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礦產地質環境智能化監管平台 河北實現有證礦山修複治理智能監管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行業風向  |   行業資訊  |  正文
構建礦產地質環境智能化監管平台 河北實現有證礦山修複治理智能監管
發表時間 :2023-02-10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通過一塊電子屏幕,就可以實時監控全省有證礦山修複治理情況全流程。河北省礦山地質環境智能化監管平台後期運維工作人員劉碩輕點鼠標,電子屏幕上顯示的礦山基本情況、礦山生產狀態、礦山各類工程部位的精準定位等方麵海量數據一覽無遺,自動統計數據、分析輸出報表一應俱全。
  河北省礦山地質環境智能化監管平台(以下簡稱“監管平台”),是河北首個針對礦山企業落實“邊開采邊治理和實時監測”的信息大數據平台。據悉,該平台提升了全省各級自然資源國土空間生態修複管理部門對生產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複墾方案落實情況智能化監管能力,為進一步規範礦山生態修複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據。
  河北礦產資源豐富,分布範圍廣泛,礦山生態修複治理工作點多、麵廣、持續時間長,給礦山全麵監管帶來極大難度。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省自然資源廳積極推動礦山數字化轉型,建設智能化監管平台,保障礦山生產經營綠色、安全、高效。
  2022年2月份,監管平台正式上線試運行。該平台以遙感、地理信息、移動GIS以及數據庫等先進技術為依托,對全省礦山生態修複項目進行全過程監測,實現了礦山生態修複項目的查詢、統計、可視化監管、移動核查以及礦山生態修複全流程跟蹤和智能化監管。
  優化監管手段,提升監管效率,必須要做到實時監測。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生態修複處副處長郭謹慎表示,監管平台相當於給礦山修複治理裝上了“智慧大腦”,致力於全方位、全天候監管生產礦山恢複治理情況,推動生產礦山“邊開采、邊治理、邊恢複”責任落實。
  監管平台如何實現實時監管?記者了解到,監管平台充分利用無人機航測成像,結合地理信息技術、專業軟件自動識別與數據庫分析計算,通過“互聯網+技術”建立全省生產礦山的空間數據庫管理係統,實現現場數據實時上傳、後台數據分析統計、前台圖形與數據的可視化展示等多功能融合。同時,外業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手機App客戶端、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將礦山開采和治理修複情況等影像資料進行實時傳輸。監管部門可與礦山現場人員建立聯係,便於隨時獲取礦山現場情況。
  監管平台還可以實現多年份、不同期次全省礦山地質環境變化情況、生態修複效果等信息的對比識別和數據提取,以及各礦山現狀的三維可視化展示。
  提供可視化、智能化數據分析成果,也是監管平台的另一特征。憑借對各類數據的智能化綜合分析,監管平台可以為監管部門及時獲悉礦山修複進展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方便各級用戶對比查看各礦山曆年變化情況、實時查看各礦山現場部位情況,實現“一張表”分析、“一張圖”監管,切實提升監測監管效能。
  數據顯示,2022年監管平台共完成全省700處(含停產、在產、關閉等)在冊礦山的無人機航測和野外信息人工采集工作,基本掌握各礦山生態修複情況,為今後有效監管河北礦山生態修複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為進一步提升監管平台智能化水平,郭謹慎表示,下一步,他們將進一步完善監管平台功能,打造集礦山開采、礦山治理修複等功能為一體的智能監管平台,實現全省有證礦山開采全過程、全產業鏈、全流程的智能化監管。(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