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需求巨大 礦產品或引導市場新格局
發表時間 :2014-04-08 來源:
近期,以滬銅等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下跌引發市場關注,銅價已跌回2009年低位附近的水平。其實早在2013年年中,業內出現了礦產品和大宗商品市場風向轉變的聲音,半年後的市場雖並未如各大機構預計的那樣發生重大轉變,但2014年開始國內大宗商品市場陸續上線的產品給市場帶來了回暖之勢。
有數據顯示,近十年來出口和投資的快速擴張,刺激了金屬和礦業類大宗商品的巨大需求。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鋼鐵消費和生產國,其他礦業品需求占全球市場的份額也快速上升。“盡管市場需求巨大,但從目前國內大宗商品市場來看,無論是產品種類還是交易方式,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礦產品還是很少的。中國入世後,經濟高速增長等中國因素成為左右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走勢的最重要力量,近期大宗商品的走勢就體現了中國因素。”西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總經理袁林告訴記者,全球大宗商品市場80%以上的增量需求來自中國,能源價格和工業金屬價格也是從入世後飆升。袁林說,正是看到了市場的強勁需求,西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經過數月研發,於3月29日上線了礦精粉產品,這也是國內大宗商品市場上首次出現此類產品。
據袁林介紹近兩年由於貴金屬基本金屬大幅及原油價格應聲下跌,現貨產品的價格回落傳導到各礦產品生產各環節,出現了利潤大幅下降的現象。很多沒有采取風控或不會風控措施或沒有風控渠道的企業和貿易商出現了大幅虧損的例子比比皆是。“因為沒有現貨產品可以在類似上海金交所、上海期交所便捷的通道完成風險對衝措施,在價格下跌過程中,各類礦產品貿易商和加工商流通商由於缺乏對衝渠道和風險對衝經驗導致出現大幅的虧損。事實上,即使是在礦產品牛市上漲的階段,由於礦產品貿易的分散性,交易環節缺乏流暢性、風險規避領域幾乎為零等特點,行業利潤率大幅低於成品和國外同行業的利率。”西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戰略顧問趙相賓說,改變當前礦產品交易和風險對衝的渠道和平台,已經成為行業利潤提升的必然,也是整個礦業地區的黃金及其附屬礦行業各環節利潤能否大幅提升及風險能否有對衝的渠道和方式的關鍵,此次上市的金、銀、銅礦產品正是基於上述背景研發而出。
大宗商品市場上首次出現的礦精粉產品將現貨交割選在了河南靈寶,給當地礦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靈寶有著30多年的黃金生產史,礦產品在西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進行交易和交割及物流上市,不僅可以促進靈寶在全國各地的礦產品交易行業中形成靈寶報價、靈寶交易、靈寶交割的龍頭地位,集合各類資金實力為靈寶打造礦產品高附加值服務,同時也可促進除礦產品實物交易之外的金融化服務。”靈寶當地大型礦企金源晨光相關負責人認為,新型礦產品的上市,也將帶動礦產融資、質押、租賃業務的相繼開展,吸引全國乃至世界的客商對靈寶有色金屬產業產生濃厚興趣和投資欲望。
2015年後,隨著國內經濟的平穩發展及居民收入的增加,國內消費也會隨之開始較快的回升。與此同時,世界經濟也將從全球金融危機逐步恢複,較2010至2015年這段時間有著更為均衡的發展。參加當天發布會的業內專家認為,在2015年前,由於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仍然依賴投資,其對礦產品的需求仍將十分強勁,“我們有理由相信,礦產品這個板塊正在發生變化,或許將引導市場出現新的格局變化。”
上一篇:機構預測今年有色前景 鎳價看漲
下一篇:商務部:上周有色金屬價格上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