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進口煤量價齊跌主要原因分析
發表時間 :2014-08-01 來源:煤炭交易網
去年12月經廣東口岸進口煤量創曆史新高後,今年進口量震蕩回落。其中今年5月進口量減少至2011年5月以來最低後,6月有所回升,但仍處於500萬噸以下低位,進口496萬噸,同比增加3.8%,環比增加31.9%。進口均價再次跌破每噸400元區間,為每噸390.2元,同比快速下跌18.3%,自2012年5月以來已連續26個月同比下跌,環比下跌7.9%。我們分析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影響因素:
一、國內煤價屢創新低,進口煤價格優勢被削弱。由於需求持續疲軟,6月大型煤企紛紛降價應對。7月初,國內煤企再度加大優惠措施,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再刷新低。國內煤價大幅下調,進口煤價優勢削弱,煤炭貿易商紛紛采取觀望態度,是進口煤趨緩的原因之一,進口價格也隨之被打壓。
二、水力發電充沛及下遊需求疲軟,進口需求受抑製。6月25日,南方電網全麵建成投運了溪洛渡送電廣東±500千伏同塔雙回直流輸電工程,形成了“八條交流、八條直流”共16條西電東送大通道,送電規模達到3400萬千瓦;加上今年5月以來,南方降水形勢明顯好於去年,水力發電充足製約了對火力發電用煤的需求。此外,終端房地產表現依舊低迷,鋼材銷售表現疲軟,盡管夏季高溫的民用電有反彈的預期,但依然難以彌補鋼鐵冶煉等工業用電的減量。為此,廣東煤炭庫存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
三、國際煤價下跌。6月份為國際煤炭市場煤炭消費傳統淡季,各大煤港價格逼近每噸70美元的水平。6月底,歐洲RA港動力煤現貨價格為73.31美元/噸,下降1.89%;南非理查德RB港動力煤價格為73.88美元/噸,下降3.6%;澳大利亞BJ煤炭現貨價格和紐卡斯爾NEWC動力煤現貨分別為70.9美元/噸和70.96美元/噸,分別較上月下降4.5%和3.97%。
四、政策層麵不斷收緊對煤炭管理,進口煤難逃影響。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和環保部3部委聯合發布《能源行業加強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確到2017年煤炭消費比重降至65%以下。另外,去年5月份開始征求意見的《煤炭質量管理暫行辦法》目前正在進行第3輪意見征求。此外,今年7月,被稱為“史上最嚴”的中國《火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已開始執行,其中對火電廠三大最重要排放指標: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煙塵的排放規定,都達到甚至超過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要求。目前《燃煤發電機組環保電價及環保設施運行監管辦法》,規定對達標排放的電企給予獎勵,而對於排放超標的處5倍以下罰款,下遊燃煤企業開始嚴格把控采購煤的煤質。廣東省進口煤已占全省煤炭消費量的40%。上述政策實施後,將從總量控製、行業規範、煤炭質量等各個層麵對經廣東口岸進口煤產生較大影響。
五、銀行壓縮貸款,煤企“融資難”加劇。近年來,由於煤炭行業盈利前景不被看好,且企業負債率已處於較高水平,去年開始,銀行已不再受理煤企的新增融資項目。由於一些貿易商信托出現違約風險,為控製不良貸款上升,今年第一季度開始,國內各銀行開始縮減貸款,目前隻對大型的並且信譽度較高的煤企和有抵押品的貿易商維持往年的貸款額度,對於中小企業和銷售業績欠佳的大型企業則壓縮貸款額度,新增貸款銀行均要求上浮利率。融資困難、現金流緊張令曾經風光一時“不差錢”的煤企捉襟見肘,據悉在自有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部分煤炭進口商信用證開具都很困難。
上一篇:七月份煤炭市場形勢分析與預測
下一篇:下半年沿海煤市場或將翻版去年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