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張曉玲:深化“多規合一”改革,守住空間安全底線
自2022年《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正式印發以來,2023年7月至今,國務院陸續批複了省級、區域(流域)及重點城市的國土空間規劃。隨著“三區三線”等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基本理念走向地區實踐,優(you) 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逐步成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
自然資源智庫谘詢委員、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張曉玲曾提出,研究國土空間問題,本質上是為(wei) 了探究如何妥善處理經濟發展與(yu) 人口、資源、環境的關(guan) 係。為(wei) 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對她進行了專(zhuan) 訪,深入解讀如何構建國土空間開發與(yu) 保護的新格局,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的空間保障。
NBD:您曾係統總結過我國空間規劃的發展曆程。深化“多規合一”改革,本輪國土空間規劃將朝著哪些方向演進?
張曉玲:過去,空間規劃類型很多,各個(ge) 規劃之間相互協調不夠,交叉重疊比較多。2018年機構改革後,隨著“多規合一”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實現了國土空間規劃係統性、整體(ti) 性重構,總體(ti) 形成了全國統一、責權清晰、科學高效的國土空間規劃體(ti) 係,“多規合一”改革取得開創性、決(jue) 定性成就。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的空間統籌意義(yi) 充分體(ti) 現,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初步形成,有效避免了以往各類空間性規劃各自為(wei) 政的現象。這是“多規合一”改革的根本意義(yi) 。
麵向未來,在黨(dang) 中央確定的國土空間規劃體(ti) 係整體(ti) 框架下,相關(guan) 的規劃理論體(ti) 係、技術體(ti) 係以及與(yu) 自然資源統一管理相適應的業(ye) 務體(ti) 係建設,將是“下半程”的主要任務和方向。
NBD:2022年印發的《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是我國首部“多規合一”的國家級國土空間規劃,近兩(liang) 年,全國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陸續編製、批複。在您看來,新的國土空間規劃體(ti) 係體(ti) 現了哪些鮮明特征?
張曉玲:我認為(wei) ,這輪規劃體(ti) 係改革有四個(ge) 鮮明特征。首先是“體(ti) 係重構”。國土空間規劃體(ti) 係的“四梁八柱”可以概括為(wei) “五級三類四體(ti) 係”(“五級”對應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鄉(xiang) 鎮級行政管理體(ti) 係;“三類”指總體(ti) 規劃、詳細規劃和專(zhuan) 項規劃;“四體(ti) 係”包括規劃編製審批體(ti) 係、實施監督體(ti) 係、法規政策體(ti) 係和技術標準體(ti) 係)。新的規劃體(ti) 係重構,既吸收了過去各類空間性規劃的有益部分,又建立了具有空間唯一性等新元素的空間邏輯架構。
通過這次體(ti) 係重構,將“三區三線”(“三區”,城鎮空間、農(nong) 業(ye) 空間和生態空間;“三線”,城鎮開發邊界、耕地和永久基本農(nong) 田保護紅線和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成果帶位置下達,直接落到圖斑上。也就是說,與(yu) 過去的空間性規劃(無論是土地利用規劃還是城鄉(xiang) 規劃)相比,這次“三區三線”劃定成果落圖斑,是從(cong) 國家級《綱要》就直接落實到圖斑,在空間表達的尺度上具有革命性,充分體(ti) 現了堅守國土空間安全底線的國家意誌。
NBD:除了體(ti) 係重構,還有哪些特征呢?
張曉玲:第二個(ge) 鮮明特色是“底線思維”。本輪國土空間規劃將“守住國土空間安全底線、促進永續發展”作為(wei) 首要戰略目標和核心任務。在規劃編製中突出“雙評價(jia) ”的基礎性作用,樹立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強調築牢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公共安全、能源資源安全、邊境安全、軍(jun) 事安全等國土空間安全底線,完善國土安全基礎設施,增強空間韌性。地方各級國土空間總體(ti) 規劃編製中,在不折不扣落實“三區三線”劃定成果的基礎上,還因地製宜地劃定了自然災害風險防控、戰略性礦產(chan) 資源安全保障及曆史文化保護等空間安全底線。
第三個(ge) 鮮明特色是“存量時代”。本輪國土空間規劃注重堅持節約優(you) 先、保護優(you) 先、自然恢複為(wei) 主的方針;注重存量資源盤活利用,健全存量土地利用政策機製,推動城鎮空間內(nei) 涵式集約化綠色發展等。在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編製中,強調著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從(cong) “規模驅動”到“綠色發展”,構建集聚高效、布局緊湊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注重通過城市更新、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途徑,促進國土空間布局優(you) 化和效率提升。總之,相比過去的規模擴張、粗放型發展,現在的規劃更強調通過挖掘現有資源和提高利用效率,來推動高質量發展。
第四個(ge) 特征是“數字化治理”。本輪國土空間規劃,從(cong) 規劃編製到規劃實施,都堅持突出數字化治理要求。規劃編製工作始終強調建立統一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為(wei) 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提供覆蓋全域、動態更新、權威統一的國土空間數字化底版。立足國土空間唯一性,建立健全專(zhuan) 項規劃協調銜接機製和國土空間規劃逐級匯交機製,建設全國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現規劃編製、審批、實施、監督等全過程在線管理。(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