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廣西明確工業項目“標準地”改革目標路徑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行業風向  |   行業資訊  |  正文
三步走!廣西明確工業項目“標準地”改革目標路徑
發表時間 :2022-12-23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12月1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工業項目“標準地”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推進工業項目“標準地”改革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提出到2023年底和2024年底,廣西自治區級以上產業園區新增工業項目用地按“標準地”供應比例分別不低於40%和70%;自2025 年起,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產業園區新增工業用地原則上全部按“標準地”供應。
  《意見》明確,推進工業項目“標準地”改革的實施範圍是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產業園區。要堅持改革提質增效、因地製宜改革、節約集約用地和全過程監管四項基本原則,通過開展“標準地”區域評估和普查、構建“標準地”控製指標體係、創新“標準地”供應方式、明確“標準地”用地履約要求、優化“標準地”報建審批服務和加強“標準地”事後監管六大重點任務,全麵簡化、優化工業項目用地審批程序,促進土地要素精準高效配置,實現市場有效、政府有為、企業有利的有機統一,促進工業項目快落地、早達產。
  自治區政府提出,要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產業政策和建設用地控製指標前提下,按照“重引導、可操作、易監管”的原則,構建固定資產投資強度、畝均稅收、容積率和產出強度、單位能耗標準、單位排放標準、建築係數、綠地率等“3+N”控製指標體係,並實行動態調整。對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工業項目,可設置科研投入、就業、技術、產品品質等軟性控製指標。
  《意見》提出,創新“標準地”彈性供應方式,鼓勵采取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彈性年期出讓等方式供應工業用地;創新“標準地”混合供應方式,鼓勵工業項目“標準地”與研發、辦公、商服等功能用途互利的用地混合供應,共享服務設施;創新“標準地”競價供應方式,鼓勵企業通過競報固定資產投資強度、畝均稅收等指標,競買項目用地;創新“標準地”立體供應方式,綜合確定地上地下空間規劃建設條件及控製指標並納入供地方案,實現地上地表地下“立體供應”;支持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或者入股方式,供應標準廠房、科技孵化器用地。《意見》明確了創新“帶項目”供應方式、創新“帶方案”供應方式等政策。
  廣西明確,完善工業用地市場化配置機製,創新工業用地保障和項目監管方式,推行“標準地+協議製+承諾製”用地模式,推進土地要素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和工業項目快速落地,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到2023年底和2024年底,廣西區內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產業園區新增工業項目用地按“標準地”供應比例分別不低於40%和70%;自2025 年起,自治區級以上產業園區新增工業用地原則上全部按“標準地”供應。
  《意見》要求,建立自治區工業項目“標準地”改革工作聯席會議製度,統籌推進和落實各項改革目標任務。要建立考核評估機製,從製度機製建立、改革實施成效等方麵對各地工業項目“標準地”改革進行綜合評價,評價結果作為產業園區考核、擴區、調區、升級、退出和資金獎補的重要依據。
  據了解,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廣西於2019年在柳州市開展了工業項目“標準地”改革試點工作,2021年擴展到南寧、桂林、欽州、貴港、百色五市,重點在區域評估、控製指標、出讓履約、審批報建、全程監管五大方麵開展試點探索,為全麵深化工業項目“標準地”改革提供了實踐經驗。(廣西自然資源廳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