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技術與裝備智能礦山論壇|中國礦業企業打造“智能礦山”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品牌活動  |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  正文
大會技術與裝備智能礦山論壇|中國礦業企業打造“智能礦山”
發表時間 :2018-10-23    來源:新華社
  “我們正通過‘互聯網+礦業’模式,著力打造智能製造示範工程。”日前在天津舉行的2018(第二十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馬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華說,公司目前有18條產線,70%以上實現數字化。
  據了解,目前不少中國礦業企業用“互聯網+礦業”模式打造“智能礦山”,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20世紀60年代,瑞典、芬蘭、澳大利亞、加拿大、南非等國開始研究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開采技術。為取得采礦工業的競爭優勢,先後製定了“智能化礦山”和“無人化礦山”發展規劃。
  如今,全球礦業正經曆一場新的革命,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和礦山的結合越來越密切。礦山生產模式不斷更新,采礦工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協同化方向發展,采礦工程邁入遙控化、智能化乃至無人化階段。
  成立於2011年的馬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意識到其南山、桃山兩座百年老礦存在作業環境惡劣、從業人員老齡化、人力成本攀升、製造裝備落後等問題。“傳統礦山轉型升級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張華說。
  2016年,中國發布《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年)》。 在此背景下,馬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製定《數字化礦山的三年規劃》,利用互聯網、物聯網推進礦山工業雲計算平台,進行信息化基礎平台建設,推動礦業板塊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
  近年來,中國礦業的智能化水平緊跟時代步伐,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同樣從“互聯網+礦業”模式中找到突破口。
  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康春德介紹,公司以智慧礦山建設為載體,利用信息化、智能化與互聯網技術,實現了采選工藝數字化管控,形成立體化辦公、信息共享、市場分析、成本管控的深度融合。
  康春德稱,公司建立了地質基礎數據和采礦管控係統,實現了生產作業和生產數據的自動化管理,為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目前,公司日均采選能力約7.5萬噸,年處理礦量約2475萬噸。”康春德說。
  同樣走智能礦山建設之路,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還有位於萊州灣畔的山東黃金集團三山島金礦。
  山東黃金集團三山島金礦是海底開采的黃金礦山,也是機械化程度和整體裝備水平較高的現代化金礦。
  山東黃金集團三山島金礦礦長杜雲龍表示,三山島金礦智能礦山建設總體規劃以物聯網平台為支撐,包含生產係統智能化、生產管理智能化和運營決策智能化三個層次。目前建設了信息綜合服務平台、集成化安全管理係統、地質儲量管理係統等信息化係統,實現了地質儲量、采掘過程、現場安全、生產信息、實施統計等有效管理。
  “我們還基於VR技術建設礦山安全虛擬仿真平台,為礦山安全培訓、應急救援和安全管理提供全麵支撐。”杜雲龍說。
  山東黃金集團執行董事王立君表示,為了實現中國從礦業大國到礦業強國的轉變,礦山建設必須走創新之路。礦山運行智能化是一種必然趨勢,也是全球礦業領域的技術熱點和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