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爾鑽機助力發現世界級鋰礦!鞏固我國新能源發展戰略基礎!
發表時間 :2020-07-20 來源:科技日報
據科技日報報道,7月10日雲南核工業二0九隊在雲南玉溪紅塔區小石橋彝族鄉探明約489萬噸氧化鋰。
“我們通過布設鑽孔,揭露含礦地質體的情況。這裏的地質連續性非常好,含礦體在地表的出露範圍寬度在20米至50米不等,探礦深度在0到500米。”雲南省核工業二〇九地質大隊工程師王長兵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稀有金屬鋰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廣泛用於電池、醫藥、核工業、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等新興領域,是現代高科技產業不可或缺的原料,被稱為“21世紀新能源金屬”和“促進世界進步的金屬”,具有很高的經濟和戰略價值。
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溫漢捷研究員團隊長期從事鋰礦成礦理論與找礦技術研究。三年前,項目組在貴州、雲南等地的石炭係、二疊係粘土岩中,發現了戰略性關鍵金屬鋰-镓-稀土超常富集的現象,尤以鋰超常富集最為引人矚目。
在深入研究基礎上,他們率先提出了“碳酸鹽粘土型鋰礦床”這一新礦床類型和成礦新模式,並在昆明觀音山、玉溪小石橋塊段總計7.2平方公裏範圍內,獲得約34.46萬噸氧化鋰資源量,達到超大型規模。僅以小石橋靶區推測,預測滇中氧化鋰資源量約為489萬噸。這也意味著,這裏將形成一個世界級的鋰資源基地。
中科院吳福元院士、徐義剛院士到現場考察,給予高度評價;中科院翟明國院士、中國工程院毛景文院士在項目谘詢會上也給予高度評價。
當前國際經濟政治形勢下,發展新能源已成為保障我國能源供應安全、調整優化能源結構的一條重要途徑。滇中鋰礦的開掘,將極大改變世界鋰資源格局。
據科技日報報道,此次開鑽,雲南省核工業二〇九地質大隊采用了英格爾便攜式全液壓鑽機,微創找礦,占地少,可以做到不砍一棵樹、不占用連片農地。將綠色勘查理念貫穿於工作始終,“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
7月10日下午,小石橋新型鋰礦資源基地鑽探到第一根鋰礦礦芯。隨著開鑽令下達到十分鍾,兩名工人就在ZK4300鑽孔地表約1米處,得到了第一根岩芯。
英格爾秉持著綠色、便捷、高效的設計製造理念,立誌於打造世界一流的便攜式液壓鑽機,助力地質隊伍在綠色勘察的道路上為國尋寶,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