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十三五煤化工技術發展
發表時間 :2017-01-17 來源:能源局
2017年1月13日,國家能源局公布了《能源技術創新“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我國能源產業發展形成五個重大能源科技專題,每個技術領域按照應用推廣一批、示範試驗一批、集中攻關一批進行任務分類。
其中涉及煤化工產業相關技術如下:
新型低階煤熱解技術
研究目標:開發能夠提高焦油產率、提高焦油中輕質組分含量的低階煤中低溫熱解技術,焦油產率提高20%-50%,輕質組分含量達到70%-80%。
研究內容:研發低粉塵、高油產率和高品質油氣的粉煤熱解技術;研究煤加氫熱解的反應機理及反應條件對加氫催化熱解的焦油等產物的分布、品質的調控;研究煤加壓熱解的反應機理及反應條件對加壓熱解的產物的分布、品質的調控,建立試驗裝置並優化加壓熱解工藝;研究CO+H2混合氣體係統氣氛反應機理,研究催化劑對低階煤熱解過程的作用機理及催化劑製備,進行循環溶劑性能評價和加氫試驗研究。
起止時間:2016-2020年
煤炭加氫液化新技術
研究目標:開發降低反應苛刻度煤加氫液化技術,原料煤轉化率≥85%,油收率≥50%,反應壓力≤10MPa。
研究內容:開發溫和液化新工藝與催化劑、重質油輕質化新工藝與催化劑、溫和液化工業反應器、固態產物分質加工新技術、煤溶劑萃取-催化加氫耦合技術,開展溫和加氫工藝技術驗證,研發煤和重質油共處理技術、循環溶劑製備技術並開展性能評價。
起止時間:2016-2020年
單係列百萬噸/年及以上低階煤熱解示範工程
研究目標: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適應性廣的低階煤中低溫熱解技術裝備,建設百萬噸/年以上規模的示範裝置,並實現長期穩定運行;係統能效不低於75%,焦油產率大於格金實驗的85%。
研究內容:開展大型熱解反應器及其附屬設施研製、大型回轉設備的密封技術研發、可長周期穩定使用的熱載體開發、固體熱載體的加熱技術以及高溫熱載體的平穩輸送係統研發、高效低耗長壽命的高溫除塵技術研究;研發強腐蝕性介質輸送設備、最優焦油和半焦產率下的工藝技術、研發熱解氣淨化係統防結焦及廢水處理回用技術、半焦的規模化成型與防粉化技術;突破半焦用於工業化鍋爐燃燒技術、半焦用於替代部分噴吹/燒結原料的煉鐵生產技術及半焦高效氣化技術;開展幹燥、熱解、油品加工係統的集成試驗。
起止時間:2016-2020年
新一代先進煤氣化示範裝置
研究目標:形成滿足不同煤種和產品需求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煤氣化技術。
研究內容:開發適應於高灰熔點煤的新型超高溫氣流床氣化技術;開發原煤日處理能力3000~4000噸的大型氣化爐;突破流化床加壓大型化關鍵技術,形成2000噸級加壓流化床煤氣化工業技術示範應用;開發千噸級/日連續自動液態排渣移動床加壓氣化技術;開發城市垃圾、生物質與煤共氣化技術,以及氣化汙染物控製技術;開展新一代催化氣化製氫和氣流床加氫製取天然氣技術研發。
起止時間:2016-2020年
煤製化學品新技術工業示範
研究目標:開發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煤製化學品新技術,完成新一代煤製乙二醇、甲醇製芳烴和合成氣製高碳醇等技術工業示範。
研究內容:開發新型高效催化劑,研究催化劑工業製備方法;優化大型工業反應器設計,加強係統集成。開展甲醇製芳烴、煤基油製芳烴、第三代甲醇製烯烴技術的百萬噸級工業化示範;開展非貴金屬催化劑煤製乙二醇技術50萬噸級工業化示範;開展甲醇甲苯製對二甲苯、合成氣製高碳伯醇等技術中間試驗;推動合成氣一步法製烯烴、乙醇等技術工程放大和試驗示範。
起止時間:2016-2023年
高酚氨煤化工廢水零排放技術示範
研究目標:構建高酚氨煤化工廢水零排放技術體係,優化集成技術的設計參數,建設1000方/小時以上規模的示範工程,實現中水回用率≥99%。
研究內容:優化高酚氨煤化工廢水典型汙染物高效預處理關鍵技術參數;優化高效厭氧技術參數,提高水質衝擊適應性,進一步改善水可生化性;研發煤化工廢水去除特征汙染物酚及雜環類和氨氮的關鍵技術;開發濃鹽水脫除COD技術、蒸發結晶組合技術,完善單質結晶鹽分離流程。
起止時間:2019-2020年
百萬噸級煤炭間接液化成套技術裝備
研究目標:建設百萬噸級煤炭間接液化工業裝置,生產清潔液體燃料。
研究內容:應用推廣百萬噸級煤炭間接液化工藝係統集成與優化技術;開發50-80萬噸/年費托合成大型反應器、合成催化劑的規模化生產技術、合成中間產品的加工提質技術、多產超清潔汽油技術、聯產高附加值化學品技術、尾氣轉化和利用技術以及先進的節能節水和廢水處理技術。
起止時間:2016-2023年
百萬噸級褐煤幹燥提質技術
研究目標:建成一批100萬噸/年以上規模的工業化裝置及電廠原煤預處理裝置;通過調節產物的性質及與下遊產業的耦合,實現提質產品的商品化、標準化、係列化。
研究內容:應用推廣大型幹燥設備及其附屬設施的設計技術與生產工藝、能量係統的模擬與計算、大型高效長壽命的高濕度氣體除塵防結露技術、混合氣體中水分的高效回收技術、再利用技術及水分潛熱的回用技術、幹燥煤的規模化成型技術、防自燃防複吸技術;幹燥提質係統與電廠的集成技術;工業化係統的建設成本、裝置能耗及環境影響;形成係統的設計、調試、運行標準;根據原煤和幹燥煤的性質,形成煤炭產品的係列化標準。
起止時間:2016-2020年
基於IGCC的CO2捕集等綠色煤電技術研發
研究目標:掌握基於IGCC的CO2捕集及與發電係統耦合和集成等技術。
研究內容:研究基於IGCC的燃燒前低能耗新型CO2捕集吸收劑及節能新工藝,捕集係統發電係統的耦合和集成技術,開發核心專有設備;開展IGFC-CC複合發電係統研究;研發中溫(300-400℃)煤氣除塵、脫硫技術,降低淨化係統能耗;研發煤氣脫汞技術等。
起止時間:2016-2020年
百萬噸級碳捕集利用和封存係統示範工程
研究目標:建設百萬噸級大型CO2捕集係統示範工程。
研究內容:完成燃燒後CO2捕集技術的放大研究,包括百萬噸級捕集係統和設備設計技術、與電廠的深度耦合及係統控製技術;配合開展百萬噸級CO2驅油和封存的協同優化,保證CO2封存的長期安全性。
起止時間:2017-2025年
煤基專用油品技術
研究目標:開發出新一代高效煤液化催化劑、煤油共處理成套技術,提高煤基專用油品收率及質量,形成煤基火箭燃料、特種油品等成套技術。
研究內容:研發降低煤直接液化苛刻度關鍵技術,主要包括高效催化劑製備技術及煤液化催化反應工程;研發煤液化油提取化學品技術、液化殘渣清潔高效綜合利用技術,煤油共處理原料匹配性調控技術,大比重、低凝點、超清潔特種柴油和航空煤油生產技術,高體積熱值、高熱安定性、高比熱容火箭煤油及超音速飛行器燃料生產技術,利用費托合成過程生產高級潤滑油基礎油、聚α烯烴等特種油品,開展大型懸浮床加氫反應器、高壓差減壓閥和高壓煤漿輸送泵的研製;開展煤液化與煤油共處理過程中汙染物控製和處理技術研究。
起止時間:2016-2023年
製油製氣製化學品催化劑材料示範推廣
研究目標:開發合成氣完全甲烷化催化劑材料;開發適用於懸浮床加氫裂化的高活性、高分散性納米硫化物催化劑材料;開發烯烴多相氫甲酰化製高碳伯醇催化劑;開發合成氣製高品質柴油和石腦油催化劑;開發清潔油品超深度脫硫催化劑;開發甲醇羰基化製乙酸甲酯及其加氫製乙醇催化劑;開發潤滑油基礎油加氫異構脫蠟催化劑;開發高性能草酸酯加氫製乙二醇催化劑;進行成套技術示範推廣及產業化升級。
研究內容:開展合成氣完全甲烷化催化劑升級示範;研製懸浮床加氫裂化高活性高分散性納米硫化物催化劑、烯烴多相氫甲酰化製高碳伯醇催化新材料;研發合成氣製高品質柴油和石腦油催化劑及成套生產技術、甲醇多相催化羰基化製乙酸甲酯及其加氫製乙醇技術;研製清潔油品超深度脫硫催化劑、潤滑油基礎油加氫異構脫蠟催化劑和高性能草酸酯加氫製乙二醇催化材料。
起止時間:2016-2025年
上一篇:多個涉礦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