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礦業發展尋求新的戰略機遇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品牌活動  |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  正文
為礦業發展尋求新的戰略機遇
發表時間 :2019-10-21    來源:中國礦業報
  當前全球宏觀經濟形勢和礦業形勢如何?礦業應該從哪些方麵實現高質量發展?資本市場如何助力礦山企業轉型升級?在2019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主題論壇上,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兼執行總裁李彤針對這些問題發表了主題演講。
  ▲觀點一:全球經濟麵臨較多不確定因素,礦山企業麵臨較大經營壓力
  “從2018年下半年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權威機構已經數次下調對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這也預示著世界經濟正進入新一輪的下行周期。”李彤表示,當前全球經濟、政治、金融形勢錯綜複雜,貿易緊張趨勢的持續升級,加大了商業環境的政策不確定性,不斷打擊商業信心、幹擾投資決策、阻礙技術傳播,全球貿易和投融資活動已明顯放緩,金融市場的波動性上升,經濟的下行風險不斷上升。
  李彤認為,當前全球經濟依然麵臨較多不確定因素,下行壓力較大,伴隨世界經濟持續疲弱和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轉型的調整,全球礦產品需求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可能會持續低迷。另一方麵,高度不確定的政策環境等也加大了礦產等大宗商品的價格波動。
  “受政策不確定性影響,國際礦產品價格或將進一步調整,地緣政治風險可能會加大部分礦產品的短期波動,礦山企業經營難度上升。”李彤認為,中國是大宗礦產品的重要的需求國和生產國,在複雜的世界經濟環境下,中國礦業企業經營形勢也將跟全球其他的同業一樣,經曆較大的考驗。她建議,伴隨著未來礦業需求轉弱,礦山企業需要縮減資本開支,尋求新的供需平衡。
  ▲觀點二:礦業企業要堅持高質量發展,提高自身競爭力
  麵對全新的經營環境和更加複雜的挑戰,李彤認為,礦山企業需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高質量發展,加快產能優化布局,推動礦業技術創新,秉持綠色發展的理念,增強礦業的國際合作,從而提升自身的競爭實力。
  “第一個要點是從供給側入手,係統性和結構性推動產能優化和調整,適應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需要,加速生產線升級,促進產品結構優化。”李彤說。
  據介紹,我國從2016年開始加快供給側結構性的改革,清除落後產能,累計壓減粗鋼產能1.5億噸以上,退出煤炭落後產能8.1億噸,提前完成了“十三五”去產能的目標任務。李彤認為,我國礦業去產能需要進入新的階段,下一步不能僅僅是直接壓縮落後產能,更需要考慮結構性去產能和係統性優化產能,在防範落後產能死灰複燃的同時,需要增加優質產能,保證礦產品的平穩共贏和礦產品價格的平穩運行。
  李彤表示,從另一個方麵來說,礦業發展需要適應中國經濟轉型特別是消費升級和技術升級的需要,及時追蹤高端製造、智能設備、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新型產業的需求。“發展高端耐用消費,特別是新興消費設備上遊的相關礦產品,未來可以重點推動戰略性新型礦產品、稀缺礦產品、重要礦產品的開發和利用,保障重要產業的礦產品需求。”
  針對未來礦山企業的發展方向,李彤認為,要善於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改造提升礦業的傳統發展模式,為礦業發展提供新動能。“未來礦業企業需要促進采選技術和生產方式的創新,改造傳統方式,礦業設備工藝,深度參與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化過程。”李彤表示,要通過推動礦山企業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的參與合作,來提高礦業生產的數字化、智能化和清潔化的程度。
  據介紹,從國際經驗來看,領先的礦業企業目前正在積極發展數字化的礦山技術,探索大數據、人工智能、地下定位和導航、無人駕駛等技術在礦業的應用。李彤表示,在不遠的未來,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礦業生產的交叉融合將有助於礦業降低綜合生產成本,從安全、效率和盈利能力方麵,全方位提高礦企的競爭能力。
  綠色發展是眾多企業關注的重點,同時也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和前提條件,是礦業發展的未來趨勢,將為企業提供新的發展機遇。
  李彤認為,礦業的發展,一方麵要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適應,在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損害,加速采礦生產設備更新升級,降低能源消耗與汙染物排放,提高資源節約與循環綜合利用程度,強化清潔生產和安全經營;另一方麵,未來能源結構的趨勢必然是向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方向調整。“礦業企業應加大對環保產業的投入,積極參與節能減排技術創新應用,做清潔能源的提供者。”
  ▲觀點三:發揮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優勢,助力礦業企業提高綜合實力
  礦業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可以做什麽?
  李彤表示,相關企業可以相對高速、高效地處置低盈利、高資本、高能耗的資產,增強高盈利、低資本消耗的業務;可以加速資本運作,釋放更多的資本,吸引長期投資資金,支持新一輪技術創新和效率提升,改善中長期資本回報和盈利前景;可以根據利率環境和盈利前景預測未來變化,調整融資結構,實現資本結構的最優化。依靠資本市場在匯率、利率、主權信用、商品價格等領域的風險管理優勢,礦業企業還能更好地對衝在投資、生產、交易等經營活動中的風險。
  據李彤介紹,中銀國際作為我國最早設立的投資銀行,目前也是我國在海外綜合實力領先的中資投行,近年來為中國和國際的礦業企業在上市、發債融資、資產重組、並購等方麵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服務。而且,中銀國際在2018年推出了第一個由中資金融機構發布的大宗商品指數,填補了我國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的空白,進一步加快了我國大宗商品市場的國際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