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資源部發布消息稱,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共出讓探礦權984個(ge) ,其中戰略性礦產(chan) 探礦權570個(ge) ,同比增長218.4%。
戰略性礦產(chan) 探礦權出讓為(wei) 何大增?提升國內(nei) 戰略性能源資源保障能力,確保能源安全,是其主要原因。
能源資源安全是關(guan) 係國家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從(cong) 已實現現代化國家的發展曆程來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對礦產(chan) 資源存在極強的依賴性。就戰略性礦產(chan) 而言,全球範圍內(nei) 向清潔能源轉型引發了大量的戰略性礦產(chan) 需求。清潔能源需要用到很多關(guan) 鍵礦產(chan) 。如電動車電池需要鋰、鎳、鈷、錳,風力發電渦輪需要稀土,電力傳(chuan) 輸離不開銅。最近一段時間,雖全球範圍內(nei) 戰略性礦產(chan) 產(chan) 量快速增長,鋰、鈷、鎳均供過於(yu) 求,貿易量下降明顯,戰略性礦產(chan) 公司股價(jia) 大幅下降,但對於(yu) 長期而言,戰略性礦產(chan) 仍有廣泛需求。國際能源署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到2030年,全球鋰的需求量將是2021年的7倍。自然資源部發布的數據也顯示,2035年前,我國戰略性礦產(chan) 需求總體(ti) 呈上升趨勢,將麵臨(lin) 消費數量和種類雙增長的態勢。
與(yu) 此同時,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明顯上升,局部衝(chong) 突頻發,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從(cong) 產(chan) 業(ye) 走向來看,全球產(chan) 業(ye) 分工深度調整,出現內(nei) 向化收縮、本土化轉移和區域化集聚等新的發展動向,各國對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主導權的爭(zheng) 奪日益激烈。礦產(chan) 資源的勘查開發處於(yu) 產(chan) 業(ye) 鏈的最上遊,是保障重要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的關(guan) 鍵環節。2023年,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不斷更新戰略性礦產(chan) 政策,通過達成戰略性礦產(chan) 政府間戰略合作或貿易協議、出台發展關(guan) 鍵礦產(chan) 及供應鏈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等方式,加大戰略性礦產(chan) 的本土化。
就我國而言,目前我國石油、天然氣等戰略性礦產(chan) 資源對外依存度很高,石油高達70%左右,天然氣則在40%左右。隨著鋰、鈷、鎳等清潔能源和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所需礦產(chan) 持續快速增長,需抓住新一輪能源轉型的機遇,加強戰略性礦產(chan) 的勘探開發,保障我國重要能源和礦產(chan) 資源的安全。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擴大內(nei) 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強化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增強國內(nei) 生產(chan) 供應能力。此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則在審議國家安全戰略時提出確保能源礦產(chan) 安全,首次把礦產(chan) 安全和能源安全並列,把礦產(chan) 安全上升到國家戰略。今年前三季度,自然資源部不斷加大鼓勵礦業(ye) 投資、繁榮礦業(ye) 市場的政策支持,出台了《關(guan) 於(yu) 鼓勵地勘單位和礦山企業(ye) 提供勘查區塊建議促進戰略性礦產(chan) 勘查的通知》《關(guan) 於(yu) 加強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裝備建設的指導意見》等一係列政策。
下一步,需繼續加快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加強戰略性礦產(chan) 資源的調查勘查和開發利用,建立安全可靠的勘探、開發、儲(chu) 備體(ti) 係,提升能源礦產(chan) 資源供給體(ti) 係對國內(nei) 需求的適配性,滿足高質量發展對礦產(chan) 資源的巨大需求。(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