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主辦2017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企業CEO論壇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品牌活動  |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  正文
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主辦2017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企業CEO論壇
發表時間 :2017-09-27    來源:有色報
  9月23日,由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會長彭齊鳴主持的第19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企業CEO論壇上,來自全球礦業企業的高層共同探討全球礦業發展機遇和礦業未來發展戰略。眾多礦業專家、大咖齊聚本場論壇,陣容強大的演講嘉賓們,從不同角度分析了礦業行業的現狀,提出搶抓新機遇、應對新挑戰的建議和對策。當前,全球礦業已經開始回暖,但中國礦業依然麵臨巨大挑戰。經濟全球化必然要求礦產資源全球的配置,“走出去”是中國企業特別是有誌的礦業企業必然的選擇,在國際化過程中一定要解決好理念問題、經驗問題、人才問題、管理問題和機製問題,以開放的心態接受能夠實現多贏發展的合作模式和理念。我國礦業企業要秉承綠色發展的理念,提升企業的發展質量和國際競爭力,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整個礦產行業健康綠色有序發展;要倡導共享、共建、共商的發展模式,圍繞國際化發展戰略,構建利益共同體,促進區域和平穩定發展,實現多方共贏,為礦業行業“一帶一路”建設注入強大動力,把打造全球礦業命運共同體推向新階段。



圖為論壇現場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
  共贏共享黃金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新未來
  當前,我國黃金行業在適應、把握新常態中不斷取得新進步。黃金產量連續10年保持世界第一,黃金消費量連續4年保持世界第一,黃金資源儲量居世界第二,黃金市場迅速成長。此外,技術創新取得新成果,綠色發展理念逐步得到貫徹,黃金“一帶一路”建設穩步推進。
  宋鑫指出,黃金是“一帶一路”的先導產業,是捍衛國家金融體係的金融資本,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支柱。隻有夯實合作根基,深化黃金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踐行“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為黃金行業的轉型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才能共贏共享行業發展新未來。首先,要厚植開放包容理念,凝聚和平合作共識。努力實現產能“走出去”、技術“走進來”,樹立融合發展的新共識,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實現協同發展。其次,要夯實互學互鑒基礎,共享互利共贏成果。在上遊,要加大黃金礦業的“走出去”步伐;在下遊,帶動我國與沿線國家的黃金消費升級和產業轉型發展。同時,積極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輸送優質的人力、資金、技術,讓沿線各國人民共享“一帶一路”礦業繁榮發展的豐碩成果。再次,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構築長遠發展支撐。讓更大範圍的國際黃金礦業同行接受和采用中國標準,掌握國際黃金資源配置和價值分配的主動權,把黃金控製力從國內擴展到全球。
  站在新的起點上,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將緊緊圍繞國際化發展戰略,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持續發展,為黃金行業‘一帶一路’建設注入強大動力。充分發揮中國黃金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主導引領作用,加大對沿線各主要產金國的黃金及有色資源勘探開發投資力度,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充分發揮中國黃金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智庫支撐作用,進一步加強黃金行業“一帶一路”智庫國際合作平台和網絡建設,建立常態化智庫對話、人員交流與合作研究機製。
  宋鑫表示,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黃金資源勘探開發合作為起點,構建利益共同體,促進區域和平穩定發展,實現多方共贏,構建全球黃金開發格局,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先行者和排頭兵。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王炯輝
  攜手共創未來礦業發展新格局
  全球礦業已步入複蘇階段,其最大特征是變化,本輪正在複蘇的礦業市場是由供給和需求關係決定的,回歸了礦業發展的基本屬性,呈現出新的發展特征。新的礦業格局將在成本控製、產品交易、合作模式等方麵發生深刻變化,從集體方麵看,未來礦業將在精準資源評價、礦山精益生產、成本可控可設計、智能礦山以及新興礦產貿易平台等方麵取得跨越式發展。同時,新技術礦產和新材料將迅猛發展,礦業裂解的時代已經來臨。
  中國五礦是目前中國最大的金屬礦產企業集團,也是全球最大最強的冶金建設運營服務商。王炯輝指出,中國五礦作為我國金屬礦產領域的央企,不僅有行業使命和自身發展目標,還肩負著社會責任。中國五礦要致力成為國家資源安全的保障者,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重點、全麵深化改革,對外合作共贏、對內加強協同,倡導共享、共建、共商的發展模式,提升企業的發展質量和國際競爭力,為推動整個礦產行業健康綠色有序發展作出貢獻。
  王炯輝認為,在未來礦業中,隻有合作、創新才能迎接巨大變化帶來的挑戰。中國五礦將積極承擔大企業的責任,堅持以“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迎接未來重大變化帶來的挑戰。加大資源獲取力度,打造一流礦業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打造新型世界級礦產資源貿易平台,依托傳統貿易優勢,以多種方式獲取資源的供應渠道,提升對國家緊缺性和戰略性礦產資源保障能力,進一步加強內部協同;完善新技術礦產產業鏈,大力發展新材料產業;加快礦業大數據應用,推進智能礦業建設;引領冶金和工程建設領域向更高水平發展。
  王炯生強調,安全生產是企業的生命線,是實現國際化成功運營的基礎。中國五礦夯實安全管理,提升員工安全素質、落實安全行動,踐行“全生命周期”環保理念,注重資源地環境保護,提升資源能源使用效率,推進資源生產。促進員工屬地化,增進民生福祉,不斷改善社區關係。
  王炯輝指出,礦企要注重引進掌握前沿科技的複合型創新人才,打造國際化團隊,以應對複雜多變的未來環境挑戰。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景河
  找準時機 發揮優勢 勇敢“走出去”
  我國是一個礦業大國,中國的礦基本金屬消費量占全球30%~50%,自給率較低,對外依存度高,中國企業實際上自己持有的資源量和產量還是比較低。經濟全球化必然要求礦產資源全球的配置,“走出去”是中國企業特別是有誌的礦業企業必然的選擇。
  根據有關統計,中國海外投資失敗率高達80%,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價格總體偏高,而且缺乏海內外管理經驗。陳景河認為,中國礦業企業“走出去”一定要把握兩個關鍵點。第一,投資時機把握非常重要。在礦業高度泡沫階段容易出現並購的重大失誤,而市場低迷時期,礦業資產往往被嚴重低估,逆周期並購,不容易出現大錯誤,但是,在這一時期敢於並購的企業需要超常的膽識和遠見。第二,不僅要熟悉並遵守國際標準和慣例,嚴格執行項目所在國法規與尊重當地習俗,對標國際先進同行,更要有自信心、勇於創新,充分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礦業是非常適合中國人從事的行業,中國公司完全有能力在礦業行業創造新的重大成就。”在陳景河看來,礦業是一個既艱苦又極為需要創新精神的行業,而中國人一向具有吃苦耐勞且富有創新和冒險精神。
  陳景河認為,我國礦業界人士應高度關注3個問題:礦業項目投資具有周期長、不確定性因素大等特點;資本的天性是趨利的,以礦業行業目前的盈利水平,很難得到資金的青睞,發展前景令人堪憂的;我國的礦業法律法規已經不適應新的經濟和市場環境,影響市場主體的作用,建議相關部門進行適當修訂。他指出,當前我國礦業法規缺乏更多保護地質勘查及開發投資者權益的條款。地質勘查和礦業開發基本是由企業出資,保護勘查開發成果的“財產權”迫在眉睫。
  陳景河呼籲,礦業企業一定要嚴格自律,安全環保是不可逾越的紅線。希望政府部門關注到礦業行業存在的困難,修訂已經不適合礦業市場的法規,給礦業企業適度鬆綁,同時,要高度重視地質勘查與礦業開發投資者的權益保護。希望礦業行業的協會應該更加深入基層,了解行業現狀,為行業排憂解難。
  中鋁礦產資源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東生
  立足國內、走向國際,應對礦業發展新挑戰
  2016年底中國的礦業已經開始複蘇,我國地質找礦取得積極進展,國內礦產品生產開始回暖。
  王東生認為,決定礦業興衰的因素兩個,一個是基本的供需關係,一個是大國的經濟政策、礦業政策對於礦業行業的影響。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礦產品生產國,也是全球礦產品的主要用戶,但是國內大宗礦產稀缺,嚴重依賴進口。由此,中國經濟礦業政策會對全球礦業產生巨大影響。當前,我國的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加劇,大宗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將進一步提升,這將助推全球礦業加快複蘇,我國的大宗礦產價格、全球的大宗礦產價格均有望再創新高。
  雖然全球礦業春天即將來臨,但中國礦業卻麵臨巨大挑戰。來自政策、生態環境、企業監管和融資環境等四個方麵的壓力,導致國內的礦業發展空間壓縮,政府投資減少,企業成本提高,現有產能壓縮、後續產能乏力,供需矛盾加劇,風險找礦難以與國際接軌行業,行業發展能力不足。
  中國礦業行業的路在何方?發展思路和方向要不要調整?怎麽調整?國際化發展過程中我們遇到這麽大困難,我們怎麽做?
  王東生建議,首先要立足國內發展求生存,盡快調整工作思路。在堅持綠色勘查、綠色發展的同時,調整勘查的思路。王東生說:“商業技術公司應該暫時停止國內的找礦投資,將國內的商業地質、資金、技術,逐漸轉向礦山後續資源勘查。應該引導社會資金投資礦山找礦勘查,引導技術力量服務礦山找礦,引導礦山企業引進多元化投資。”
  其次,要堅持國際化、市場化發展,做強作大。王東生認為,國際化發展是中國礦業做強的必由之路,但是在國際化過程中一定要解決好理念問題、經驗問題、人才問題、管理問題和機製問題。要拿出二次創業的精神,以開放的心態接受能夠實現多贏發展的合作模式和理念。
  王東生呼籲,礦業各方麵力量團結起來,廣開思路,學習先進,創新與全球礦業企業的多贏合作道路;國際礦業企業也應該以多贏發展為基點,開展與中國的合作。
  山東招金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守生
  打造中國黃金礦業生態圈
  我國雖然已經構建了黃金產業最完整的產業鏈條,但還不是黃金強國,由大到強的發展道路任重而道遠。對於中國黃金礦業為什麽要建設生態圈,李守生認為,這是產業升級、資源配置改變、開發條件變化以及國家政策調整的共同要求。
  李守生指出,打造中國黃金礦業生態圈,要從四個關鍵維度入手。一是科技維度,中國黃金礦業需要打破技術壁壘,進一步提升行業的科技競爭力,建立科技共創的生態圈。二是協同維度,中國黃金礦業需要打通產業鏈,加強產業協同共識度,形成聯動效應,建立互助共贏的生態圈。三是環保維度,必須肩負起綠色發展的使命與擔當,激發綠色發展新動能,建立和諧共生的生態圈。四是共商維度,中國黃金礦業要統籌利益相關方,建立共享多贏的生態圈。
  李守生強調,在創新開放和基於現實技術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黃金礦業要構建共創、共榮、共生、共享的產業發展生態圈,要把握好五個關鍵:
  一是聚焦,聚焦以黃金為主的礦業產業鏈,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具備優化生態圈的能力。
  二是進化。中國黃金礦業正經曆著一場影響深遠的綠色革命,必須對傳統黃金礦業進行升級換代,以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四化融合”為帶動,通過科技研發和技術創新領域的深度協同,提升中國黃金礦業的科技引領能力。
  三是打通,對黃金礦業全產業鏈進行打通,建設從黃金礦業生產商到各個服務商、產品合作夥伴的協同平台,實現雙贏。
  四是融合,加強黃金礦業與資本市場的融合、與金融的融合以及與互聯網的融合,通過“三個融合”拓展黃金產業的廣度,迎接資本黃金、金融黃金、互聯網黃金時代的新挑戰。
  五是賦能,國家產業政策和“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黃金企業“走出去”帶來新機遇、新動能。對內堅持擴大質量,對外堅持提升質量,在國際上選擇業績優秀的礦業公司、基金公司進行共同投資、共同開發,實現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