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黃金市場發展趨勢與國際局勢及供需情況息息相關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品牌活動  |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  正文
國際黃金市場發展趨勢與國際局勢及供需情況息息相關
發表時間 :2019-11-06    來源:中國礦業報
  從今年6月開始,國際黃金價格快速上漲,從長期徘徊的1250美元/盎司暴漲到1500美元/盎司,並從7月起,在經曆了中美貿易摩擦、沙特油庫爆炸、英國脫歐等一係列的貿易爭端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影響,仍在1500美元/盎司左右徘徊。但有觀點認為,金價開始進入新的上升期。
  那麽金價是否還會重回從2000年起至2012年長達12年的上漲周期?金價的下一個高點又會到什麽價位?國內黃金企業走出去拓展新市場更關注什麽?在國內生態文明建設要求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如何實現黃金企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在2019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赤峰吉隆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呂曉兆在接受《中國礦業報》記者采訪時就上述問題做了詳細闡述。
  國際黃金市場發展趨勢與國際局勢及供需情況息息相關
  金價上漲對黃金企業和礦業企業的發展均有正向刺激作用。預測黃金礦業企業的發展前景,研究一段時期內黃金價格的變化規律是不可忽視的參照因素。
  “從1969年至2019年的50年期間,大趨勢上,金價經曆了兩次上漲期,兩次下跌期,以及兩次振蕩期。且進入2012年以後的周期均非常短促,大概就是2-3年,這應該和我們如今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有關。”呂曉兆從國際金價變化的角度分析,2019年有可能進入第三次上漲期,也或許是振蕩期。他表示,全球各大券商、投行對金價的預測基準線大約是1350美元/盎司,低於現價,但金價未來持續上漲充滿不確定性,也存在金價下行風險。
  黃金的價格另外的決定性因素在於市場供需的變化。匯豐銀行分析過去幾年黃金的供需情況顯示,2014年至2018年,黃金一直供大於求;預計2019年和2020年仍然是供大於求。渣打銀行2019年9月12日發布的黃金市場分析報告中,關於供需的結論與匯豐銀行的報告基本相同——供應始終略高於需求,金價上漲沒有支撐。
  黃金價格變化在短期內並不能直接從黃金的礦山生產供應端反應。對此,呂曉兆表示,從礦業的特點來看,黃金的供應大部分來自礦山,其供應的確定性相對較高,而黃金的工業需求不高,且較穩定,所以黃金的需求彈性主要取決於多變的市場和投資心理。
  國內外黃金企業並購頻繁
  近年來全球企業並購包括中國企業的海外並購持續火熱。根據貝恩谘詢發布的《2018年全球並購市場年度報告》,2018年全球兼並收購的總金額達到3.4萬億美元,比2017年增長11.5%。但受到全球政治不確定性攀升、相關監管趨嚴等因素阻礙,海外並購在2018年下半年有所降溫。而這種影響於礦業領域並購尤甚。偉凱律師事務所合夥人、中國企業與並購業務負責人張釗稱,能源、采礦依然排名第一,達到375億美元,約占全部海外並購的40%。科技排名第二。
  但商務部公布的近年來中國采礦業對外直接投資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17年,國內采礦業海外並購金額、並購數量和全行業占比的數據均大幅下降。海外投資降溫已經持續多年,而近期的金價上漲被寄望於將礦業海外投資重新暖起來。
  從國際黃金市場近年的並購情況看,規模最大的並購為紐蒙特黃金公司和加拿大黃金公司的合並案,總交易價值達到127億美元。並購後,紐蒙特一舉成為世界最大黃金公司。前世界最大黃金公司巴裏克和蘭德黃金公司的合並案成為第二大合並案,交易價值達到54億美元。呂曉兆分析稱,為了爭取規模上的優勢,巴裏克極有可能還會有後續的並購案。國內很多公司都參與過競標的印尼馬塔比項目,最終交易價值達到11.5億美元。被巴裏克黃金收購下市的阿卡西亞公司,交易價值達到3.62億美元。巴裏克曾經要價30億美元,擬出售給中國黃金。
  近年來國內黃金公司最大海外並購當屬紫金礦業並購拿扶桑資源,交易值12.4億美元。其次是山東黃金9.6億美元並購巴裏克的貝拉德羅項目。2017年10月,赤峰黃金開始對老撾塞班金銅礦正式進行盡職調查,並於2018年11月以2.75億美元現金完成交割。近兩年,中國黃金公司海外並購金額不大,相對保守和穩健。
  分析未來並購趨勢,呂曉兆傾向於更樂觀的前景,“也許近期我們能夠看到有公司刷新這個並購記錄。”但在他看來,“一個好的資產在完成並購以後,隻成功了30%,還有70%在運營管理、社區關係、宗教文化、地方政治等方麵需要注意。”
  呂曉兆表示,能決定並購成功更重要的部分在於後續的資源開采和運營管理,而影響一係列環節執行的因素包括項目所在國的民族主義風險、成本控製風險、社會責任風險、勞工短缺風險、項目執行風險、價格波動風險、基礎設施風險、欺詐行賄與貪腐風險等多重不確定因素。在並購前需要充分考慮,在並購後更是要認真管理和應對。所以,對於一個以開發資源為目的的公司來說,“礦業企業需要首先提高自身的發展質量,才能擁有足夠的底氣與信心‘走出去’。”
  對此,有分析稱,盡管中國和目標國家的政府政策發生了變化,但中國似乎仍然對海外並購抱有強烈的興趣,而且在2019年及以後的交易機會仍然可能很多。
  針對當前國際黃金市場的並購風險和機遇,呂曉兆表示,鑒於當前國際形勢以及供需預測情況,未來金價走勢仍不明朗。較高的金價假設和估值為行業和並購帶來了係統性的風險。而在產黃金公司股票的估值達到1.5倍每股淨資產,溢價收購上市公司,相對收購項目有更高的風險,但如果暫停並購可能失去金價繼續上行的機會,目前是一個兩難的局麵。黃金勘探公司的估值目前仍有機會,根據RBC的研究報告,目前資源價格平均約為56美元/盎司,2018年為42美元/盎司,2017年為59美元/盎司。所以,綜合多重因素,目前更值得關注的並購收購目標在於欠發達或中等風險國家的在產項目,並應考慮盡可能從資產層麵收購。
  企業海外拓展戰略想要的不隻是資產
  早在2015年,赤峰黃金就將目光投向海外,尋找優質礦山或項目並購機會,並尋找時機使海外資產適時進入國際資本市場,通過綜合提升實力,打造中西合璧的新型國際化管理模式,逐步成長為全球領先的大型黃金礦業公司。
  對並購項目目標區域,赤峰黃金更多地關注中國周邊、一帶一路周邊以及投資政策相對穩定的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南美部分國家和風險可控的非洲國家。
  塞邦礦位於老撾的中南部,曾經是東南亞最大的礦山之一,鼎盛時期占老撾GDP7%,為老撾貢獻過14億美元的直接收益。從2005年至2013年期間,塞邦礦曾金銅並產。最初是力拓發現,後來被歐西安娜收購,該公司後更名為OZ礦業,之後OZ礦業公司被五礦收購,至去年再次被赤峰黃金收購。
  塞邦礦在被赤峰黃金收購以後,各界對塞邦礦的現狀和未來還是有比較高的關注度。目前,塞邦礦年產約7萬噸陰極銅,處理能力300萬噸/年,且從人員構成、環保標準及社區關係等方麵也已躋身國際化大型礦山行列。
  收購老撾的塞班銅金礦是赤峰黃金邁出國際化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下一步,將延續塞班銅金礦的銅礦生產周期,同時積極恢複金礦生產。目前,正在開展金礦選冶方麵的研究,推進選廠改造,計劃明年年底恢複金礦生產。”在呂曉兆看來,塞邦礦對於赤峰黃金的意義不隻是一座礦山,“通過塞班銅金礦,赤峰黃金培養並鍛煉出一支國際化管理運營團隊,另一方麵積累了成熟的國際化礦業開發經驗,反哺赤峰黃金的未來發展。”呂曉兆說。
  向內發展需要補齊短板多元並進
  2012年上市之初,赤峰黃金的主營業務為黃金采選與銷售,屬於礦業產業鏈的上遊。隨著企業的發展,赤峰黃金收購了從事有色金屬資源綜合回收利用業務的湖南郴州雄風科技及主業為廢舊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的安徽廣源科技,向礦業產業鏈下遊延伸,以求有效分散經營風險。
  近期,赤峰黃金擬收購瀚豐礦業,以期獲得成熟的與銅鉛鋅鉬礦采選業務相關的完整產業鏈,擴大銅鉛鋅鉬業務規模,改善礦產采選過度集中黃金的狀況,分散單一資源品種價格波動風險,緩解上市公司後續資源的接續壓力。“這將推進赤峰黃金從‘以金為主’轉為‘以銅金為主、兼顧多金屬’的發展戰略,也意味著赤峰黃金開啟了多元化發展路線。”
  近兩年,生態文明建設對礦業企業提出更多更高的安全環保要求,短期內對許多不達標企業造成生產影響,產量不同程度下降。
  對此,呂曉兆認為,安全環保標準的提高有利於促進我國礦業企業,尤其是黃金生產企業不斷完善自身的基礎設施,提升安全環保投入,加強科技創新,推進企業的轉型升級,從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並助推企業“走出去”。“雖然從表麵來看,近年來我國黃金產量持續下滑,礦業形勢仍舊嚴峻,但是行業集中度卻在顯著提升,未來中國礦業的形勢必然會更好。”呂曉兆表示,隨著我國礦業企業的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企業在應對“走出去”的抗風險能力也在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