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薑智敏
發表時間 :2014-01-23 來源:中國礦業報
2013年,煤炭企業經曆了一場“煉獄”。煤炭價格持續走低,進口煤的衝擊仍在繼續。除此之外,煤炭企業還要麵對環保壓力增大以及能源結構調整帶來的壓力。
“中國煤炭行業正處於重大調整轉型期,煤炭行業的發展將回歸到一個理性的階段。煤炭工業發展方式將加快向安全高效開采和清潔高效利用轉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薑智敏日前對記者表示。
2013年11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促進煤炭行業平穩運行的意見》。《意見》就切實減輕煤炭企業稅費負擔、煤炭資源稅、煤炭進出口政策做了明確規定,要求真正做到給煤炭企業減負,減少低質煤進口。
煤炭行業的平穩運行已經受到多方麵的重視。在薑智敏看來,煤炭與鋼鐵、電力、建材、化工等相關行業共贏發展是大趨勢,是必然的選擇,煤炭行業發展環境將得到改善。
記者:目前我國煤炭行業的發展情況怎樣?煤炭需求強度是不是在降低?
薑智敏:煤炭仍然是世界的主要能源,現在大家都認同煤炭是通向新能源的橋梁。能源稟賦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決定今後一個時期內我國能源還將以煤為主。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煤炭需求強度或將降低。預測未來30年到5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仍將占據半壁江山。
記者:當前煤炭經濟運行情況如何?行業效益情況如何?
薑智敏:目前我國煤炭行業效益下滑,主要是收入減少。去年前10個月,規模以上的煤炭企業主要的業務收入同比下降了1.6%,但整個行業的收入都在下降。在收入下降的同時,成本在不斷地增加,應收賬款仍居高位。去年10月末,規模以上企業應收賬款3334億元,同比增長10.44%。
行業利潤也繼續大幅下降,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同比下降38.8%。虧損企業數量增加,企業虧損數額達到了400多億元。在90家大型煤炭企業中,有33家企業虧損,虧損麵36.7%,虧損額比上年增加了16.7個百分點。目前煤炭行業的現狀是:利潤分布不均衡,向大企業集中。去年前10個月,煤炭行業前10家企業利潤880.3億元,占全行業的51.63%。盡管企業利潤在下降,但也可以看到市場情況在好轉。
記者:煤炭行業告別十年黃金期,目前正處於發展寒冬期,這已經成為業內共識。您認為影響煤炭企業運行的因素有哪些?
薑智敏:我認為當前煤炭經濟運行遇到的困難是多因素的耦合,其中既有宏觀經濟調整、國內煤炭需求增幅回落的影響,也有近年來大規模投資、產能建設超前的問題,還有市場預測的因素。還要注意到世界經濟低速發展、全球煤炭產能過剩、煤炭進口量持續增長的衝擊,我國能源結構優化、非化石能源比重不斷提升的影響,以及煤炭行業整體競爭力低的問題;國家能源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煤炭轉化、轉運、輸送量大幅提升的原因,也有國家推動節能減排,控製煤炭消費總量的影響,體製不完善掣肘的因素等。
記者:您對解決煤炭產能過剩有什麽建議?
薑智敏:“十一五”以來到去年11月份,7年多時間,煤炭采選方麵的固定資產累計投資2.65萬億元,新增產能超過22億噸,在建規模超過11億噸,近兩年年均新增煤炭產能都在4億噸左右。國家煤監局數據顯示,2013年煤炭產能也在40億噸以上,預計投資還要突破5000億元。這些都反映了我國煤礦產能建設大幅超前。
我們也應該看到,國內煤炭產量過快增長的勢頭將得到抑製,有關部門正在積極采取措施:第一,控製增量。提高煤礦準入條件,停止核準新建低於30萬噸/年的煤礦,停止核準低於90萬噸/年的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嚴厲查處未批先建和批小建大行為。第二,優化存量。逐步淘汰9萬噸/年以下的煤礦,重點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煤礦,加快關閉煤與瓦斯突出等災害隱患嚴重的煤礦。第三,抑製超能力生產,要求煤炭企業必須嚴格按照核準的煤礦建設規模和生產能力組織生產。第四,建立煤礦產能登記及公告製度,提高超能力生產處罰標準,加大處罰力度。第五,推進結構調整,有效整合資源。
記者:煤炭行業所麵臨的機會在哪裏?
薑智敏:一個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了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了全麵深化改革的戰略重點。煤炭產業稅費負擔問題得到了重視。目前煤炭產業稅費負擔很重,國家總結曆次清理涉煤不合理收費的經驗,提出清理涉煤收費與資源稅改革同步推進,落實了責任和時間表,這將有助於企業稅費負擔等問題的解決。
另外,已關閉煤礦的遺留問題有望得到解決。中央財政預算中安排了專項資金,一是解決破產煤礦離退休人員醫療保障,二是解決破產煤礦的社會化管理問題,三是解決破產煤礦的社會職能移交問題。
另一方麵,研究建立完善煤礦退出機製列入議程。依法及時關閉破產不抵債且扭虧無望的煤礦。目前我們也在商討如何完善退出機製,煤基多元產業發展得到支持,支持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一批煤電一體化項目。煤炭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加快。
還應該注意到,煤礦考核機製不斷減少煤炭產能盲目擴張的動力。地方政府的行為得到約束,不得出台限製煤炭企業正常流暢運轉的地方保護性措施。行業自律也將不斷得到加強。這些都是完善煤炭業發展環境的利好因素。
記者:您對2014年我國煤炭工業發展走勢的判斷是什麽?
薑智敏:回首2013年我國煤炭市場,煤炭需求增幅趨勢明顯,國內煤炭市場與世界煤炭市場一體化程度提高,煤炭價格差異逐步縮小。初步預計,2013年全國煤炭消費總量約36.2億噸。
我認為2014年上半年,煤炭市場供需總量寬鬆、結構性過剩的態勢還難以改變,全社會庫存維持高位,企業經營仍麵臨較大的困難和風險。下半年,煤炭供給或將趨於總體平衡,行業經濟狀況或將有小幅回升,但仍麵臨著很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經濟運行的壓力依然存在。
雖然大家說現在煤炭企業麵臨著很大的困難,但我對煤炭行業有不同的看法。我們應該看到這麽一個事實,十年的快速發展,煤炭企業的業務、收入、利潤遠遠超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煤炭行業資產總額、利潤總額、主營業務收入分別增長了8倍、108倍和20倍,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高於工業行業1倍以上。國內煤炭產量過快增長的勢頭將得到抑製,煤炭行業的發展環境將得到改善,煤炭需求增速將更加理性,我對2014年的煤炭行業形勢持謹慎樂觀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