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加大礦業政策供給力度
發表時間 :2023-11-29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自然資源部近日公布《關於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1770號(資源環境類111號)提案答複的函》稱,吳城委員提出的《關於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提案》中關於建立跨部門協調機製、構建分級礦業權合作和交易服務平台、開展礦業權金融改革試點等建議,對實現礦業高質量發展十分重要。經商中國證監會,予以答複。
自然資源部注重加強與各部門溝通協調,就涉礦重要文件的起草,多次與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應急管理部、司法部、生態環境部、稅務總局等溝通交流,充分征求各部門意見。一是配合財政部、稅務總局印發《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辦法》(財綜〔2023〕10號)。對144個礦種(占法定173個礦種的83.2%),主要在礦產品開采銷售後按銷售收入一定比例(即出讓收益率)征收礦業權出讓收益。同時,對其餘29個仍按出讓金額形式征收的礦種,降低首付比例,延長分期繳款年限,細化了市場基準價的相關規定。二是會同財政部印發了《關於礦業權有償處置有關問題的通知》(自然資辦函〔2023〕223號),進一步明確以往按財政出資比例繳納價款的探礦權、采礦權和以申請在先方式取得探礦權的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問題。今年,自然資源部接連出台了多個重要文件,做好政策銜接。一是修訂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登記管理的通知》(自然資規〔2023〕4號),除4種特殊情形外,取消了綜合勘查的礦種限製。鼓勵“就礦找礦”,明確采礦權人可直接勘查其采礦權上部和深部資源,無須再辦理勘查許可證。二是修訂印發《關於深化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幹事項的意見》(自然資規〔2023〕6號),對已設采礦權深部或上部、周邊、零星分散資源,以及屬同一主體相鄰礦業權之間距離300米左右的夾縫區域,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可以直接以協議方式出讓探礦權或采礦權。將探礦權延續扣減麵積由原來的首設證載麵積的25%修改為延續時勘查許可證載明麵積的20%。
積極構建分級礦業權合作和交易服務平台。今年,自然資源部印發《礦業權出讓交易規則的通知》(自然資規〔2023〕1號),優化了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與交易平台的職責分工,對礦業權出讓登記管理改革、電子化交易、失信懲戒、協同監管等要求進行了細化。同時明確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礦業權的,應當在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體係中進行。文件的出台有利於礦業權交易公平公開公正,有利於有效維護礦業權市場良好秩序,為礦業權出讓提供了更有效的製度保障。經過20餘年的發展,目前中國礦業權評估師協會(以下簡稱“礦評協”)已構建了比較係統的礦業權評估準則體係,可以滿足市場對於礦業權評估的需求。礦業權評估師職業資格製度明確將礦產勘查與實物量估算、礦業權價值及相關權益評估納入礦業權評估師職業範圍,涵蓋了固體礦產資源勘查與實物量估算、油氣礦產資源勘查與實物量估算、水氣礦產資源勘查與實物量估算和礦業權價值評估四個專業。2022年度礦業權評估師職業資格考試已完成,共有6363人通過考試,其中固體礦產資源勘查與實物量估算專業通過人數2299人。
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對礦業企業發展的支持作用。中國證監會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礦業企業上市融資,引導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目前,礦評協正與中國證監會就上市公司礦產資源儲量信息披露、涉及上市公司礦產資源儲量監管、涉礦上市公司相關礦產資源儲量信息披露和礦業權價值評估報告等相關管理製度進行溝通,著力推進研究製定適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色、證券行業管理以及礦產資源儲量管理的技術規範、監管指引等。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將繼續科學合理保持新股發行常態化,拓寬直接融資渠道,繼續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功能,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包括礦業企業在內的企業上市融資,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對礦業企業發展的支持作用。
下一步,自然資源部將會同相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重要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確保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決策部署,加強與各部門溝通協調,做好重大項目保障和服務,加大礦業政策供給,助力高質量發展。(中國礦業報)
自然資源部注重加強與各部門溝通協調,就涉礦重要文件的起草,多次與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應急管理部、司法部、生態環境部、稅務總局等溝通交流,充分征求各部門意見。一是配合財政部、稅務總局印發《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辦法》(財綜〔2023〕10號)。對144個礦種(占法定173個礦種的83.2%),主要在礦產品開采銷售後按銷售收入一定比例(即出讓收益率)征收礦業權出讓收益。同時,對其餘29個仍按出讓金額形式征收的礦種,降低首付比例,延長分期繳款年限,細化了市場基準價的相關規定。二是會同財政部印發了《關於礦業權有償處置有關問題的通知》(自然資辦函〔2023〕223號),進一步明確以往按財政出資比例繳納價款的探礦權、采礦權和以申請在先方式取得探礦權的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問題。今年,自然資源部接連出台了多個重要文件,做好政策銜接。一是修訂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登記管理的通知》(自然資規〔2023〕4號),除4種特殊情形外,取消了綜合勘查的礦種限製。鼓勵“就礦找礦”,明確采礦權人可直接勘查其采礦權上部和深部資源,無須再辦理勘查許可證。二是修訂印發《關於深化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幹事項的意見》(自然資規〔2023〕6號),對已設采礦權深部或上部、周邊、零星分散資源,以及屬同一主體相鄰礦業權之間距離300米左右的夾縫區域,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可以直接以協議方式出讓探礦權或采礦權。將探礦權延續扣減麵積由原來的首設證載麵積的25%修改為延續時勘查許可證載明麵積的20%。
積極構建分級礦業權合作和交易服務平台。今年,自然資源部印發《礦業權出讓交易規則的通知》(自然資規〔2023〕1號),優化了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與交易平台的職責分工,對礦業權出讓登記管理改革、電子化交易、失信懲戒、協同監管等要求進行了細化。同時明確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礦業權的,應當在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體係中進行。文件的出台有利於礦業權交易公平公開公正,有利於有效維護礦業權市場良好秩序,為礦業權出讓提供了更有效的製度保障。經過20餘年的發展,目前中國礦業權評估師協會(以下簡稱“礦評協”)已構建了比較係統的礦業權評估準則體係,可以滿足市場對於礦業權評估的需求。礦業權評估師職業資格製度明確將礦產勘查與實物量估算、礦業權價值及相關權益評估納入礦業權評估師職業範圍,涵蓋了固體礦產資源勘查與實物量估算、油氣礦產資源勘查與實物量估算、水氣礦產資源勘查與實物量估算和礦業權價值評估四個專業。2022年度礦業權評估師職業資格考試已完成,共有6363人通過考試,其中固體礦產資源勘查與實物量估算專業通過人數2299人。
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對礦業企業發展的支持作用。中國證監會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礦業企業上市融資,引導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目前,礦評協正與中國證監會就上市公司礦產資源儲量信息披露、涉及上市公司礦產資源儲量監管、涉礦上市公司相關礦產資源儲量信息披露和礦業權價值評估報告等相關管理製度進行溝通,著力推進研究製定適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色、證券行業管理以及礦產資源儲量管理的技術規範、監管指引等。下一步,中國證監會將繼續科學合理保持新股發行常態化,拓寬直接融資渠道,繼續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功能,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包括礦業企業在內的企業上市融資,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對礦業企業發展的支持作用。
下一步,自然資源部將會同相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重要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確保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決策部署,加強與各部門溝通協調,做好重大項目保障和服務,加大礦業政策供給,助力高質量發展。(中國礦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