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我國煤市運行概況分析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行業風向  |   市場行情  |  正文
2013年上半年我國煤市運行概況分析
發表時間 :2013-07-09    來源:中國煤網
     受經濟增速回升乏力大環境影響,在國內需求低迷和進口煤衝擊的雙重壓力之下,我國煤炭市場在中煤能源、中國神華等煤炭巨頭的降價中結束了上半年。在這半年中,煤價整體一路下跌,直至重回五年前的“5”時代。煤企在困境中想方設法求生存,下遊用煤企業暫時得到利好。認真總結過去,才能更好地展望未來。本期,我們與讀者一起“回味”上半年我國煤炭市場的運行情況,以期更準確地把握煤炭市場運行規律。   經濟增速回升乏力  煤炭需求整體疲軟   今年上半年,在外部經濟環境欠佳、國內未出台強有力刺激政策的情況下,經濟增速回升乏力。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7.7%,較去年同期回落0.4個百分點,較去年四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經濟回升乏力在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和進出口等方麵均有所體現。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4%,較去年同期回落1.3個百分點;1—5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0.4%,較去年同期回升0.3個百分點,但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僅同比增長15.7%,創2002年以來同期新低,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8.2個百分點;1—5月份,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0.9%,但5月份僅同比增長0.4%,遠遠低於去年同期。   由於經濟回升乏力,電力需求增長繼續放緩。今年1—5月份,全社會用電量累計同比增長4.9%,較去年同期回落0.9個百分點。在需求放緩的背景下,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發電總量累計同比增長4.0%,較去年同期回落0.7個百分點。其中,由於水電出力情況較好,水電發電量累計同比增長14.6%,風電、核電、光伏等其他電源發電量累計同比增長14.7%,火電發電量僅同比增長2.1%,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2個百分點。如果考慮到發電企業燃煤效率的提升,發電耗煤量增幅將非常有限。發電用煤占煤炭消費總量的比重接近50%,發電用煤增長將從根本上影響著煤炭消費總量的增長。   除火電之外,今年1—5月份,其他主要耗煤產品生鐵、水泥、合成氨產量分別同比增長6.1%、8.9%和6.5%。其中,生鐵和水泥產量增幅分別較去年同期提升3.5和1.6個百分點,合成氨增幅小幅下降0.4個百分點。雖然與火電發電量相比,這三種高耗煤產品產量增幅符合預期,但是實際用煤需求增長並不是很快。   事實上,用電量和發電量作為宏觀經濟的重要先行指標,這兩個指標回落,本身也就意味著整體經濟增長乏力,煤炭甚至整個能源需求整體較為疲軟。   國際市場供求寬鬆   煤炭進口保持高位   今年以來,國際煤炭市場供求形勢繼續維持寬鬆態勢,再加上美元震蕩回升,大宗商品價格整體震蕩走低,國際煤價也均出現了較大幅度回調。數據顯示,上半年,NEWC index、RB index、ARA index國際市場三地動力煤價格指數分別累計下跌9.7%、14.1%和15.8%;我國進口澳大利亞煉焦煤到岸價格降幅也均在10%以上。   一方麵,國際市場供求寬鬆,煤價回調;另一方麵,國內部分地區對外煤的依存度不斷提高,再加上煤炭進口沒有任何門檻,因此,即便國內市場表現不佳,上半年我國煤炭進口還是保持了快速增長勢頭。數據顯示,1—5月份,我國累計進口各種煤炭(包括褐煤)13617萬噸,同比增長20.7%。   分煤種看,1—5月份,除了無煙煤進口量同比下降8.1%之外,其他煤種進口量均保持大幅增長勢頭。其中,煉焦煤同比增長44.4%,煙煤、其他煤和褐煤等動力用煤進口量合計同比增長21.3%。1—5月份,褐煤進口量累計達到2578萬噸,同比增長17.5%。在國內需求疲軟的情況下,無論是煉焦煤還是動力煤,進口的大幅增長均給國內煤價帶來較大壓力。   分國別看,印尼仍是我國第一大進口煤來源國,1—5月份,來自印尼的煤炭進口量累計超過5500萬噸,同比增長15.9%。澳大利亞是我國第二大煤炭進口來源國,進口總量超過3300萬噸,同比增長49.1%。另外,俄羅斯、越南、朝鮮、蒙古、加拿大、南非和美國也是我國重要的煤炭進口來源國。1—5月份,來自以上國家和地區的煤炭(不包含褐煤)進口量分別同比增長40.8%、-7.8%、15.4%、-11.4%、66.4%、-18.4%和30.2%。   庫存高企  國內產量被迫壓縮   由於需求疲軟,進口量大幅增長,國內煤礦、港口、電廠等各環節煤炭庫存長期高企。煤礦方麵:數據顯示,4月末,全國國有重點煤礦庫存4665萬噸,再創曆史新高,環比3月末增加247萬噸,較2012年7月份煤市快速暴跌後的庫存高點增加110萬噸。港口方麵:截至6月21日,秦皇島港、國投曹妃甸港、國投京唐港和廣州港煤炭庫存分別高達713萬噸、498萬噸、195萬噸和267萬噸,與去年年末相比,除國投京唐港小幅回落2萬噸之外,秦皇島港、曹妃甸港和廣州港分別增加77萬噸、80萬噸和21萬噸,三港煤炭庫存均處於曆史相對較高水平。電廠方麵:5月末,重點電廠煤炭庫存仍然高達7253萬噸,平均可用22天,雖然庫存量較去年年末降幅超過了10%,但這一庫存水平仍屬於曆史同期第二高點。   各環節庫存高企,企業銷售難度加大,回款壓力增加,同時煤價始終又麵臨回調壓力,在這種情況下,部分成本較高、煤種或區域位置不占優勢、市場售價較低的企業開始停產、限產,國內原煤產量整體出現了小幅下降。國家發改委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份,全國原煤產量同比下降2.8%,其中5月份下降6.3%。   從煤炭主產省區來看,1—5月份,內蒙古累計完成原煤產量38618萬噸,同比減少4266萬噸,下降9.95%;1—5月份,陝西累計完成原煤產量17740萬噸,同比增加559萬噸,增長3.3%;1—4月份,山西累計完成原煤產量29743萬噸,同比略有增加,增長0.2%。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省區原煤產量下降均主要集中在地方鄉鎮煤礦。   在地方鄉鎮煤礦產量下降的同時,以上三省區國有重點煤礦或重點整合煤礦原煤產量均有較大幅度增長。此類煤礦產量增長,與其產品銷路較為穩定應該有一定關係,但與其經營目標更看重數量可能也不無關係。未來市場能否盡快重新達到平衡,國有重點煤礦的行為至關重要,未來煤炭市場的競爭將更多體現在國有重點煤礦之間。   供需矛盾難解  煤市下行壓力始終存在   正是因為煤炭需求整體疲軟、各環節庫存長期高企、供需矛盾難以緩解,煤市下行壓力始終存在,今年上半年煤炭價格整體繼續走低。   其中,由於發電用煤需求疲軟,進口煤快速增長,年初以來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平均價格始終呈下滑勢頭,目前仍未顯現止跌企穩跡象。   由於進口煉焦煤快速增長,而國內需求增長放緩,加之鋼材、焦炭價格不斷下滑,用戶采購日益謹慎,煉焦煤價格不斷被壓低。另外,焦煤期貨上市之後,正好趕上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市場信心受挫,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焦煤價格下滑。期貨方麵,6月21日,大商所焦煤連續合約收盤價為1006元/噸,與3月22日,第一天上市交易時相比,大幅下挫261元,降幅為20.6%。現貨方麵,6月21日,山西柳林4號焦煤和蒲縣肥煤坑口含稅價分別為590元/噸和600元/噸,與去年年末相比,分別下降250元和130元,降幅分別為29.8%和17.8%。   雖然今年以來合成氨、尿素產量保持較快增長勢頭,但受3月份以來尿素價格持續走低影響,部分以無煙塊煤為原料的企業開工情況受到一定製約,無煙塊煤價格普遍回落。數據顯示,6月21日,晉城無煙中塊車版含稅價為1165元/噸,較去年年末回落75元,下降6.1%;河南永城無煙中塊車板含稅價為1250元/噸,較去年年末回落130元,下降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