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若羌沙漠一鋰礦拍得60億元,開采前景如何?誰在獲益?
發表時間 :2023-02-23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又一鋰礦被拍賣出了天價,這一次是在新疆若羌縣。超過60億元人民幣,還僅僅是探礦權。
2月20日下午14時25分,新疆誌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疆誌特新材料”)以60.88億元的價格競得新疆若羌縣瓦石峽南鋰礦勘查區的探礦權,該礦產掛牌起始價為1580.9萬元,最終拍賣成交價格溢價近400倍。
2月21日,該成交結果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始公示。2月22日,該中心相關負責人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對此公示結果表示異議。”此外,該負責人表示,到3月6日公示期結束後,中心才能透露其他競拍者的信息。
此前,該鋰礦出讓公告顯示,該礦的探礦權首次出讓期限為5年,麵積105.39平方千米,掛牌起始價為1580.9025萬元。按規定進行延續,每次延續時間為5年。探礦權申請延續登記時應扣減首設勘查許可證載明麵積(已提交資源量的範圍除外,已設采礦權礦區範圍垂直投影的上部或深部勘查除外)的25%。
本次探礦權出讓為無底價掛牌,采用增價報價方式,每次增價幅度為人民幣10萬元或人民幣10萬元的整數倍。按照價高者得原則確定競得人,不低於起始價的最高報價者為競得人。無人報價或者競買人報價低於起始價的,不成交。
《探礦權出讓合同》按照《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關於印發〈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等相關要求,一次性繳納本次掛牌競爭確定的出讓收益(金額部分);開采時,每年按照上年度銷售收入的1.4%。
同時,競得者在領取勘查許可證3個月內,需向自然資源部提交勘察實施方案備案,按勘查實施方案組織施工。
據了解,此次的大買家新疆誌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於2022年11月7日,若羌誌存新材料有限公司、新疆特變電工樓蘭新能源有限公司、若羌縣德恒國有資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有新疆誌特新材料49%、35%、16%的股份。
礦區鋰礦品位高於國內平均,鐵路已通
“那片地區是回家的必經之路。以前倒是知道那裏各種礦很多,但沒有聽說過有鋰礦。”一位自小生活在若羌縣的人士對澎湃新聞記者說,
據安信證券報告,新疆的鋰礦資源主要分布在四塊區域,西昆侖—喀喇昆侖(最大)、阿爾金(第二大)、阿爾泰山,以及東天山,資源量約2500萬噸LCE。
而此次新疆若羌縣瓦石峽南鋰礦位於阿爾金鋰多金屬成礦帶,初步推斷資源量為800萬噸LCE以上,氧化鋰含量為1.56%,品位高於國內平均水平。可以對比的是,江西鋰雲母礦中,品位最優的414礦,氧化鋰含量約為0.5%;四川雅江縣的德扯弄巴鋰礦,該礦的鋰礦石資源量為2492.4萬噸,氧化鋰儲量為29.32萬噸,平均品位1.18%。
根據新疆地礦局第三地質大隊在該礦區開展的預查工作,已發現30條花崗偉晶岩脈,長一般 150m-500m,最長2400m,寬一般 2m-5m,最寬29m。其中3條偉晶岩脈被圈定為3個鋰鈹稀有金屬礦體,斷續出露長300m-2400m,寬0.6m-10m不等,氧化鋰平均品位1.56%,氧化鈹平均品位0.073%。
“阿爾金山昆侖山一線礦產很多,以前那裏沒鐵路,隻有公路,什麽礦也運不出來。”上述若羌縣知情人士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當地加工又缺水少電,現在方法就多了。”
據了解,2022年6月,沿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呈東西走向的和若鐵路開通。該條鐵路線西起和田市,東至若羌縣,全長825公裏,於2018年底開工建設。鐵路開通運營後,與格庫鐵路若羌至庫爾勒段、南疆鐵路庫爾勒至喀什段及喀什至和田段共同構成長達2712公裏的塔卡拉瑪幹沙漠鐵路環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疆誌特新材料競拍得來的僅是鋰礦探礦權,還需要從國家自然資源部獲得采礦權後,才能對鋰礦進行進一步開采。
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律師吳永高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圍繞探轉采手續辦理涉及到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劃定礦區範圍、開發利用方案編製審查、環境影響評價、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複墾方案編製審查、繳納礦業權出讓收益等重要環節。
另據了解,此前,就有江西的某鋰礦企業在江西擁有5處鋰礦的探礦權,卻一直卡在“探轉采”的環節,導致經營收入和利潤受損。
60億元大蛋糕誰在分?
“60億元高嗎?這其實很正常,是一個充分競爭的結果,體現了競拍者對資源價值的估量。”吳永高律師表示。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碳酸鋰價格已經跌到了一年內的最低點。上海有色網最新報價顯示,2月22日,國產電池級碳酸鋰已經連跌18日至41萬元,創一年內新低。
而這個60億元買來的大蛋糕,甜頭又將由誰來嚐?此次鋰礦的拍得者新疆誌特新材料成立僅僅4個月,第一股東若羌誌存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國內鋰鹽龍頭企業誌存鋰業的全資孫公司。
據了解,誌存鋰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21年,總部位於江西省宜春。其公司網站介紹,公司打造了集“采礦-選礦-鋰鹽製備-鋰渣綜合利用”完整的鋰電新材料產業鏈,並成功完成獨有的“一步法提鋰”工藝升級改造。2021年,公司碳酸鋰出貨量全國第一,2022年出貨量達到6萬噸,計劃2023年鋰鹽產能達到20萬噸,2025年規劃鋰鹽產能至50萬噸。公司已啟動上市計劃。
此次競拍鋰礦所在地新疆巴州若羌,誌存鋰業的年產12萬(一期6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已經於去年在此投建。若未來若羌瓦石峽南鋰礦投產,或將直接供應該生產線。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誌存鋰業跟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的深入綁定關係。寧德時代不僅持有誌存鋰業23.16%股權,為誌存鋰業的第二大股東,還在2022年與誌存鋰業共同成立了奉新時代誌存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主營碳酸鋰、鋰電正極材料生產及銷售。
此外,新疆特變電工樓蘭新能源有限公司對新疆誌特新材料持股35%,該公司是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控股子公司,新疆特變電工、新疆眾和兩家公司共同對天池能源控股。
新疆誌特新材料的第三大股東若羌縣德恒國有資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則成立於2021年,由若羌國資委100%持股。天眼查資料顯示,除了新疆誌特新材料,若羌縣德恒國有資產還投資了21家公司。
“若羌是中國麵積第一大縣,之前已經有羅布泊鹽湖鉀鹽、鋰鹽布局,加上鋰礦,這下站在發展的風口了。”上述若羌縣知情人士對澎湃新聞記者說。(澎湃新聞)
2月20日下午14時25分,新疆誌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疆誌特新材料”)以60.88億元的價格競得新疆若羌縣瓦石峽南鋰礦勘查區的探礦權,該礦產掛牌起始價為1580.9萬元,最終拍賣成交價格溢價近400倍。
2月21日,該成交結果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始公示。2月22日,該中心相關負責人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對此公示結果表示異議。”此外,該負責人表示,到3月6日公示期結束後,中心才能透露其他競拍者的信息。
此前,該鋰礦出讓公告顯示,該礦的探礦權首次出讓期限為5年,麵積105.39平方千米,掛牌起始價為1580.9025萬元。按規定進行延續,每次延續時間為5年。探礦權申請延續登記時應扣減首設勘查許可證載明麵積(已提交資源量的範圍除外,已設采礦權礦區範圍垂直投影的上部或深部勘查除外)的25%。
本次探礦權出讓為無底價掛牌,采用增價報價方式,每次增價幅度為人民幣10萬元或人民幣10萬元的整數倍。按照價高者得原則確定競得人,不低於起始價的最高報價者為競得人。無人報價或者競買人報價低於起始價的,不成交。
《探礦權出讓合同》按照《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關於印發〈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等相關要求,一次性繳納本次掛牌競爭確定的出讓收益(金額部分);開采時,每年按照上年度銷售收入的1.4%。
同時,競得者在領取勘查許可證3個月內,需向自然資源部提交勘察實施方案備案,按勘查實施方案組織施工。
據了解,此次的大買家新疆誌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於2022年11月7日,若羌誌存新材料有限公司、新疆特變電工樓蘭新能源有限公司、若羌縣德恒國有資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有新疆誌特新材料49%、35%、16%的股份。
礦區鋰礦品位高於國內平均,鐵路已通
“那片地區是回家的必經之路。以前倒是知道那裏各種礦很多,但沒有聽說過有鋰礦。”一位自小生活在若羌縣的人士對澎湃新聞記者說,
據安信證券報告,新疆的鋰礦資源主要分布在四塊區域,西昆侖—喀喇昆侖(最大)、阿爾金(第二大)、阿爾泰山,以及東天山,資源量約2500萬噸LCE。
而此次新疆若羌縣瓦石峽南鋰礦位於阿爾金鋰多金屬成礦帶,初步推斷資源量為800萬噸LCE以上,氧化鋰含量為1.56%,品位高於國內平均水平。可以對比的是,江西鋰雲母礦中,品位最優的414礦,氧化鋰含量約為0.5%;四川雅江縣的德扯弄巴鋰礦,該礦的鋰礦石資源量為2492.4萬噸,氧化鋰儲量為29.32萬噸,平均品位1.18%。
根據新疆地礦局第三地質大隊在該礦區開展的預查工作,已發現30條花崗偉晶岩脈,長一般 150m-500m,最長2400m,寬一般 2m-5m,最寬29m。其中3條偉晶岩脈被圈定為3個鋰鈹稀有金屬礦體,斷續出露長300m-2400m,寬0.6m-10m不等,氧化鋰平均品位1.56%,氧化鈹平均品位0.073%。
“阿爾金山昆侖山一線礦產很多,以前那裏沒鐵路,隻有公路,什麽礦也運不出來。”上述若羌縣知情人士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當地加工又缺水少電,現在方法就多了。”
據了解,2022年6月,沿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呈東西走向的和若鐵路開通。該條鐵路線西起和田市,東至若羌縣,全長825公裏,於2018年底開工建設。鐵路開通運營後,與格庫鐵路若羌至庫爾勒段、南疆鐵路庫爾勒至喀什段及喀什至和田段共同構成長達2712公裏的塔卡拉瑪幹沙漠鐵路環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疆誌特新材料競拍得來的僅是鋰礦探礦權,還需要從國家自然資源部獲得采礦權後,才能對鋰礦進行進一步開采。
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律師吳永高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圍繞探轉采手續辦理涉及到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劃定礦區範圍、開發利用方案編製審查、環境影響評價、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複墾方案編製審查、繳納礦業權出讓收益等重要環節。
另據了解,此前,就有江西的某鋰礦企業在江西擁有5處鋰礦的探礦權,卻一直卡在“探轉采”的環節,導致經營收入和利潤受損。
60億元大蛋糕誰在分?
“60億元高嗎?這其實很正常,是一個充分競爭的結果,體現了競拍者對資源價值的估量。”吳永高律師表示。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碳酸鋰價格已經跌到了一年內的最低點。上海有色網最新報價顯示,2月22日,國產電池級碳酸鋰已經連跌18日至41萬元,創一年內新低。
而這個60億元買來的大蛋糕,甜頭又將由誰來嚐?此次鋰礦的拍得者新疆誌特新材料成立僅僅4個月,第一股東若羌誌存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國內鋰鹽龍頭企業誌存鋰業的全資孫公司。
據了解,誌存鋰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21年,總部位於江西省宜春。其公司網站介紹,公司打造了集“采礦-選礦-鋰鹽製備-鋰渣綜合利用”完整的鋰電新材料產業鏈,並成功完成獨有的“一步法提鋰”工藝升級改造。2021年,公司碳酸鋰出貨量全國第一,2022年出貨量達到6萬噸,計劃2023年鋰鹽產能達到20萬噸,2025年規劃鋰鹽產能至50萬噸。公司已啟動上市計劃。
此次競拍鋰礦所在地新疆巴州若羌,誌存鋰業的年產12萬(一期6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已經於去年在此投建。若未來若羌瓦石峽南鋰礦投產,或將直接供應該生產線。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誌存鋰業跟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的深入綁定關係。寧德時代不僅持有誌存鋰業23.16%股權,為誌存鋰業的第二大股東,還在2022年與誌存鋰業共同成立了奉新時代誌存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主營碳酸鋰、鋰電正極材料生產及銷售。
此外,新疆特變電工樓蘭新能源有限公司對新疆誌特新材料持股35%,該公司是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控股子公司,新疆特變電工、新疆眾和兩家公司共同對天池能源控股。
新疆誌特新材料的第三大股東若羌縣德恒國有資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則成立於2021年,由若羌國資委100%持股。天眼查資料顯示,除了新疆誌特新材料,若羌縣德恒國有資產還投資了21家公司。
“若羌是中國麵積第一大縣,之前已經有羅布泊鹽湖鉀鹽、鋰鹽布局,加上鋰礦,這下站在發展的風口了。”上述若羌縣知情人士對澎湃新聞記者說。(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