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著名學者吳法天:我的稀土我做主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行業風向  |   行業資訊  |  正文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著名學者吳法天:我的稀土我做主
發表時間 :2015-07-14    來源:

  多年以前,我曾經和同事去過一趟內蒙古的白雲鄂博,當車開過礦區,我看到了滿目瘡痍。後來問當地人,知道是開采稀土。震驚之餘,我開始了解稀土,傳說中神秘的資源。
  稀土有工業“黃金”之稱,鄧小平1992年南巡時說的“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直接點名了稀土的重要戰略地位。中國是世界稀土資源較大的國家之一,已探明的稀土資源量約6588萬噸。中國稀土產業在世界上擁有多個第一:資源儲量第一,占70%左右;產量第一,占世界稀土商品量的80%至90%;銷售量第一,60%至70%的稀土產品出口到國外。
  這並沒有什麽可以自豪的。在這些光環的背後,是中國在不計成本地向世界供應稀土。美、俄以及一些是有稀土資源的歐洲國家均為從中國進口稀土。據報道,中國稀土儲量在1996至2009年間大跌37%,隻剩2700萬噸。按現有生產速度,中國的中、重類稀土儲備僅能維持15至20年,在2040-2050年前後必須從國外進口才能滿足國內需求。
  我們看到的悲哀的事實是,中國並非世界上唯一擁有稀土的國家,卻在過去幾十年承擔了世界稀土供應的角色,付出了破壞自身天然環境與消耗自身資源的代價。而且,中國稀土產品價格長期以來一直受國外商家控製。從1990年到2005年,中國稀土的出口量增長了近10倍,可是平均價格卻被壓低到當初價格的64%。稀土的定價權不在我們手上。
  作為稀土大國,卻長期處於商業價值鏈的末端,產能過剩且落後,在定價方麵幾乎毫無發言權。這實際上已經表明我們在資源戰爭中處於落敗境地。日本已廉價從中國購買、儲備了能用100-300年的稀土,但仍然在全球尋找稀土。以製造業和電子工業起家的日本、韓國對稀土的依賴不言而喻,中國出口量的近70%都去了這韓日。這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資源掠奪。
  從2009年開始,國家開始重視稀土資源的戰略儲備。2010年,國土資源部決定,繼續對稀土礦實行開采總量控製管理;2011年6月30日前,原則上暫停受理新的稀土礦勘查、開采登記申請。2011年4月1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統一調整稀土礦原礦資源稅稅額標準,上調幅度逾10倍。2012年6月,國務院發布《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全麵介紹了我國稀土的現狀、保護和利用情況、發展原則和目標以及相關政策。
  2011年3月1日,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開業。隨後,該交易所創造了“泛亞模式”,就是不斷通過自身的體製創新和交易模式創新,實現有色金屬、尤其是稀有金屬商品貿易領域的定價權和話語權。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屬交易所,中國客戶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現貨交易所,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稀有金屬國際定價中心。這是中國實現稀土能源戰略的重要工具。
  2012年7月稀土戰略收儲工作已啟動,國家財政資金將通過企業進行收儲。這是我國首次啟動稀土戰略收儲。2012年8月8日上午,我國第一家稀土產品交易平台將在包頭掛牌。包鋼稀土、廈門鎢業等12家稀土生產和流通骨幹企業,每家出資1000萬,在北方的稀土重鎮包頭成立國內首個稀土交易平台。
  在上述動作中,具有金融戰略意義的是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的成立,因為它打破了稀有金屬價格的國際壟斷,創在了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向中國轉移的可能性。但自去年下半年來,整個稀有金屬景氣度亦不斷下降,有的品種價格持續暴跌,今年以來跌幅近50%。稀土板塊出現大部分品種價格持續低迷,近期已經出現了大多分離廠減產的情況。在有色金屬整體價格受美元加息預期、希臘債務危機、大宗商品熱度降低等外因壓製下,環保成本、人力成本上升造成了不少稀有金企業所麵對著多重壓力。稀有金屬行業保衛戰已然打響。
  最近A股市場出現連續暴跌,其中原因是有人惡意做空期貨市場,通過大規模地開期指空單盈利。泛亞能否防止惡意做空呢?由於稀有金屬儲量非常少、現貨量有限,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采取以全現貨交易的定價模式,而非期貨定價,可以說是摒棄了惡意做空風險。泛亞引入行業多方在平台參與定價,將國內過剩的稀缺金屬資源通過商業收儲的方式聚集起來,讓民間資本參與到這個收儲,泛亞這一平台亦將相當於對現貨市場做一個樞紐。
  從長遠看,國家應該通過法律手段來建立稀有金屬的國家儲備製度,也應當鼓勵和發展稀有金屬的交易所,並提供資金支持。純交易平台沒有金融介入或者是沒有資本的介入很難做,但金融介入就會有風險。但不能因為有風險就否定稀有金屬的金融屬性,就把目前開創的國際稀有金屬定價權拱手讓人。“東方有稀土,定價我做主”的時代才剛剛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