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破位下行 不宜過分看空
發表時間 :2013-04-15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3月以來銅價震蕩下行,跌破近兩年以來形成的趨勢線支撐,7800美元/噸失守增加了市場悲觀氣氛,全球庫存快速上漲。塞浦路斯事件和國內房地產調控等因素疊加,負麵因素主導市場,銅價並未出現明顯止跌跡象。
宏觀麵上,中國各地區紛紛出台“國五條”細則,總體調控並未超出此前預期,房地產市場利空逐漸出盡。歐元區情況較為負麵,先是塞浦路斯銀行業危機,隨後意大利政局不穩,都對歐元形成打壓。美元指數3月中持續攀升,歐元區整體經濟形勢仍不容樂觀;美國數據整體表現較好,美聯儲再次強調寬鬆貨幣政策將延續,就業市場數據相對穩定,房地產市場仍保持較好複蘇態勢。
3月滬銅主力合約震蕩回落重心下移,截至3月29日,滬銅月跌幅5.07%,最低下探至54450元/噸,最高價57320元/噸,月線連續兩月收跌,銅價未擺脫區間震蕩的走勢。3月國內需求啟動不明顯,加之高位的庫存,房地產市場調控重啟,市場信心受到影響;美國方麵數據持續走好,對美國退出量化寬鬆的預期加大,利空消息短時間釋放,滬銅維持震蕩下行走勢。
截至3月29日,上海、倫敦兩地交易所庫存持續上漲,LME庫存至去年6月以來持續下滑,從去年10月開始庫存持續走高,12月開始庫存加速流入,目前庫存為569775噸,月度上漲123075噸;上海銅庫存3月29日247591噸,3月庫存上升39882噸。
LME現貨在3月貼水有所擴大,由月初貼水25美元下降至貼水35美元附近,顯示市場需求依舊較差,注銷倉單與庫存比值升至15%附近,較2月有所提升,來自庫存的壓力抑製價格上行。
銅進口同比回落
海關數據顯示,2月未鍛造銅及銅材進口量為29.8萬噸,環比下降15.1%,同比減少38.5%。1~2月累計進口64.9萬噸,同比下降27.8%。2月銅進口數據連續19個月以來首次回落至30萬噸關口下方。
精煉銅進口同樣呈現下降趨勢,2月進口精煉銅214949噸,創下2011年7月以來最低水平。一方麵2月多數企業開始執行2013年進口銅長單,長單簽訂量的減少令2月銅到港量下降。此外2月受春節影響,工作日顯著減少,加劇了2月銅進口的降幅。值得關注的是,2月雖然到港量減少,但是滬倫比值也在節後銅價大幅調整中得到一定修複,進口虧損自月初虧損2500元/噸上下縮窄至月末的1500元/噸一線。並在進入3月繼續好轉,部分時間點進口虧損已在1000元/噸以內,吸引實際銅消費企業入市。但由於保稅區在2012年積累的庫存較大,節後保稅區庫存未現明顯下降,即使後期在銅實際消費緩慢好轉的情況下,消化保稅區庫存仍需時日,而海外市場在中國減少進口的情況下,供應壓力將延續,這將繼續成為限製銅價運行空間的因素之一。
海關數據顯示,2月份廢銅進口量為30萬噸,符合預期。進口量環比回落21.1%,同比回落25.5%。受春節休假因素影響,2月份廢銅進口量出現大幅回落。隨著近期滬倫比值好轉、期銅價格在相對低位逐漸企穩、廢銅進口商開始大量訂貨,預計3月份廢銅進口量有可能上升至45萬噸左右水平。
精煉銅總產量增加
3月12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月精煉銅產量環比減少1.8%,因新年假期消費量降低導致冶煉廠運作放緩,銅產量延續1月自紀錄高位下滑趨勢。
因產能較高及銅精礦進口量創紀錄,1~2月精煉銅總產量增加11.9%至97.5萬噸。2月精煉銅產量為48.3萬噸,為2012年中期以來的最低水平,持平於2012年7月產量。
截至3月28日,上海交易所庫存漲至247591噸,本月庫存上升39882噸,庫存維持高位,連續7個月上漲,顯示目前整體市場消費並未出現轉好的跡象,特別是國內產量維持高位,保稅區庫存高企,令交易所庫存出現持續上漲;倫銅庫存去年從10月開始庫存出現連續上漲,今年開始庫存流入速度加快,3月由月初的45萬噸升至56萬噸,近4個月流入31萬噸庫存。LME銅現貨貼水擴大整月維持在30美元之上,顯示目前現貨整體較為疲弱,消費並未出現實質性的改觀,注銷倉單與庫存比較前期有所回升至16%,後期來自庫存對價格壓力逐漸加大。
近期銅市場下跌主要原因來自中國銅需求不振及歐債危機重燃的憂慮,美元指數持續走高,打壓大宗商品;其次,過高的庫存結構,令銅價承壓,4個月內倫敦庫存上漲31萬噸,漲幅129%,滬銅庫存上漲至24萬噸,漲幅24.3%,保稅區庫存維持在90萬噸之上,疲弱的消費未見明顯起色。展望4月,隨著國內經濟的溫和複蘇,3月下遊開工率提升,銅價有望獲得支撐,後期下跌空間有限,支撐位7300~7500美元/噸,短期有望形成較強的底部支撐,後期價格重心有望上移至7800美元/噸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