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區域地質調查取得係列新進展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行業風向  |   行業資訊  |  正文
我國區域地質調查取得係列新進展
發表時間 :2024-12-03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近日召開的第四次全國區域地質調查工作會(hui) 議透露,5年來,我國區域地質調查工作沿著第三次全國區域地質調查工作會(hui) 議提出的改革方向,聚焦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需求,著眼破解重大資源環境問題,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取得了一係列新進展、新成效。

  據介紹,2019年召開的第三次全國區域地質調查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在填圖理念、技術標準、工作布局、組織方式、評價(jia) 標準、成果服務六個(ge) 方麵進行改革,科學回答區域地質調查工作“怎麽(me) 看、幹什麽(me) 、怎麽(me) 幹”的問題。經過5年努力,我國區域地質調查改革一攬子舉(ju) 措落地實施。《中國區域地質調查改革落實方案》《國家數字地質圖建設方案》等相繼編製的統領性材料,明確了進一步全麵深化區調改革的責任單、時間表和路線圖;推動將“加強基礎性地質調查”寫(xie) 入新礦產(chan) 資源法、推進地質調查立法等讓區域地質調查工作擁有法律地位和穩定發展保障的工作在積極開展。

  我國區域地質調查的程度、廣度、精度在5年間得到大幅提升。工作程度上,陸域1:5萬(wan) 區域地質調查完成麵積新增16.3萬(wan) 平方千米,在河北、河南、福建、重慶等省(區)實現山區全覆蓋;累計完成深部探測剖麵3000多千米、大地電磁基礎網540萬(wan) 平方千米,為(wei) 了解地球深部提供了全新認識。工作廣度上,首次編製了全國26個(ge) 重點成礦區帶航磁異常圖,編製了喜馬拉雅、岡(gang) 底斯、阿爾金和白雲(yun) 鄂博等重點成礦區帶(地區)39個(ge) 元素地球化學圖,為(wei) 保障國家礦產(chan) 資源安全指明了找礦方向;綜合評價(jia) 了東(dong) 北83個(ge) 黑土地重點保護縣的資源穩定性和潛在資源,為(wei)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基礎數據。工作精度上,建立了星—空—地—深高光譜應用技術體(ti) 係;新疆、內(nei) 蒙古、山東(dong) 等地區的填圖比例尺精度從(cong) 1:5萬(wan) 升級到1:2.5萬(wan) 。

  5年來,我國基礎地質研究取得多項創新成果,在華夏板塊發現了地球形成之初的冥古宙時期岩漿鋯石,為(wei) 研究地球早期形成提供了重要信息;建立了吉林白山小洋橋標準層型剖麵,為(wei) 全球寒武係與(yu) 奧陶係界線劃分提供了新的國際標準;在福建政和首次發現世界地理位置最南的侏羅紀奇異福建龍化石,填補了鳥類起源從(cong) 奔跑到飛翔的空白;在江西贛州新發現全球最小恐龍蛋完整化石,對了解晚白堊世恐龍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yi) 。

  與(yu) 此同時,區域地質調查標準改革也在穩步推進,通過兩(liang) 輪試點,形成的《區域地質調查規範(1:50000)》《覆蓋區區域地質調查規範(1:50000)》國內(nei) 行業(ye) 標準已正式實施。成果服務更高效便捷,國家數字地質圖建設等工作的開展,進一步推進線上服務優(you) 化升級;32個(ge) 省(區、市)41套地質誌書(shu) 編撰與(yu) 出版,讓線下服務表現愈加亮眼。國際合作取得重要進展,不但沙特阿拉伯地盾精細地質填圖成為(wei) 國際地學合作項目新標杆,發行的1:500萬(wan) 《中國及鄰區海陸大地構造圖》,1:300萬(wan) 《中—東(dong) 亞(ya) 大陸大地構造圖》等洲際圖件,也正在為(wei) 深化國際合作、開展國內(nei) 外對比提供新的基礎資料。

  此外,中國地質調查局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wei) 導向,將優(you) 秀圖幅作為(wei) 人才遴選、職稱評聘重要參考,逐步構建區調人才評價(jia) 體(ti) 係。5年來,局係統區域地質調查領域有1人獲何梁何利基金獎、12人獲國家級人才稱號、2個(ge) 團隊入選自然資源部科技創新團隊、38人入選部省級人才、2人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3人獲黃汲清青年地質科學技術獎,榮獲部省級科學技術進步獎多項。(中國自然資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