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鋁業公司總經理孫兆學
發表時間 :2014-03-12 來源:中國礦業報:張立
麵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環境和國內經濟下行的嚴峻形勢,2014年,我國礦業仍將麵臨嚴峻挑戰。與此同時,解決好產能過剩問題,也是礦業行業必須要麵對的難題。
大環境之下,礦山企業該如何積極麵對?對於解決產能過剩問題,企業有何痛處?今年的兩會上,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鋁業公司總經理孫兆學。
“中鋁公司礦產資源控製的品種主要是銅礦、鋁土礦和稀有金屬礦,要做到投入一部分見效一部分。”孫兆學說,對於已經開發的礦山,資金投入肯定不會減少。與其他單位合作的項目,比如與力拓公司在內蒙古、新疆等地合作的勘探項目,雖然近期不能見效,但這一塊還是要繼續投入。
“對於需要大幅投入但暫時還不一定能見到效益的,則另當別論了。”孫兆學介紹,比如在西藏等地的勘探投入,雖然目前看找礦效果非常好,但是開采的條件非常差,三五年都難以見到效益,所以這一塊的投入可能會有所減少。
他從有色金屬行業整體判斷,今年的地質勘探投入肯定會減少,其中,國有大型企業要有部分減少,民營企業的地勘投入則會急劇減少。“因為大多數民營企業都是看短期效益的,當礦產品行情非常好、價格很高時,民營企業會積極參與。但是一旦整體行情不好,他們大多數的投資會很快就轉移到別的地方去。”孫兆學分析認為,這一輪地勘投入的下降還與銀行的支持力度不夠有關係。礦產品市場價格下降了,資本運作的空間也小了,其回報相對要低,資金回籠要長,導致整體的勘探投入會減少。
他介紹,中鋁公司2013年的整體勘探投入比上年減少了一點,估計經濟效益的成果還不是太明顯。“但毫無疑問,對於企業的成長以及長遠發展來看,一定要占有大資源,占有主要成礦帶的資源。”
麵對當前的礦業形勢,孫兆學認為,中鋁公司今後的投資將追求那些資源比較富集、礦產品品質比較好且自身比較熟悉的鋁土礦、銅礦以及稀土礦等礦種。今年,中鋁將建立新的體製機製促進產能轉移,大幅減少日常經營性支出,加大相關技術升級投入的力度,不斷提高企業的現代化程度,讓生產力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針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對落後產能要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孫兆學談到,解決產能過剩問題今年的任務非常重,也有一些難題,亟須國家出台配套政策。“建議國家在退出企業的資產債務的處置和人員安置等方麵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目前行業在發展中遇到了一些問題,中鋁公司同樣是在最困難的階段,要到達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轉折點,可能還需要2年~3年的時間。”孫兆學說,在借鑒原有企業管理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機製,完善製度,爭取更上一個新的台階,要向新的目標看齊,向優秀的企業、更高的行業標準看齊,向規範的行為看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