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國多晶矽產量將超13萬噸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行業風向  |   行業資訊  |  正文
2014年我國多晶矽產量將超13萬噸
發表時間 :2014-11-26    來源:

  盡管外部貿易壁壘並未消除,中國光伏仍然在2014年贏得了反彈。
  在日前召開的第14屆中國光伏大會(CPVC14)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介紹,根據預測,我國今年的多晶矽產量會超過13萬噸,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而加之逾9萬噸的進口量,這一數字或將達到22萬噸。
  “今年9月時,我國多晶矽產量已經達到9.8萬噸,10月份的這一數字已經變成11.1萬噸。但從多晶矽產業來看,盡管現在已有18家企業開工,但其中滿產的企業不是特別多,且有約一半的企業產能利用率不足50%,盈利情況也不盡相同”。王勃華進一步介紹。
  部分光伏企業滿產
  “回顧曆史,光伏產業曾被指 兩頭在外 ,原因之一便是由於多晶矽基本上依賴進口。初期,進口比例達到90%以上,而現在我國的多晶矽自給率已經接近60%。”基於這些現狀,以及在生產成本上的改善,王勃華認為,“中國太陽能級多晶矽產品已經基本具備了替代進口的基礎”。
  他還提供了一組數據:今年上半年,57家通過規範條件的光伏製造商中的組件企業,綜合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了78%,53家電池企業則達到了72%。“這個反映了中國光伏的景氣度。更值得一提的是,前15家企業的產能利用率已經超過了85%,前15家電池企業甚至超過了91%,少數企業接單已經超過了它的產能。”王勃華介紹。
  王勃華也提出了問題,“例如日本在今年9月份占到我國光伏產品總出口額的44%,這意味著中國光伏的海外市場仍然比較集中,開拓新興市場的任務仍然非常艱巨”。他還指出,中國光伏產能過剩與否,不是主要問題,關鍵在於我們能不能掌握好發展節奏。“換句話說,市場與產能的發展應該保持某種程度上的協調一致。我個人認為,光伏是非常少見的一個產業,它還不是純粹的市場經濟,受政策影響非常大,我給它起個名字——政策型的市場經濟,比如中國光伏經常出現的 四季度搶裝潮 ,就反映了政策的影響,且這不僅僅是在中國,政策在全球光伏產業中都起到了很大的影響”。
  大起大落不利產業
  王勃華說,“2009年到2013年,中國光伏曾經曆了一個非常陡的過山車曲線,但我想這可能是一種倒逼機製,形勢越是困難,中國光伏企業越在大力發展我們的技術,所以,2009年到2013年,是中國光伏技術發展最快的四五年。大家看到我們多晶矽、單晶矽的轉換效率,都提高了1.5個百分點以上,我們的耗矽量大大縮減,達到如今的5.2克/瓦”。
  但以下遊應用為例,“據我了解,在我國南方部分地區,分布式光伏發電屋頂資源已經非常稀缺。令人擔憂的是,在一段時間裏發展過快,很可能就會形成後麵的大起大落,大起之後是大落,這對光伏產業的衝擊是非常大的。所以,對行業發展要統籌計劃。此前,中國彩電業的 家電下鄉 活動,就引發了大起大落。在一兩年裏,產業像被打了興奮劑一樣快速發展,但是政策過後,接下來便是市場大落,這對產業發展並不好。”王勃華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