麵收官,並建立了後期管護機製,青海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生態安全屏障持續築牢。
青海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wei) “三江之源”“中華水塔”,是重要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為(wei) 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青海省自然資源廳與(yu) 青海省相關(guan) 行業(ye) 部門聯合印發實施《青海省國土空間生態修複規劃》,落實全國和省級生態保護格局、生態修複目標任務,建立完善全省生態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的頂層設計,作為(wei) 青海實施生態保護修複重大工程的重要依據,維護國家生態安全。
同時,青海全力推進全省曆史遺留礦山生態修複,積極爭(zheng) 取國家專(zhuan) 項資金4.19億(yi) 元,在青海省範圍內(nei) 共設置135個(ge) 曆史遺留礦山生態修複項目,完成治理麵積4371.76公頃,有效減輕曆史遺留采礦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降低礦山揚塵與(yu) 視覺汙染,提高水源涵養(yang) 、防止土壤侵蝕等生態服務功能。
據了解,2023年青海省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東(dong) 部湟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工程項目通過國家競爭(zheng) 性評審,獲得中央財政20億(yi) 元的資金支持,項目總投資55.15億(yi) 元,工程範圍涉及西寧市、海東(dong) 市和海北藏族自治州等3個(ge) 市州的12個(ge) 縣區。項目實施將進一步提高湟水流域內(nei) 的水源涵養(yang) 能力、森林覆蓋率和草原植被蓋度,防治水土流失,維護生物多樣性,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目前該工程的151個(ge) 子項目已開工147個(ge) ,其中,完工93個(ge) ,累計完成投資達31.98億(yi) 元。(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