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近日召開“推動高質量發展 深化全方位轉型”係列主題山西省自然資源廳專(zhuan) 場新聞發布會(hui) ,山西省自然資源廳有關(guan) 負責人在會(hui) 上介紹了山西省近5年來自然資源重點工作進展情況。
從(cong) 新聞發布情況看,山西省在礦業(ye) 轉型賦能、新一輪找礦突破、深化礦業(ye) 權市場化配置、生態保護修複等方麵實現高質量發展,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山西省自然資源廳表示,近年來,山西省聚焦重要能源和礦產(chan) 資源保障,積極深化礦業(ye) 權市場化改革,穩妥有序推進煤炭資源接續配置。深化煤層氣管理體(ti) 製改革,山西省近3年新增煤層氣探明儲(chu) 量3478.79億(yi) 立方米,在全國首次掛牌出讓3個(ge) 煤炭廢棄礦井煤層氣抽采試驗區塊,批準煤炭礦業(ye) 權增列煤層氣礦業(ye) 權16宗。
山西省不斷加強基礎地質調查、加大勘查精查力度,結合山西省資源稟賦和發展需求,部署能源資源潛力評價(jia) 與(yu) 戰略選區、重要成礦區帶戰略性礦產(chan) 地質調查評價(jia) 、重點勘查區戰略性礦產(chan) 找礦預測與(yu) 勘查示範,提高地質找礦能力和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加大鐵、鋁、銅、金等戰略性礦產(chan) 及地熱等清潔能源勘查(調查)力度,部署實施重要礦產(chan) 資源、整裝勘查區、老礦山深部和外圍的地質找礦,力爭(zheng) 提交一批可供商業(ye) 勘查的找礦靶區;充分調動各類市場主體(ti) 找礦積極性,加強共伴生、低品位資源再評價(jia) 工作,在新礦種、新類型和新的富礦層位上下功夫,全麵提升山西省能源資源保障水平;以戰略性礦產(chan) 的成礦規律、找礦預測、礦體(ti) 定位、潛力評價(jia) 、綠色勘查等理論、技術、方法為(wei) 切入點,充分發揮山西省自然資源重點實驗室科技引領作用,加強自然資源科技創新體(ti) 係建設,助力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鼓勵地勘單位和礦山企業(ye) 依托曆史地質數據,提出勘探區域建議,利用基礎地質調查和礦產(chan) 資源潛力評價(jia) 成果,開展科學論證,合理規劃並優(you) 先出讓國家緊缺戰略性礦產(chan) 探礦權,提高資源勘查開發的整體(ti) 效率和水平。
在生態保護修複方麵,近年來,山西省圍繞美麗(li) 山西建設戰略目標,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推進生態係統保護與(yu) 修複重大工程建設,推動總投資79.89億(yi) 元的汾河中上遊山水工程,治理曆史遺留廢棄礦山3.83萬(wan) 畝(mu) 、汾河流域水土流失等98萬(wan) 畝(mu) ,該項目組成的“中國山水”工程入選“聯合國首批十大世界生態恢複旗艦項目”。(中國礦業(ye) 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