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鋁董事長熊維平:扭虧更要實現“本質脫困”
發表時間 :2014-01-20 來源:經濟觀察報
1月17日,中國鋁業公司(下稱“中鋁”)董事長熊維平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鋁過去幾年實施的戰略轉型、市場化改革、內部運營改革等措施已經逐步進入收獲期,盡管2014年仍將十分艱難,但中鋁的目標是在2015年實現“本質脫困”。
中鋁公司正麵臨著巨大的市場壓力和關注。采訪中,熊維平詳細分析了目前中鋁遇到的兩大難題,即行業的產能過剩及企業的巨額虧損。
值得注意的是,7天前,中鋁旗下上市公司中國鋁業(601600.SH)發布公告稱,預計2013年將實現扭虧為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億元。
對於此次扭虧,外界曾存在著“僅是通過資產運作”的質疑。2013年5月10日,中國鋁業向母公司出售其貴州分公司氧化鋁生產線及西北鋁加工分公司等資產。6月,中國鋁業出售鋁加工企業股權、中鋁河南鋁業有限公司及中鋁青島輕金屬有限公司的債權。10月初,中國鋁業向母公司中鋁轉讓了中鋁鐵礦65%的股權,核心資產是和力拓集團合作在非州幾內亞開發的西芒杜鐵礦。
熊維平坦稱,這些資本運作確實是為上市公司扭虧為盈、避免ST貢獻了可觀的收益。但麵對持續單邊下行的鋁價,2013年的減利因素給中國鋁業帶來的影響超過30億,因此中國鋁業全年實現扭虧的規模超過100億元,沒有內部改革釋放的紅利,扭虧為盈很難實現。
同時,母公司從上市公司接手過來的那些項目會在母公司裏進行孵化、培育、推進,通過2年左右的努力,實現包括中鋁公司各板塊業務和實體企業的“本質脫困”。
訪談:
《經濟觀察網》:在您看來,中鋁現在麵臨了哪些問題?
熊維平:我認為中鋁主要麵臨兩大問題。第一是中鋁處在一個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本屆中央政府對於化解產能的要求和方式是十分明確的。
鋁行業可以說是目前產能過剩最為最嚴重的。這個可以從兩個方麵來說明,一方麵是整個行業的開工率不足70%,全國到去年年底已形成的電解鋁產能3400萬噸,但真正能夠開工生產的僅在2400萬噸左右,大量的資本和資源沒有得到合理的配置。
另一方麵,鋁價近年來持續的單邊下行。2011年的鋁價大概是1.6萬元/噸,經過持續的下跌,到2013年底已經下探到1.39萬元/噸。行業的成本倒掛現象愈發嚴重,行業的虧損麵不斷擴大。
中鋁鋁板塊的相當一部分產能是處在這樣一個過剩的行業背景下,價格水平處在行業的平均成本線以下。作為企業來講,我們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麵對這種現狀,解決這種壓力,我們改變不了水溫,就必須改變自身適應水溫的能力。
《經濟觀察網》:2012年中國鋁業出現了大幅虧損,外界對中鋁的巨虧一直在質疑,在您看來,中鋁虧損的真正原因有哪些?
熊維平:這是中鋁麵臨的第二個問題,也是我們這幾年工作的主要方向。2012年中鋁虧損嚴重,股份公司虧損了大概82.3億元,虧損大戶的帽子戴在頭上是沉甸甸。
我們能夠清楚的認識到,在虧損的行業中也有不虧損的企業。不管氧化鋁,還是電解鋁,這麽艱難的市場環境下仍然有企業獲得了盈利。
那就應該從自身找原因,中鋁虧損的根本原因不是市場環境和金融危機造成的,是自身的體製機製存在問題,在激烈的市場中競爭力不夠,沒有成為仍能保持盈利的完全成本競爭力最優的企業,我們與一流的企業存在著明顯的差距。
從自身找原因有幾個方麵。第一,中鋁旗下的老企業多,很多工藝、設備、產能是相對落後的,盡管在曆史上這些老企業曾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但相較於現在的新建產能,老企業的曆史包袱重、生產效率低、成本競爭力差。
在生產工藝方麵,國內一些氧化鋁企業的主要礦產原料來自國外,采用的是低溫拜耳法工藝,相對於中鋁國內自采礦比例高、采用高溫拜耳法工藝而言,生產能耗較低,在能源成本上有優勢。同時,我們在電解鋁方麵的自備電比率較低,用電成本偏高,每噸鋁比完全自備電的企業成本高出1000元以上,失去了完全成本競爭力。
在人員結構方麵,中鋁老企業的用人數量曾經達到了新建民營企業的10倍以上,人均生產效率低。但作為國企的責任和我們的員工,我們有責任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員工的幸福感。中鋁前幾年花大力氣進行機構壓縮,提高人均勞動生產力,我們還將積極的推進我們的人員優化工作,降低我們的用人成本,提升人均勞動生產率,並不斷改善員工的收入水平和幸福感。
《經濟觀察網》:今年1月10日,中國鋁業發布公告稱預計2013年能夠扭虧,但很多人都質疑這是跟母公司資本運作的結果,對此您怎麽看?
熊維平:首先,我們看到資本運作為中國鋁業扭虧為盈貢獻了十分可觀的收益,避免了股份公司被ST。但是,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中鋁通過內部改革和降本增效對於扭虧為盈貢獻的改善收益同樣十分重要。麵對2013年鋁價不斷下滑以及部分原材料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中國鋁業事實上實現的全年扭虧規模超百億元,而中國鋁業內部改革帶來的減虧額度超過30億元。我們在自己最為艱難的時候、用市場倒逼自己改革,大家的認識更加深刻、付出的成本更小、獲得的效果更好,這對於中鋁未來的發展是一筆十分寶貴的財富。
其次,資本運作中涉及到的資產和項目,中鋁公司會根據發展戰略和市場要求,通過不斷的調整和改革,通過推行市場化改革、實施股權多元化、發展混合所有製等手段,使中鋁公司的發展結構更加聚焦在產業鏈前段和價值鏈高端。
《經濟觀察網》:2014年~2015年,中鋁有什麽目標?
熊維平:現在的目標是,到2015年中鋁公司要實現“本質脫困”。
我們對“本質脫困”這個目標的認識是,中鋁整體必須盈利,並且要保持住盈利的能力;各個板塊都要盈利,特別是鋁板塊要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各企業在競爭中具備完全成本競爭力,成本要在行業平均線的前50%甚至前25%。
下一篇:訪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薑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