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民營經濟是推動內(nei) 蒙古發展的重要力量。截至10月底,內(nei) 蒙古自治區經營主體(ti) (含分支機構)發展到286.5萬(wan) 戶。其中民營經濟主體(ti) 總量(私營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達271.83萬(wan) 戶,占全部經營主體(ti) 的94.88%。
據記者了解,截至10月底,全區民間投資增長7.3%,較1一8月份提高2.3個(ge) 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3.7個(ge) 百分點。
今年以來,內(nei) 蒙古各部門為(wei) 企業(ye) 著想,幫企業(ye) 紓困,將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作為(wei) 重要改革任務之一。一係列關(guan) 乎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改革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從(cong) 以下“時間軸”,可以一覽內(nei) 蒙古為(wei) 民營經濟開出的“良策”“良方”。
今年5月,中共內(nei) 蒙古自治區重點民營企業(ye) 委員會(hui) 和內(nei) 蒙古自治區民營經濟發展服務局掛牌成立。兩(liang) 個(ge) 機構製定支企惠企硬措施,搭建政企“連心橋”,千方百計幫助民營企業(ye) 解決(jue) 好營商環境、籌資融資、要素保障等突出問題。
今年6月,內(nei) 蒙古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正式印發《關(guan) 於(yu) 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8類20條具體(ti) 措施,幹貨滿滿地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同月,《內(nei) 蒙古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領導班子成員聯係服務重點民營企業(ye) 工作方案》製定出台,並建立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班子成員包聯服務製度,同時製定“十不準”規定,帶頭構建親(qin) 清政商關(guan) 係。
今年7月,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內(nei) 蒙古自治區第十一屆委員會(hui) 第八次全體(ti) 會(hui) 議召開。此次全會(hui) 與(yu) 往年不同的是,有24位自治區重點民營企業(ye) 負責人受邀列席,成為(wei) 全會(hui) 一個(ge) 特別安排和會(hui) 議亮點。
今年9月,內(nei) 蒙古進一步建立省級領導幹部聯係服務重點民營企業(ye) 製度,製定《省級領導幹部聯係服務重點民營企業(ye) 工作方案》。由17位省級領導幹部通過專(zhuan) 題調研、走訪交流等形式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問題、推動涉企政策落地。
內(nei) 蒙古自治區民營經濟發展服務局局長馬文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說,自治區民營經濟發展服務局成立以來,積極協調有關(guan) 部門製定自治區重點民營企業(ye) 標準,印發了包含總部型、超大型、重點產(chan) 業(ye) 鏈鏈主、行業(ye) 領軍(jun) 、上市及重點培育共6類48家企業(ye) 的《自治區重點民營企業(ye) 名單》,確保服務工作精準高效、有序推進。
那麽(me) ,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方麵,內(nei) 蒙古自治區將開展哪些工作?
記者從(cong) 11月5日內(nei) 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的“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著力推動內(nei) 蒙古高質量發展”係列主題第二場新聞發布會(hui) 上找到“答案”。
據馬文介紹,今年以來,內(nei) 蒙古緊緊圍繞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全麵深化改革的總體(ti) 要求,以體(ti) 製機製建設為(wei) 核心,通過成立自治區、盟市兩(liang) 級民營經濟發展服務機構,極大增強了對民營經濟發展的保障和支持力度。
目前,內(nei) 蒙古已經構建起解決(jue) 問題、聯係服務、政策支持、統籌落實四個(ge) 工作體(ti) 係。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將在現有工作基礎上,從(cong) “麵、線、點”三個(ge) 層次,采取更實的舉(ju) 措和更具體(ti) 的工作推動民營經濟發展。
在“麵”上,持續優(you) 化完善四個(ge) 工作體(ti) 係基礎工作,做大民營經濟工作的覆蓋麵。持續利用“蒙企通”等各類渠道,做好企業(ye) 反映問題的受理、辦理。同時,落實好聯係服務企業(ye) 各項機製,完善對重點民營企業(ye) 的“一企一策”服務等;在“線”上,把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間、各環節間企業(ye) 和政策串聯起來,“鏈式”推動發展;在“點”上,把政策舉(ju) 措更精準聚焦到民間投資項目的需求保障上,抓實工作落腳點。
此前,馬文曾表示,將持續堅持改革創新,不斷健全服務企業(ye) 的製度體(ti) 係,全方位多層次為(wei) 民營企業(ye) 和企業(ye) 家提供精準有效的服務,把支持政策從(cong) “大水漫灌”變為(wei) “精準滴灌”,持續強化對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供給和服務保障。(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