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礦業:在開放發展、技術創新、市場完善中做強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品牌活動  |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  正文
我國礦業:在開放發展、技術創新、市場完善中做強
發表時間 :2018-10-23    來源:經濟日報
  礦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國家戰略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日前舉行的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自然資源部副部長淩月明表示,近年來由新能源、新經濟導致的礦種需求轉型分化,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我國已成為全球礦產品最重要的銷售市場之一。“2017年中國地質勘查投資782億元,煤炭、石油、錳礦、金礦、石墨等42種重要礦產資源查明儲量增長,黃金等10種重要有色金屬礦種產量繼續居世界首位。”淩月明說。
  與會專家充分討論後認為,我國礦業做大做強之路在於,推進礦業開發利用的深層次戰略合作,持續提升礦山技術與裝備水平,促進礦業資本有效對接,建立更為廣泛的礦業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擁抱全球市場,格局廣闊
  在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會長、黨委書記彭齊鳴看來,礦產資源分布的不均衡性決定了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完全依靠國內資源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作為全球化程度最深的行業之一,礦業領域的開放合作為各國發揮互補優勢和合作潛力、深化礦業投資與加工貿易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
  我國自然資源部已與智利礦業部、加拿大自然資源部、蘇丹礦業部、加拿大女王大學等簽署了4項礦產資源領域合作協議和行動計劃。開拓與英國、荷蘭等發達國家在油氣資源管理、頁岩氣勘查開發、地質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合作。
  當前,以銅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出現確定性上漲,疊加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爆發性增長帶來的鈷價跳漲,我國供給側改革使鋼鐵行業產業結構發生變化,價格回暖,鉬、鎢價格出現明顯企穩回升。
  由於巴西是全球第三大磷消費國,化肥常年進口量維持在較高水平,洛陽欒川鉬業集團擬收資產中的兩個磷肥加工廠位於巴西的農業重地,與肥料的最終消費市場十分接近。巴西對磷肥的強勁需求及收購標的的地緣優勢,為我國在海外拓展磷業提供了長期發展機會。
  礦業是一個長期的投資的產業,也是一個周期性的行業,隨著我國在國外並購案例逐步增多,應當采用怎樣的思路?“在並購國外礦業中一定要做到以下五點:了解品種,對該礦業供需基本麵做大量研究;不隻是看損益表,事實上現金流才是‘王’;做到價值投資,保持耐心,選擇和把握好的時機;競爭對手完全可能在未來新的項目和投資當中成為合作夥伴。” 洛陽欒川鉬業集團董事長李朝春建議說。
  據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焦健介紹,2017年以來,礦業經曆了短暫的複蘇,但是在全球貿易衝突誘導下,今年6月下旬以來金屬礦產品價格持續下跌,主要金屬現貨指數一度累計下跌達到15%。在許多國家不再鼓勵礦業開發,礦業投資和運營成本在迅速抬升的背景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礦產資源豐富,因為地質工作程度相對比較低,成礦條件好,找礦潛力大,稀有礦藏也有較大的潛力。焦健認為,未來這一區域必將成為金屬礦業發展新的熱土。
  當前,通過發揮地球化學、衛星遙感、航空物探方麵的優勢,我國正與“一帶一路”沿線23 個重點國家開展了實質性地質調查合作。
  對於中國礦業“走出去”的權益金問題,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景河呼籲,希望政府能高度重視企業的訴求。“懇請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和有關協會合作,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建議可考慮按照計價元素或化合物的年度產量收取,或者給予固定比例的股份。”陳景河說。
  開發智能技術,創新管理
  目前,科技正在持續為地礦未來發展提供新動能。我國正在推進麵向2030年的“地球深部探測”重大科技計劃。“鬆科二井”鑽透7018米深部地層,獲得了目前最完整的白堊紀陸相沉積記錄。淩月明表示,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得到深度應用,為解決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問題進行了廣泛而富有成效的探索。
  10月18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雲2.0”上線,將雲上數據資源和係統功能全麵升級,實現了160多個國家級核心地質數據庫的上雲共享,新增4905個權威資源環境信息產品(雲上累計7287個),實現了全國地質資料館的近14萬檔、440餘萬件存量地質資料在地質雲平台上查詢、公開版地質資料在線瀏覽、在線訂單服務。
  發展智能化乃至無人化采礦技術,革新礦山開采模式減少井下人員的數量,是我國礦業的必由之路。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公司總經理康春德認為,在我國國內已經有一些礦山實現了礦山的穿孔、爆破、模型更新、配礦等功能單一或幾個聯合業務模塊的數字化管控,但是還沒有形成一整套係統的從地質基礎到采礦管控,從企業宏觀生產計劃到現場具體施工環節的數字化采礦集中管控係統,同時對生產數據的分析及決策還有待投入更多的關注和開發。
  在北京礦冶科技集團公司智能礦山中心主任張元生看來,雖然目前不少礦山裝了傳感器,但是布置規模和監測的內容,離成熟物聯網差距很大。未來物聯網建設不僅能夠感知環境、感知采礦的岩石條件,還要從裝備,采購來之後進廠,到生命周期,全部管理起來,仍需下功夫。
  雖然通過自動化可以提高礦井產量和效率,但不是所有的客戶都願意實現全自動化。卡特彼勒露天采礦及發展事業部國際區總裁楊彼得認為,可以進行模塊化的開發,客戶每次隻選一部分技術,逐漸實現自動化。“在定位係統方麵,我們和第三方公司合作,與合資企業去做GPS係統(全球定位係統);將雷達係統加入到自動操作過程中,實現精準操作的技術創新;通過數據的分析分析出來天氣因素造成的影響,做出計劃保養的停機時間,這些都在和客戶的頻繁交流中逐步實現。”楊彼得說。
  位於瑞典的山特維克礦山具有較成熟的技術和管理模式。礦山岩石技術自動化全球業務發展經理賈科科.魯科賈爾維認為,建設智慧礦山需要“三步走”:設備互聯,優化分析,自動功能,首先給客戶提供設備實時運轉的情況,能夠調整配件的儲存情況以適應需求。進行采礦和生產信息管理,實現全流程的數據的管控,對井下的運裝機和卡車實現智能遠程操作。
  充實資本力量,完善市場
  礦業資本市場的融資並購活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礦業發展的趨勢。在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一級市場全球總監博瑞鑫看來,“滬港通”讓香港證券交易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給全球礦業投資者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在上海上市的礦業公司可以來倫敦籌資,通過存款憑證,在上海和倫敦都可以進行交易和結算。
  不過,由於我國沒有單獨設立礦業資本市場,礦業公司和初級勘查公司在我國資本市場上的融資渠道更加有限,我國商業性地質勘查開發工作收到製約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在於此。
  我國目前沒有鼓勵企業通過發現優質資源進而從資本市場獲得資本進行資源開發的良性機製,風險勘探領域的資本市場依然是空白。普華永道礦業和金屬行業交易服務合夥人蘇啟元呼籲,應致力於風險勘探機製的建立,建立中國礦業資本市場的管理規則和新型礦業市場準入規則,利用資本市場形成合理、 高效的礦產資源開發機製,加快建立中國風險勘查資本市場,為礦產勘查募集資金。
  隨著礦業“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我國已合並取消了近8成與礦業權審批相關的行政審批事項,礦業領域的投資便利化、管理現代化、貿易自由化新格局正在形成。淩月明透露,今年11月1日起,將降低1585個稅目的進口關稅,涉及多種非金屬、稀土等礦種。除了降低貨物貿易的關稅壁壘,還在多個自貿協定中對涉及礦業服務貿易給予了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建議除了安全和環保等進一步加強之外,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強化市場機製,尤其是要加大保障地質勘察投入的相關法律。” 陳景河認為,礦業法規應根據礦業發展實際,進行適當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