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建起全方位地質調查安全保障體係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行業風向  |   技術裝備  |  正文
我國建起全方位地質調查安全保障體係
發表時間 :2016-06-21    來源:中國國土資源報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地調中心近日透露,該中心通過《地質調查安全保障體係建設》項目的實施,建立起了全方位的地質調查安全生產保障體係,並針對青藏高原及高寒艱險地區建設了地質調查後勤保障和緊急救援係統,極大提高了全國地質調查野外安全保障水平和突發事件應急救援能力。
  中國地質調查局通過十多年的建立與完善,建立了以拉薩野外工作站、西寧野外工作站、烏魯木齊野外工作站、格爾木野外工作分站、喀什野外工作分站和玉樹野外工作分站等為骨幹的青藏高原及高寒艱險地區地質調查後勤保障和緊急救援係統,建立了以野外工作站、局六大區地質調查中心緊急救援力量為主體,總參謀部、紅十字會、醫院、國際緊急救援組織等應急救援有關部門(機構)協同聯動的服務於全國地質調查後勤保障、重大突發性事件應急處理與緊急救援的網絡。
  青藏高原及高寒艱險地區地質調查後勤保障和緊急救援係統建立以來,截至2016年5月,野外工作站共接待項目組2160個,人員21886人(次),工作車輛3930台次,開展安全培訓2036次,協助協調解決青藏高原艱險地區野外地質調查工作外部環境問題964次,實施緊急救援79次,使400多人脫離險境,為國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上億元。
  該項目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與衛星通信技術、北鬥衛星和GPS定位技術、GIS電子地圖技術等現代技術建立了地質調查安全生產管理保障係統。為地質調查安全生產管理提供信息化、網絡化、標準化、科學化的管理手段,實現了對野外地質調查作業人員、車輛、船舶、飛機的實時監控以及與作業人員的實時互動,極大地提高了野外地質調查安全保障水平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
  該項目研究創建的青藏高原危害因素信息庫,構建了危害因素收集、分析分類、預警信息發布和防範培訓機製,為青藏高原野外地質調查項目組打造了工作條件預警服務平台。通過收集自然環境、氣候及地質災害、社會不安定因素等影響或可能影響青藏高原地區地質調查野外工作的危害因素,建立了西藏地區地質調查野外工作危害因素信息庫,進而向進藏地質調查項目組發布相關預警信息,並開展預警信息學習及預防風險技能培訓等服務,為建立健全預警機製和提高處置突發性事件能力、保障青藏高原地區地質調查項目的順利實施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此外,項目組製定了係列地勘行業安全生產標準、規範,基本構建了地勘行業安全生產標準、規範體係,以及一係列地質調查安全生產規章製度,基本構建了地質調查安全生產規章製度體係。該項目還編寫出版了係列地質調查安全生產讀物,研發了係列地質調查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課件,為地質調查從業人員提高安全生產素質、辨識作業危害、規避作業風險構建起了安全知識庫和學習平台。
  通過一係列安全生產標準、製度、對策措施、保障技術研究,項目建立起了全方位的地質調查安全生產保障體係,保障了地質調查工作者生命財產安全,保障了地質調查工作順利進行,同時還培養、鍛煉和造就出一隻地質調查安全保障研究與科技創新人才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