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第一台鉛錠自動扒渣機器人入列江銅
發表時間 :2019-04-16 來源:江銅傳媒
近日,湖口連續低溫陰雨,讓人倍感寒冷,但江西銅業鉛鋅金屬有限公司鉛鑄錠生產線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鉛錠自動扒渣設備研製項目的試驗正在順利進行中。看著機器人靈活、平穩的扒渣動作,參與項目研製的設備部副工段長韓麗軍信心十足地說:“用機器人代替人工進行鉛錠扒渣,這在鉛冶煉行業是個首創,我相信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由於鉛、鋅等產品批量大、外觀要求高,行業內通常采用鑄型機鑄型,人工逐模扒渣。扒渣是在鉛液冷卻凝固前,將其在澆鑄過程中產生的氧化渣及懸浮渣扒出,確保表麵質量的一道重要工序,每個動作需要在5秒內完成,不僅環境溫度高、勞動強度大,且存在燙傷危險、扒渣效果不易穩定。因此,參照人工扒渣動作研製出一套全新的自動扒渣裝置,是鉛鋅公司科技工作者心中的夢想。
有了夢想就去追!在江銅鉛鋅公司黨政領導的鼓勵和支持下,2018年3月,以胡賢進、韓麗軍等年輕技術人員為主力的團隊挑起了鉛錠自動扒渣設備研製項目的重擔。他們深知,鉛錠扒渣為高頻、往複運動,如何讓機器人作業動作靈活自如、穩定準確,將是研製項目的成敗關鍵。
將夢想變成現實的過程總是不乏艱辛的,這一年來,他們運用三維建模模擬人工扒渣運動軌跡,針對鉛液氧化渣特點設計蒙製鏟麵,圍繞扒渣效果攻克了撈網粘渣嚴重、骨架卡模具變形、兩側撈渣不幹淨、扒渣動作與鑄錠機速度不同步、機器人力矩精準控製等諸多難題。正如參與項目研製的設備部工段長胡賢進所感歎的:“鉛錠自動扒渣設備是一顆顆螺絲擰出來的,一個個公式算出來的,一次次試驗改出來的。”
踏平坎坷成大道。麵對即將入列的“藍領”機器人,項目負責人、設備部主任王永祥算了一筆“經濟賬”:鉛錠自動扒渣設備研製費用20萬元,運行一年即可收回投入,不僅減少企業用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更能消除安全隱患,保證產品表麵質量穩定,你說這筆投入劃算不劃算?
“實現了一個夢想,後邊還有更多夢想,實現鉛鋅冶煉裝備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是我們這支隊伍永遠不懈的追求。”設備部的年輕技術人員們鬥罷艱險又出發,他們把目光放到了鋅錠自動扒渣設備的研製上……
上一篇:廣西愛林機械設備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下一篇:國內首台救援掘進機在常熟研發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