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戰略性礦產國內找礦行動啟動,山東將如何實踐?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行業風向  |   行業資訊  |  正文
新一輪戰略性礦產國內找礦行動啟動,山東將如何實踐?
發表時間 :2023-02-27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今年1月,中國自然資源部宣布,圍繞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全麵啟動新一輪戰略性礦產國內找礦行動。
  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事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中國一些重要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高,一旦國際形勢出現變化,就有可能影響經濟安全甚至國家安全。山東省地質調查院表示,要在新一輪戰略性礦產找礦行動中走在前,做表率,務必提交一批礦產地。
  國內上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始於2011年,為期十年,在主要礦產保有資源量、基礎地質調查能力、科技創新能力、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等方麵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累計發現17個億噸級大油田和21個千億立方米級大氣田,新形成32處非油氣礦產資源基地。在這次十年行動中,全國共評選出284個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優秀成果,其中山東占14項,礦種涉及煤、鐵、金三類,包括萊州紗嶺礦區金礦、陽穀—茌平煤田陽穀勘查區煤炭、兗州翟村礦區屯頭鐵礦等。行動實施以來,膠東地區在國內率先實現了具有世界級影響的深部找金重大突破,成為世界第三大金礦區;萊蕪張家窪鐵礦成為全國最大的矽卡岩型富鐵礦;稀土、晶質石墨等戰略性礦產也均取得新進展,形成了一批後備資源基地和找礦新區,進一步夯實了礦產資源安全保障基礎,為後續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提振了信心。
  按照自然資源部要求,新一輪國內找礦要突出緊缺和大宗戰略性礦產,以重要含油氣盆地和重點成礦區帶為重點,根據地質工作程度分類施策實施勘查找礦;推進相關科技專項,為找礦突破提供支撐;配合做好煤炭、鉀鹽、鐵礦保供工作。山東又將如何實踐?對此,閃電新聞記者梳理了山東先前的經驗做法及本輪找礦行動的規劃。
  找什麽:15種支柱性重要礦產均有探明儲量
  當前,山東石油、煤炭、鐵等對外依存度高,供需形勢十分嚴峻。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對礦產資源的剛性消耗和礦產資源有限增儲的非對稱性結構矛盾仍較突出,礦產資源消費總量仍處於高位。再加上近年來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的迅猛發展,對非常規能源、稀土、石墨等礦產需求旺盛,需要加快推進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形成穩固的能源資源基地,建立穩定的資源供應體係,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
  山東省作為礦業大省,已發現礦產148種,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有90種,其中金、石油、金剛石、石膏、晶質石墨、鉀鹽等礦產儲量豐富,位居全國前列,國民經濟賴以發展的15種支柱性重要礦產均有探明儲量。
  雖然山東礦產資源種類齊全、類型多樣,但目前淺部資源勘查已基本結束,接下來要向地球深部要資源,難度更大,任務更加艱巨。通過上一輪找礦行動,山東優選頁岩氣有利區13個,潛在原地資源量1.42萬億立方米;在35個縣(市、區),完成淺層地溫能調查評價0.85萬平方千米,評價潛在可供暖麵積16.8億平方米,年可節約標準煤4700萬噸;探明中深層地熱能資源量(1.21×1021焦耳)折合標準煤413億噸;基本查明了重要成礦區帶的區域地質特征、成礦地質背景和成礦地質條件,並對優勢礦種進行成礦預測,新提交找礦靶區和成礦預測區238個,為下步地質找礦提供了有利的基礎數據支撐。
  2022年,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等8部門聯合印發了《山東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其中提到,本輪行動重點勘查開采礦種為煤、地熱、銅、金、稀土、鐵、石墨、螢石等;限製勘查開采礦種為水泥用灰岩、石膏;禁止勘查開采礦種 砂金、藍寶石砂、金剛石砂、可耕地的磚瓦用粘土。到2025年,山東省礦產年開發總量控製在10億噸以內,年產煤炭1億噸、金礦石3000萬噸、鐵礦石3000萬噸、水泥用灰岩1億噸、建築用砂石5億噸。預期固體礦產采礦權數量1000個左右,固體礦產大中型礦山比例不低於65%。
  去哪找:4個資源區+5類重點功能區
  山東從實際出發,劃定魯東金及石墨、魯中南鐵及建材非金屬、魯西南煤炭和黃河流域(山東段)油氣地熱4個資源區,這不僅是依據礦產資源分布特點及勘查開發利用現狀,還與區域發展戰略相結合,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及山東省“一群兩心三圈”格局。
  例如,在金礦方麵,作為全國最大黃金生產基地,山東擁有世界第三大金礦區——膠東地區。圍繞金礦成礦區(帶),山東將開展 2000米以淺金礦資源勘查,部分重點礦段開展3000米以淺勘查,力爭到2025年新增金金屬量260噸;並且將依托膠東金礦富集區,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引導做大做強黃金產業鏈,建設膠東世界級黃金產業基地。
  在分區管理方麵,山東規劃了5類重點功能區作為資源保障的核心區域:能源資源基地、國家規劃礦區、戰略性礦產資源保護區、重點勘查區、重點開采區。從礦產資源開發、礦業權人有序整合、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支持綠色勘查製度和技術創新、推進資源規模開發和產業集聚發展幾個方麵,實現礦產資源安全有效供給。
  誰來找: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
  以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為代表的山東地質工作隊伍,是為國尋礦過程中勇於探索、精益求精的生動體現。去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六隊全體地質工作者的回信中寫到:“建隊以來,你們一代代隊員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攻堅克難,取得了豐碩的找礦成果,展現了我國地質工作者的使命擔當……希望同誌們大力弘揚愛國奉獻、開拓創新、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大勘查力度,加強科技攻關,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發揮更大作用,為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為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貢獻,奮力書寫‘英雄地質隊’新篇章。”
  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成立60多年來,累計探獲黃金儲量2810餘噸,是全國找金最多的地質隊,1992年被國務院授予“功勳卓著無私奉獻的英雄地質隊”榮譽稱號。六隊在實踐中探索的許多理論與模式,打破了以往許多固有認知,為國家能源資源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
  另外,自然資源部強調,此輪找礦將構建上下貫通、高效協同的中央、地方、企業協調聯動新機製。也就是說,既要政府主動提供勘查區塊,又要調動礦業權人加大勘查力度提交資源儲量。山東明確社會資金在商業性勘查中的投資主體地位,支持礦業權人以礦業權、資本、技術等形式進行合作,支持現有礦業權進行自願依法有序整合,推進整裝勘查,實現找礦突破。同時,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支持省內地勘單位、礦山企業“走出去”,加大省外、境外礦產資源合作勘查開發力度,促進礦產資源來源多元化、均衡化,積極引入國際、國內先進技術,高效開發省內礦產資源。
  怎麽找:綠色、集約、創新
  山東省自然資源廳日前表示,積極推進山東新一輪戰略性礦產找礦行動,加強基礎地質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力度,全麵實施綠色勘查,不斷強化地質科技創新,努力推動山東找礦行動走在全國前列。
  提高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必須正視當前麵臨的問題。山東省礦業開發曆史久,開發強度大,生態修複曆史欠賬多,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任務艱巨,礦業權人綠色勘查開發自覺意識有待提升,需要正確處理好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保護關係。在推動礦業綠色發展方麵,山東確保實現地質勘查和生態保護協調共進,在強化礦區生態保護修複的同時,實施綠色勘查,完成萊州—招遠、鄒城市、平陰縣和滕州市 4 個國家級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建設;圍繞礦山安全、綠色、高效的智能化管理,打造一批國家級示範煤礦井,到2025年建設3個智能礦山。
  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式方麵,山東目前還較為粗放,礦業產業鏈延伸不夠,共伴生礦產、尾礦、廢石等綜合利用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開發布局和結構尚需進一步優化,需要加快礦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因此,山東支持開展資源整合,相鄰或相近的同一采礦權人實施資源整合,利用不宜單獨設立礦業權的零星或夾縫資源,整合方案經縣級及以上地方政府同意的,可以協議方式向同一主體出讓采礦權,促進資源綜合開發利用;鼓勵采取先進技術加強對廢石、尾礦等資源二次利用及有用礦物元素的再利用,固體持證礦山新產生廢石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新產生尾礦綜合利用率達到60%以上。
  上一輪找礦行動的十年間,山東在地質科技創新上不斷取得新的突破:自主設計研發的淺海固體礦產勘查鑽井平台,使勘查工作由陸地向海洋拓展,我國首個海上黃金勘探項目在萊州三山島海域17平方千米布置44個鑽孔,孔孔見礦,最深孔深2000多米,實現了海上找礦重大突破;敢於向“超深、超斜、超大、超難”挑戰,實施的“中國岩金第一見礦深鑽”,成功控製了焦家金礦帶,成為國內見到金礦體最深的鑽孔;完成“中國岩金勘查第一深鑽”,終孔深度4006.17米,創造了我國小口徑岩芯鑽探最深記錄,開創了我國金屬礦產深部探礦工作的先河,填補了我國深部黃金勘查和成礦規律研究的空白,推動了相關理論和技術的快速發展……未來,山東支持礦山企業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合作建立技術平台,推進技術與資本、技術與市場的融合,支持自主創新,開展礦業領域循環經濟發展需要的科技人才培養和先進關鍵技術研發。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奮進的號角已經吹響,山東將接續傳承地質工作中愛國奉獻的信念,開疆拓土的勇氣,改革創新的魄力,攻堅克難,拔丁抽楔,在新一輪戰略性礦產國內找礦行動啟動中力爭上遊,揚起奮進的風帆。(齊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