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主題論壇綜述——與“一帶一路”共成長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品牌活動  |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  正文
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主題論壇綜述——與“一帶一路”共成長
發表時間 :2018-10-25    來源:自然資源報
  “改革開放成就了中國礦業。”在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主題論壇上, 中國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景河一語中的,道出了礦業發展的背景和前景所在。包括紫金礦業、中國五礦、洛陽欒川鉬業等與會的礦業巨頭,都視自身經曆為中國礦業快速發展的縮影。
  本屆大會主題論壇邀請5位著名礦業企業和機構的嘉賓。上述3家礦企負責人以及FMG集團首席運營官格雷格·裏雷曼,波士頓谘詢集團全球礦業合夥人海因茨·普利,都以獨有的洞察和豐富的經驗,對中國和國際礦業趨勢、投資布局合作,進行了深入剖析。
  對全球礦業前景依然充滿信心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礦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造了許多“礦業奇跡”。 主持論壇的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鍾自然說,中國的礦業正在經曆非常深刻的變革。一方麵,全球礦業在經曆2003年~2012年黃金10年之後,進入了深度調整分化的階段;另一方麵,中國經濟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增長速度由高速調整為中高速,中國經濟對於礦產資源的需求、規模、速度和結構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業界也切身體會到,礦業是一個周期性行業,有起有落。下一階段趨勢如何值得深入探討。
  “到2030年,中國在全球GDP總量的占比將與美國、歐盟相當。而中國GDP的40%依賴於原材料,5%直接來自於金屬和礦業。”海因茨·普利表示,中國仍將是拉動全球金屬礦產品需求增長的重要引擎。
  “盡管當前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在減緩,經濟結構調整在加快,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增速仍可以預期。”陳景河判斷。
  五礦集團副總經理焦健指出,其他國家和地區也還有巨大的增長潛力。特別是東南亞、南亞和非洲拉美等國家和地區。“30年前有誰能想象到今天中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放眼未來,又有誰能預測,30年後印度、巴西、俄羅斯、越南、印尼不會像今天的中國為礦業帶來巨大的消費? 我們對全球礦業中長期發展前景依然充滿信心。”他說。
  新挑戰下礦業需要準確定位
  當前,中國提出生態文明建設,對礦業投資和運營產生深刻影響,市場需求的重大變化、政策環境的重要變化促使中國礦業的理念、投資和運營模式等都將發生深刻變革。
  如何認識礦業外部環境發生的根本轉變?陳景河說:“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表明了礦業開發必須實現與環境的和諧統一,高度重視安全環保和職業健康,這是礦業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紅線和底線。”
  同時業界也要應對的是,礦山開發難度顯著提高,生產成本不斷上升。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雖為大勢所趨,但傳統企業要具備如此現代化條件實為不易。海因茨·普利指出,挑戰與機遇並存。隨著自然資源需求變化,礦業界應審視調整產品組合,努力提高生產力,抓住下一代數字化機遇;可開展“城市礦業”,推進舊材料回收,實現可持續發展。
  堅持“走出去”是重要抉擇
  “中國是全球礦產品消費的超級大國,但是在礦產品價格方麵並沒有過多的話語權,因為中國公司控製的金屬礦產資源少、礦山產量低、開采成本高,絕大部分礦產品的自給率小於30%,高度依賴海外市場。”陳景河指出,中國需要一批優秀大型—超大型跨國礦業公司,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提供保障。
  在新時期催生大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大型跨國企業,是新時代要求,更是有誌向和有作為企業的主動抉擇。雖然有相當部分中國礦業企業已經基本具備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但依舊缺乏的是海外運作經驗,這些經驗隻能靠實踐獲得。洛陽欒川鉬業集團是全世界最大的鎢生產商,就如何“走出去”的問題,集團董事長李朝春給出關鍵詞是“格局”“合作”。
  他表示,礦業是一個準投資和準金融行業,翻開所有礦業巨頭們的曆史,其實就是並購史。 “走出去”的利益相關方有很多,一場交易裏麵的對手,在未來新項目和投資當中,也許可以手牽手,變成合作夥伴,這就是新模式的一種詮釋。但他提醒說,一定要時刻保持穩健、健康的資產負債表,隻有如此,才有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願意合作,要用好合資夥伴的不同專長,同時,投資當地工會和社區也非常重要。
  抓住“一帶一路”機遇互利共贏
  “一帶一路”提出5年,正在從倡議變成現實,為礦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曆史性機遇。焦健說,“一帶一路”建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進而提升礦產資源的需求。當一大批交通、口岸、能源、電力、通信、光纜等基礎設施建設陸續展開,可以預見“一帶一路”將更深入推進銜接,帶動整體繁榮。
  FMG集團是中國鐵礦石主要的供應商。實踐證明,鐵礦石供求合作能幫助兩國港口、運輸等一批“大國重器”形成氣候。例如,FMG需要的礦石運輸船,造價超過4000多萬美元,而生產商就是中國福建的企業。中國不斷增長的鐵礦石需求通過FMG集團在澳大利亞的努力得到滿足,西澳大利亞鐵路項目超過20多億美元的投資,鐵路運輸專線和其他基礎設施的運營也造福了當地。首席運營官格雷格·裏雷曼說,已有非常成功的中國投資進入到FMG發展當中,持續為兩國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同時他還提醒,這不是雙邊的而是多邊合作,中澳企業共同注意到,阿根廷、厄瓜多爾的潛力都不可被低估。可見,“一帶一路”建設中,橫向的國別合作和產業鏈縱向合作,正不斷深化著互利共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