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實現納米金屬新工藝突破
發表時間 :2013-11-07 來源:科技日報
"納米層狀組織研究的最新突破,可能會推動工程應用,展現出誘人的前景。"在10月24日召開的二十九次中國科技論壇上,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李秀豔如是說。通過一種簡單的辦法,金屬材料可擁有性能優異的表麵。中國科學家的這一成果,發表在了近期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本次論壇主題為納米材料。南京理工大學團隊帶頭人、中科院院士盧柯介紹說,他們用一種研磨辦法,讓金屬的表麵呈現出平均厚20納米的層片――用一顆合金硬球刀具,壓在高速旋轉的鎳軸上,加以適當的潤滑和刀具移動,往複多次後,鎳軸的表麵就發生了科學家期待的改變。在金相顯微鏡下能看到,金屬表麵形成極薄的層次,與內部大尺度的晶體結構對比明顯。這種薄層讓金屬表麵變得很硬。
晶粒尺寸小於100納米的金屬材料,研究已近30年,其工業應用瓶頸之一是納米金屬材料雖強度高,熱穩定性卻不好,韌性和塑性差。而盧柯團隊的新技術,使金屬納米表層的硬度和熱穩定性同時提高,而且這種工藝簡單,能夠適用於鋁、鐵、鎳及各種合金,因而具備工業應用前景。
盧柯表示,傳統的電鍍等工藝是將一種材料附著在另一材料表麵,而經過納米加工的金屬表麵,與本體是同一種材料,卻具備高強度和不同反應活性等特征。目前,中國和美國等國都在加快該領域的研發。
《科學》雜誌10月18日發表題為《在金屬中發現超硬超高穩定性新型納米層狀結構》的論文並評論說,這一成果"非同尋常",將為"各類工業製造的基礎研究與潛在的技術應用打開新視野"。
上一篇:水合物岩芯氣體采集技術獲重大創新
下一篇:納米科技助力地質學獲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