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鉬智能化裝備填補國內空白
發表時間 :2017-06-12 來源:有色網
由洛陽鉬業主導研發的“三道莊露天礦智能化裝備及其關鍵技術的研發”項目,經過一年來的調試和生產,取得圓滿成功。該技術改變了傳統的人工操作模式,提高了采礦穿孔、鏟裝、運輸作業的自動化、智能化程度,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空白,為促進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實現智能開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國際采礦業發展趨勢,自動及遠程遙控采礦技術是未來實現礦山智能開采的關鍵技術。洛鉬集團作為國內鉬鎢行業的龍頭企業,將信息化和工業化相融合,走智能升級之路,以此引領傳統礦山企業轉型升級。此前,洛鉬集團與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聯合實施了“露天礦數字化采礦管理集成係統”項目,鉬鎢露天礦多目標優化配礦管理係統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實現了生產組織數字化,配礦管理動態化,礦岩計量自動化,現場管理可視化,調度指令信息化,設備運行自動化,信息傳遞網絡化的目標。但隨著物聯傳感技術、人工智能以及工程測量技術的迅速發展,數字化礦山的最終目標為信息化、自動化和高效率,直至實現遙控采礦和無人采礦。
目前,國內企業在露天礦山智能生產設備研發方麵還處於起步階段,對采礦設備的遠程遙控及智能化等關鍵技術的研究還不成熟,部分智能設備的研發仍停留在理論研究階段,未形成新的生產力。而國外露天礦山智能生產設備的研究起步較早,借助於衛星通訊和計算機等科學技術,部分礦山設備已實現了無人化操作。但由於礦山地質條件與資源賦存形態等方麵的差異,國外的智能生產設備並不能完全適應我國的礦山條件。另外,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國外設備購置價格平均為國產設備價格的2~3倍,後期運行成本和設備維護費用亦高於國產同類產品,加之國外設備核心技術受製約,後期使用也存在風險,因此自主研發三道莊露天礦智能生產設備勢在必行。
針對這一情況,在洛鉬集團的主導下,礦山公司積極落實科技強企戰略,堅持把研發先進技術與安全環保、節能降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勞動強度及提高效益緊密結合起來,大力實施創新型企業發展戰略。經過與科研機構合作,研發完成了穿孔、鏟裝、運輸設備遙控裝置,通過手持無線發射器和按鍵操作,實現對生產設備的遙控作業。但在調試過程中發現由於操作人員遠離作業區域,對現場的實際情況無法準確掌握,導致作業效率較低。為了解決上述缺點,在設備上加裝了機載傳感器,根據三道莊礦區地質條件、資源賦存形態及生產作業環境進行一係列的參數優化,按照生產設備操作遙控化→遙控操作遠程化→無人操作智能化的步驟,逐步建立了一套高效、實用、安全的露天礦生產設備智能化係統。該係統的最終目標是研發集智能開采調度與控製平台、智能開采綜合信息平台、智能采礦生產執行係統、智能工業通信網絡平台、智能開采安全監測平台和智能化采礦作業機器設備於一體的礦山智能化開采係統。
據了解,該係統具有安全性高、一人多控、可靠性強、操作簡單、維護便利、遠程控製、節能環保等特點,極大地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和人工成本。可廣泛應用於空區處理、地震、洪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以及塌陷、高溫、高寒、強腐蝕、高輻射等惡劣環境和高危條件下搶險救援,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