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煤供需形勢分析 進口煤價不會大幅上漲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行業風向  |   市場行情  |  正文
動力煤供需形勢分析 進口煤價不會大幅上漲
發表時間 :2013-04-08    來源:中國能源報
    3月21-22日,2013年動力煤供需形勢分析會在京舉行,與會的相關煤電企業及投資機構單位通過研討交流,從國際國內各個方麵對今年動力煤供需情況進行分析,共同探討影響今年煤炭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   進口煤價不會大幅上漲   2012年,我國進口煤炭2.89億噸,繼2010年的1.66億噸以及2011年的1.824億噸,再創新高。今年1-2月,我國已進口煤炭5388萬噸,進口量依然比較大。秦皇島海運煤炭市場董事長範廣誌表示:“2013年,我國進口煤炭應該在3.5-3.8億噸,月均應該在3000萬噸以上。”   從國際煤炭市場供需形勢看,需求較大,供給寬鬆,從全球經濟結構看,不會有更大的根本性改變。進口煤價不會大幅上漲,為進口煤提供了重要的量價支撐。   據相關數據統計,2012年10月以後,PMI(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是監測經濟運行的及時、可靠的先行指標,得到政府、商界與廣大經濟學家、預測專家的普遍認同--編者注)都在50%以上,顯示我國經濟狀況向好,進口煤炭有經濟保障。   大唐電力燃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誌剛同時指出,雖然進口煤價格始終低於國內煤炭價格,但每噸價差僅為30-40元,因此,進口煤價格的上升空間有限。   此外,範廣誌指出,盡管國際海運運力寬鬆,運費低廉,進口煤量的多少還受其他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包括各國量化寬鬆政策達到什麽程度,自然災害和極端天氣對海上運輸的影響,以及戰爭等不確定因素。   煤電雙方都有進口意願   2012年,大秦線未能完成4.5億噸煤運目標。大秦線全年實際完成4.2588億噸,同比少完成1428萬噸,較4.5億噸日曆進度累計虧2411萬噸。據太原鐵路局的消息,原鐵道部初步確定2013年大秦線運量目標為4.5億噸。對於這個目標是否能完成,範廣誌表示,不僅要受市場需求等因素的影響,也要看鐵路總公司成立後其運能效用是否能提高。   2013年,我國鐵路能力並沒有發生大的改變。鐵路運力緊張的情況仍然不會得到緩解,國內煤炭供給偏緊,靠國內的鐵路運力,無法解決國內煤炭需求問題,使進口成為必然。   業內人士指出,如果沒有進口煤炭,國內煤炭價格可能會失控,所以進口煤炭成為一種必然。但總的來說,煤炭形勢應該是以國內為主,進口為輔,量價關係也相互影響。   此外,各需求方都有進口煤炭的意願。電力企業通過進口煤炭獲得更大價格優勢,在解決生產經營困難的同時,還可以平抑煤炭價格。據了解,六大發電公司進口煤炭的意願很強烈,國電去年進口1100多萬噸煤炭,今年預計進口3000萬噸。對於煤炭經營企業,通過國內外煤炭差價盈利,這是經營上的需要。此外,國內鐵路運力緊張,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國內大型煤炭企業的發展,大型煤企通過進口煤炭,提高自身發展能力。據悉,神華去年進口煤炭2400多萬噸。   此外,範廣誌指出,國內經濟發展要求調整結構發展方式,對能源進行有序開發和利用,十二五規劃也對煤炭產能和產量有所控製。因此,從有利的政策方麵講,今年煤炭進口也不會減少。   量價不確定加大指數關注   煤炭進口量的增加,同時對國內煤炭價格的平抑和保護提出了新的要求。煤炭行業資深分析師李學剛表示,2013年環渤海地區煤炭資源將進一步集中,支撐煤價。   據李學剛介紹,2012年主要煤炭生產企業在秦皇島港的周轉量並未減少,沒有生產支撐的發運企業大幅減少。“2013年這種狀況將繼續發展,環渤海地區動力煤資源將會進一步向神華、中煤等大型煤炭企業集中,從而對煤炭價格形成支撐。”他說。   目前,電煤供應總體平衡結構依然偏緊。業內人士指出,首次電煤並軌使得煤炭供應在量價方麵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並不利好煤炭市場回暖。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電力行業專家薛靜表示,合同煤隻占四分之一,價格並軌後對火電廠影響並不大。   並軌以後,如何建立可靠的價格機製,需要探討。由於煤電雙方在市場的看法和判斷上不大一致,都想占據主導地位,這在談判中是比較難實現的。因此,今年的長協合同基本沒有談價格,主要是談量。在價格方麵,雙方起初找不到共同點,逐漸地,煤電雙方開始以環渤海指數為談判依據,這也使得指數關注度提高。目前來看,今年煤電談判主要向“神華模式”和“中煤模式”靠攏,即價格參考環渤海煤炭價格指數。   之前,由於價格雙軌製和800元限價的存在,環渤海價格指數對市場的反映及指導作用並不明顯。據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研究部經理劉誌鵬介紹,由於發熱量決定價格的設計原則和擁護衡量的準則不統一,指數價格與實際價格會有所偏離。   業內人士認為,環渤海煤炭價格指數不僅為煤炭市場經濟的規範化管理和發展作出了貢獻,而且有利規範市場行為,並有助於決策層在煤炭價格上的決策。同時,可通過指數判斷煤炭行業的走向和趨勢,為買賣雙方的判斷提供依據。範廣誌還強調,這個指數也有利於煤電企業、行業的領導人廉潔自律。有了透明公開的價格為依據,可減少決策層失誤。   對環渤海價格指數的關注度增加,同時也呼喚其進一步的修改完善。據了解,業內人士建議,由於一些企業的調整,對樣本要每年做一次調整。對數據的真實性和傳遞的時效性也應該有明確規定,並設立數據的采集跟蹤機製,使數據的真實性要可追溯。同時,還要解決數據模型的科學性問題等。   (文章來源:中國能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