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最大鉬企業:從縣城山溝起家,到手握千億級海外資產
發表時間 :2024-01-08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酷似大樹年輪的分級台階,將原本被植被覆蓋的三道莊嶺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形態:遠處仍是綠色山體,近處則是一層層向下延伸的灰白色岩體剖麵。隨著這些岩體的裸露,底下的銀白色金屬被逐漸開挖而出。
“遠處標注海拔的山體,與礦區另一側原本連綿一起,采礦區中間原本為三道莊嶺主峰,海拔1630.8米。”洛陽鉬業(603993.SH)礦山負責人站在礦區邊緣的觀景台上講道。
如今,高聳的主峰已然不見,遠方山體“1522-1498……1426”的梯度字樣,記錄著三道莊礦區的開采曆史。一個數字,代表著一段時間的開采位置,從山頂逐級向下開挖,將山峰易移平,又將山體變成凹形。
中國鉬都——河南洛陽欒川縣,地處秦嶺造山帶伏牛山北麓的核心區域,礦產資源得天獨厚,是國內重要的鉬、鎢、鉛、鋅多金屬礦產基地之一。基於此,這裏誕生了國內最大的鉬製品生產商——洛陽鉬業。
10月底,界麵新聞記者探訪了洛陽鉬業位於國內的三大礦山之二——三道莊鉬鎢礦和上房溝鉬礦。其另一座礦位於新疆的東戈壁鉬礦,尚未投入開采運營。
鉬是銀白色金屬,硬而堅韌,廣泛應用於鋼鐵工業,可提高鋼的強度,特別是高溫強度和韌性;在電子電氣領域,鉬可應用於製造燈泡的螺旋燈絲的芯線、引出線、掛鉤、支架、邊杆及其他部件等。
欒川鉬鎢礦區是洛陽鉬業國內業務的始發站。界麵新聞此次探訪的兩座礦山,均位於該礦區。
三道莊礦區為特大型鉬鎢伴生礦床,是全球三大鉬礦田——欒川鉬礦田三大礦區之一,也是中國第二大白鎢礦床。
該礦區麵積2平方千米,是一個以鉬鎢為主的多金屬礦區,當前保有鉬金屬資源量26.94萬噸,鉬平均品位0.087%,共生、伴生鎢金屬資源量14.31萬噸。
相比之下,上房溝礦區麵積相對較小,但品位略高,麵積約為1.2平方千米,鉬金屬資源量66.5萬噸,原礦平均品位0.139%。
三道莊礦區承擔四個鉬選廠、兩個鎢選廠的供礦任務,現已搭建了新型現代露天礦智能生產管控決策係統,以期通過科學調度最大限度利用礦石資源。但該礦區仍然麵對品位下降帶來的配礦難度問題。
“欒川兩處礦山的品位均在逐年下降。”洛陽鉬業中國區總經理王爭豔對界麵新聞等媒體表示,“三道莊礦山已有50餘年的開采曆史,該礦山後續實際產量或麵臨減產;上房溝礦山有計劃進行規模擴充,但綜合後欒川地區鉬鎢礦整體產量基本不會再大規模增長。”
未來洛陽鉬業的國內增量主要來自新疆哈密市東戈壁鉬礦。該鉬礦為洛陽鉬業控股子公司新疆洛鉬擁有,權益為65.1%。
東戈壁鉬礦是座特大型、斑岩型鉬礦,具有儲量大、品位高、易選別、選礦回收率高等特點。據河南省地礦局第二地質勘查院在2010年完成的勘查報告,該礦山鉬金屬資源量為50.8萬噸,平均品位0.115%。
國內傳統礦區增產無望,所幸洛陽鉬業在海外進行了布局,現有九成資產分部在海外,分別涉及銅金、銅鈷、铌磷四大礦山板塊業務,以及新布局的玻利維亞鹽湖項目。
洛陽鉬業在國內主要有鉬鎢產品,铌磷產品主要分布於巴西,銅鈷產品主要分布於剛果(金),銅金產品主要分布於澳洲,鎳金屬產品則主要位於印尼,此外擁有全球第三大基本金屬貿易公司IXM。
從洛陽鉬業財務數據看,2022年主營業務中,中國地區礦山采掘及加工業務營收為69.7億元,低於剛果(金)的97.5億元和巴西的73.7億元;礦產貿易業務中國地區營收僅為411.4億元,海外為1061.7億元。
其中,剛果(金)TFM銅鈷業務、巴西铌磷業務及IXM金屬貿易業務分別貢獻了20.5億元、16.4億元和1.3億元的淨利潤,共計占當年總淨利潤的六成以上。
半年報顯示,洛陽鉬業境外資產已達約1588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為87.98%。
“從過往並購經驗看,要麽不出手,要麽就在時機成熟的情況下果斷決絕地出手。”洛陽鉬業董事長袁宏林對界麵新聞表示。
這家從洛陽欒川縣山溝中誕生的礦企,正是通過不斷並購,變身成了全球礦業巨頭。
洛鉬集團的前身是1969年原冶金部在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興建的一個小型鉬選廠,1996-2002年,國內外鉬價低迷,加之經營機製不活,企業處於半停產狀態。
2003年的鉬價上揚帶給了洛陽鉬業第一次製度改革的機會,但由於當時政府要求絕對控股,多家企業退出競標,上海鴻商產業控股集團(下稱鴻商控股)最終中標。2004年,上海鴻商以近1.8億元成為洛陽鉬業第二大股東。
2012年,經洛陽市政府與鴻商控股協商,鴻商控股增持股份至36.01%,以第一大股東身份主導洛鉬集團的改革,地方國資則退出第一大股東身份。
在二次“混改”完成的次年,走向市場化的洛陽鉬業開始了“海外購”的擴張模式,這成為其一大曆史轉折點。
據當地負責人透露,鴻商控股在洛陽鉬業走向海外布局的過程中提供了多方麵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鴻商控股早在寧德時代(300750.SZ)還未上市時,就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持有了寧德時代3.21%的股權,寧德時代上市後股權稀釋至2.89%,目前持有其1.05%股份,為寧德時代第七大股東。
2013年,洛陽鉬業以8.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澳大利亞第四大在產銅金礦NPM的80%權益。
2016年,洛陽鉬業以15億美元收購英美資源集團旗下巴西铌、磷業務,借此掌握巴西品位最高的磷礦以及全球第二大铌礦,並由此成為了全球第二大铌生產商和巴西第二大磷肥生產商,分別次於巴西礦冶公司(CBMM)和淡水河穀。
同一年,洛陽鉬業以26.5億美元拿下了剛果(金)TFM銅鈷礦80%權益。該礦為全球儲量最大、品位最高的銅鈷礦之一。
經過增儲後,截至2022年底,TFM銅鈷礦礦石資源量13.75億噸,銅品位2.26%,鈷品位0.26%,對應銅金屬量3107.3萬噸,鈷金屬量357.5萬噸。該礦若按照擴產後年產45.5萬噸計算,足夠開采17.3年。
2019年,洛陽鉬業又拓展了礦產貿易業務,以4.95億美元收購了全球第三大有色金屬貿易公司IXM,目前IXM已負責TFM所產銅與鈷全部產量、巴西所產铌全部產量及NPM所產銅部分產量的對外銷售。
2020年再次發力剛果(金),以5.5億美元拿下了Kisanfu銅鈷礦95%股份。該礦為全球最大、最高品位的未開發銅鈷項目之一。之後,洛陽鉬業將其中的25%股份以1.375億美元賣給了寧德時代。
收購Kisanfu後,洛陽鉬業的銅鈷資源量大幅增長,以2022年數據測算,將超越嘉能可成為全球鈷資源量第一的公司。
除了上述掌握控製權的金屬項目外,洛陽鉬業在2019年經過收購最終間接持有華越鎳鈷30%股權。其與華友鈷業和青山集團合作投資了印尼Morowali工業園區建設紅土鎳礦濕法冶煉項目,將年產6萬噸鎳金屬量的混合氫氧化鎳鈷(MHP),該項目已於2022年6月達產。
通過連續不斷地收購海外優質甚至頂尖的金屬資源,洛陽鉬業逐漸坐穩了多金屬品種礦業巨頭的位置。
在此期間,洛陽鉬業也陸續剝離了非核心業務回籠資金,包括洛陽坤宇礦業、洛陽永寧金鉛冶煉有限公司、洛鉬集團硬質合金有限公司以及一批閑置房產和資產,為收購做好了充分的現金流準備。
“一個礦業公司的未來空間,就在於持續不斷地占有最優質的自然資源。”袁宏林表示。
民生證券曾發布研報評價洛陽鉬業自2013年以來的收購“時點精準,已獲時間驗證”,因為均是礦業比較低迷時期進行的逆勢收購。
特別是在2016年同時完成了TFM礦和巴西铌磷礦的交割,收購總金額超過40億美元,但從發布收購預案到資產交割隻用了不到半年時間。
從洛陽鉬業收購的多個海外項目來看,“儲量最大”、“品位最高”的標簽特征尤為明顯。
此外,多品種的橫向布局,也使洛陽鉬業不易被單一或少數品種產品波動裹挾。
2022年,該公司銅鈷板塊毛利率小幅回落至46.82%;銅金和鉬鎢板塊受限於礦石品味下降,毛利率整體呈現下降趨勢;但铌磷板塊受益於磷肥定價模式變更後帶來的產品售價提升,2022毛利率明顯增長。
在近年熱度極高的鋰資源方麵,洛陽鉬業在今年初有所動作。
1月20日,洛陽鉬業與寧德時代聯合體取得了玻利維亞Uyuni和Oruro兩個巨型鹽湖的開發權,並建設兩座鋰提取工廠,碳酸鋰年產能將達到5萬噸。
借此,洛陽鉬業初步完成了“鋰-鈷-鎳”的動力電池三元金屬布局。寧德時代現為洛陽鉬業第二大股東洛礦集團的實際控製人,通過洛礦集團持有24.68%的股份。
之所以選在此時入局鋰資源,袁宏林表示,礦業公司在資源的判斷上,與產業鏈其他公司的角度有所不同。在基於鋰資源並不匱乏的前提下,礦業公司拒絕焦慮帶來的高溢價。
“最終還是比拚成本,按照行業的周期規律做自如可控的事。”袁宏林稱。
實際上,海外並購也並非都一帆風順。例如,洛陽鉬業的剛果(金)TFM銅鈷礦曾遇到權益金問題難題,導致當地政府禁止其銅產品發出港口。
這對洛陽鉬業今年業績造成了一定影響。前三季度,洛陽鉬業營收1316.82億元,同比減少0.59%;歸母淨利潤24.43億元,同比減少53.96%。
今年7月,權益金問題終於得到解決,三季度業績因此好轉,實現歸母淨利潤17.4億元,同比增長50%,環比增長351%。(界麵新聞)
“遠處標注海拔的山體,與礦區另一側原本連綿一起,采礦區中間原本為三道莊嶺主峰,海拔1630.8米。”洛陽鉬業(603993.SH)礦山負責人站在礦區邊緣的觀景台上講道。
如今,高聳的主峰已然不見,遠方山體“1522-1498……1426”的梯度字樣,記錄著三道莊礦區的開采曆史。一個數字,代表著一段時間的開采位置,從山頂逐級向下開挖,將山峰易移平,又將山體變成凹形。
中國鉬都——河南洛陽欒川縣,地處秦嶺造山帶伏牛山北麓的核心區域,礦產資源得天獨厚,是國內重要的鉬、鎢、鉛、鋅多金屬礦產基地之一。基於此,這裏誕生了國內最大的鉬製品生產商——洛陽鉬業。
10月底,界麵新聞記者探訪了洛陽鉬業位於國內的三大礦山之二——三道莊鉬鎢礦和上房溝鉬礦。其另一座礦位於新疆的東戈壁鉬礦,尚未投入開采運營。
鉬是銀白色金屬,硬而堅韌,廣泛應用於鋼鐵工業,可提高鋼的強度,特別是高溫強度和韌性;在電子電氣領域,鉬可應用於製造燈泡的螺旋燈絲的芯線、引出線、掛鉤、支架、邊杆及其他部件等。
欒川鉬鎢礦區是洛陽鉬業國內業務的始發站。界麵新聞此次探訪的兩座礦山,均位於該礦區。
三道莊礦區為特大型鉬鎢伴生礦床,是全球三大鉬礦田——欒川鉬礦田三大礦區之一,也是中國第二大白鎢礦床。
該礦區麵積2平方千米,是一個以鉬鎢為主的多金屬礦區,當前保有鉬金屬資源量26.94萬噸,鉬平均品位0.087%,共生、伴生鎢金屬資源量14.31萬噸。
相比之下,上房溝礦區麵積相對較小,但品位略高,麵積約為1.2平方千米,鉬金屬資源量66.5萬噸,原礦平均品位0.139%。
三道莊礦區承擔四個鉬選廠、兩個鎢選廠的供礦任務,現已搭建了新型現代露天礦智能生產管控決策係統,以期通過科學調度最大限度利用礦石資源。但該礦區仍然麵對品位下降帶來的配礦難度問題。
“欒川兩處礦山的品位均在逐年下降。”洛陽鉬業中國區總經理王爭豔對界麵新聞等媒體表示,“三道莊礦山已有50餘年的開采曆史,該礦山後續實際產量或麵臨減產;上房溝礦山有計劃進行規模擴充,但綜合後欒川地區鉬鎢礦整體產量基本不會再大規模增長。”
未來洛陽鉬業的國內增量主要來自新疆哈密市東戈壁鉬礦。該鉬礦為洛陽鉬業控股子公司新疆洛鉬擁有,權益為65.1%。
東戈壁鉬礦是座特大型、斑岩型鉬礦,具有儲量大、品位高、易選別、選礦回收率高等特點。據河南省地礦局第二地質勘查院在2010年完成的勘查報告,該礦山鉬金屬資源量為50.8萬噸,平均品位0.115%。
國內傳統礦區增產無望,所幸洛陽鉬業在海外進行了布局,現有九成資產分部在海外,分別涉及銅金、銅鈷、铌磷四大礦山板塊業務,以及新布局的玻利維亞鹽湖項目。
洛陽鉬業在國內主要有鉬鎢產品,铌磷產品主要分布於巴西,銅鈷產品主要分布於剛果(金),銅金產品主要分布於澳洲,鎳金屬產品則主要位於印尼,此外擁有全球第三大基本金屬貿易公司IXM。
從洛陽鉬業財務數據看,2022年主營業務中,中國地區礦山采掘及加工業務營收為69.7億元,低於剛果(金)的97.5億元和巴西的73.7億元;礦產貿易業務中國地區營收僅為411.4億元,海外為1061.7億元。
其中,剛果(金)TFM銅鈷業務、巴西铌磷業務及IXM金屬貿易業務分別貢獻了20.5億元、16.4億元和1.3億元的淨利潤,共計占當年總淨利潤的六成以上。
半年報顯示,洛陽鉬業境外資產已達約1588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為87.98%。
“從過往並購經驗看,要麽不出手,要麽就在時機成熟的情況下果斷決絕地出手。”洛陽鉬業董事長袁宏林對界麵新聞表示。
這家從洛陽欒川縣山溝中誕生的礦企,正是通過不斷並購,變身成了全球礦業巨頭。
洛鉬集團的前身是1969年原冶金部在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興建的一個小型鉬選廠,1996-2002年,國內外鉬價低迷,加之經營機製不活,企業處於半停產狀態。
2003年的鉬價上揚帶給了洛陽鉬業第一次製度改革的機會,但由於當時政府要求絕對控股,多家企業退出競標,上海鴻商產業控股集團(下稱鴻商控股)最終中標。2004年,上海鴻商以近1.8億元成為洛陽鉬業第二大股東。
2012年,經洛陽市政府與鴻商控股協商,鴻商控股增持股份至36.01%,以第一大股東身份主導洛鉬集團的改革,地方國資則退出第一大股東身份。
在二次“混改”完成的次年,走向市場化的洛陽鉬業開始了“海外購”的擴張模式,這成為其一大曆史轉折點。
據當地負責人透露,鴻商控股在洛陽鉬業走向海外布局的過程中提供了多方麵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鴻商控股早在寧德時代(300750.SZ)還未上市時,就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持有了寧德時代3.21%的股權,寧德時代上市後股權稀釋至2.89%,目前持有其1.05%股份,為寧德時代第七大股東。
2013年,洛陽鉬業以8.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澳大利亞第四大在產銅金礦NPM的80%權益。
2016年,洛陽鉬業以15億美元收購英美資源集團旗下巴西铌、磷業務,借此掌握巴西品位最高的磷礦以及全球第二大铌礦,並由此成為了全球第二大铌生產商和巴西第二大磷肥生產商,分別次於巴西礦冶公司(CBMM)和淡水河穀。
同一年,洛陽鉬業以26.5億美元拿下了剛果(金)TFM銅鈷礦80%權益。該礦為全球儲量最大、品位最高的銅鈷礦之一。
經過增儲後,截至2022年底,TFM銅鈷礦礦石資源量13.75億噸,銅品位2.26%,鈷品位0.26%,對應銅金屬量3107.3萬噸,鈷金屬量357.5萬噸。該礦若按照擴產後年產45.5萬噸計算,足夠開采17.3年。
2019年,洛陽鉬業又拓展了礦產貿易業務,以4.95億美元收購了全球第三大有色金屬貿易公司IXM,目前IXM已負責TFM所產銅與鈷全部產量、巴西所產铌全部產量及NPM所產銅部分產量的對外銷售。
2020年再次發力剛果(金),以5.5億美元拿下了Kisanfu銅鈷礦95%股份。該礦為全球最大、最高品位的未開發銅鈷項目之一。之後,洛陽鉬業將其中的25%股份以1.375億美元賣給了寧德時代。
收購Kisanfu後,洛陽鉬業的銅鈷資源量大幅增長,以2022年數據測算,將超越嘉能可成為全球鈷資源量第一的公司。
除了上述掌握控製權的金屬項目外,洛陽鉬業在2019年經過收購最終間接持有華越鎳鈷30%股權。其與華友鈷業和青山集團合作投資了印尼Morowali工業園區建設紅土鎳礦濕法冶煉項目,將年產6萬噸鎳金屬量的混合氫氧化鎳鈷(MHP),該項目已於2022年6月達產。
通過連續不斷地收購海外優質甚至頂尖的金屬資源,洛陽鉬業逐漸坐穩了多金屬品種礦業巨頭的位置。
在此期間,洛陽鉬業也陸續剝離了非核心業務回籠資金,包括洛陽坤宇礦業、洛陽永寧金鉛冶煉有限公司、洛鉬集團硬質合金有限公司以及一批閑置房產和資產,為收購做好了充分的現金流準備。
“一個礦業公司的未來空間,就在於持續不斷地占有最優質的自然資源。”袁宏林表示。
民生證券曾發布研報評價洛陽鉬業自2013年以來的收購“時點精準,已獲時間驗證”,因為均是礦業比較低迷時期進行的逆勢收購。
特別是在2016年同時完成了TFM礦和巴西铌磷礦的交割,收購總金額超過40億美元,但從發布收購預案到資產交割隻用了不到半年時間。
從洛陽鉬業收購的多個海外項目來看,“儲量最大”、“品位最高”的標簽特征尤為明顯。
此外,多品種的橫向布局,也使洛陽鉬業不易被單一或少數品種產品波動裹挾。
2022年,該公司銅鈷板塊毛利率小幅回落至46.82%;銅金和鉬鎢板塊受限於礦石品味下降,毛利率整體呈現下降趨勢;但铌磷板塊受益於磷肥定價模式變更後帶來的產品售價提升,2022毛利率明顯增長。
在近年熱度極高的鋰資源方麵,洛陽鉬業在今年初有所動作。
1月20日,洛陽鉬業與寧德時代聯合體取得了玻利維亞Uyuni和Oruro兩個巨型鹽湖的開發權,並建設兩座鋰提取工廠,碳酸鋰年產能將達到5萬噸。
借此,洛陽鉬業初步完成了“鋰-鈷-鎳”的動力電池三元金屬布局。寧德時代現為洛陽鉬業第二大股東洛礦集團的實際控製人,通過洛礦集團持有24.68%的股份。
之所以選在此時入局鋰資源,袁宏林表示,礦業公司在資源的判斷上,與產業鏈其他公司的角度有所不同。在基於鋰資源並不匱乏的前提下,礦業公司拒絕焦慮帶來的高溢價。
“最終還是比拚成本,按照行業的周期規律做自如可控的事。”袁宏林稱。
實際上,海外並購也並非都一帆風順。例如,洛陽鉬業的剛果(金)TFM銅鈷礦曾遇到權益金問題難題,導致當地政府禁止其銅產品發出港口。
這對洛陽鉬業今年業績造成了一定影響。前三季度,洛陽鉬業營收1316.82億元,同比減少0.59%;歸母淨利潤24.43億元,同比減少53.96%。
今年7月,權益金問題終於得到解決,三季度業績因此好轉,實現歸母淨利潤17.4億元,同比增長50%,環比增長351%。(界麵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