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大會動態|能源礦產領域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品牌活動  |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  正文
礦業大會動態|能源礦產領域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
發表時間 :2018-10-30    來源:礦業報
  10月20日上午,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一帶一路”礦業合作論壇在天津召開,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朋德主持論壇。
  2000多年前,懷著友好交往樸素願望的先輩們開辟了古絲綢之路,開啟了人類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時代。漫漫絲路,澤遺百代。如今,曾帶給沿線國家繁榮與興盛的古絲綢之路,在共商共建共享精神的指引下,正不斷孕育新的合作成果,重新煥發勃勃生機。
  “國際產能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抓手和平台,是‘走出去’戰略的創新和發展,國際產能合作對於推動國內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拓展經濟發展,發展高水平的開放經濟具有重要的意義。”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總經濟師張亞雄在演講中的這一觀點,得到論壇嘉賓的“點讚”。
  “一帶一路”沿線是資源富集地區。根據一項研究報告,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天然氣儲備占全球一半以上,達到53%。其中,石油占17%、煤炭占了25%、鐵礦石占20%。這表明,能源礦產資源領域的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傳統貿易的優勢領域。
  “ 中國與一些沿線國家毗鄰,山水相依,具有千絲萬縷、唇齒相依的獨特關係。相鄰的國家以礦產資源合作為起點,構建利益共同體,將極大地促進區域和平穩定發展,實現多方共贏。同時,為加強礦產資源領域合作提供了重大發展機遇。”中鐵十九局集團礦業投資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範春暉的演講道出了“一帶一路”倡議被沿線國積極響應的原因。
  “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其根本原因在於“一帶一路”倡議順應了當今世界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發展大勢,也契合了沿線國家的共同需求,同時為應對全球性的經濟發展難題做出了重要貢獻,為沿線國家發揮自身優勢、實現優勢互補、開放發展開啟了新的機遇之窗。
  論壇上,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主任李文淵和成都地質調查中心副主任謝淵分別介紹了上合組織地學合作研究中心、中國-東盟地學合作中心的進展與未來的合作展望。
  依托兩個地學合作中心,將開展包括地學數據庫建設、跨境編圖,並針對重要成礦帶、重大地質問題開展聯合地質調查,以及進行地質環境和地質災害方麵的調查合作。合作將凝聚國內外地學領域的一流科學家,積極開展地質、資源環境等地學問題的國際研究。同時,加強科技交流與人才培養,促進地球科學理論與技術進步,助力綠色礦業經濟健康發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服務沿線國家的經濟和地球科學發展做出貢獻。
  論壇上,阿富汗礦業石油部薩米·卡爾·穆罕默德、柬埔寨能礦部李姆·帕格納、蒙古國家礦業與重工業部地質政策司普瑞蘇瑞·撒諾格爾、塞爾維亞調查局高級水文地理學家皮特貝斯潘提斯·譚佳、泰國礦物資源廳亞薩穆特·奧拉範女士、厄立特裏亞礦業部瑞德瓦·阿勃都卡迪爾·撒裏分別介紹了各國的資源情況、投資政策以及未來的合作潛力。中鐵十九局集團礦業投資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範春暉和北京市雨仁律師事務所主任欒政明分享了“一帶一路”投資經驗和並購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