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批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完成登簿
發表時間 :2023-03-01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近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首批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實現登簿,標誌著我國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打通了“最後一公裏”,實現落地見效。
建章立製、守正創新,履行統一確權登記職責使命
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黨中央賦予自然資源部“兩統一”職責的重要內容。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改革任務以來,2016年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辦法(試行)》和試點方案,在全國12個省份部署開展試點,2019年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自然資源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暫行辦法》,2020年出台操作指南,在全國全麵實行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製度,按照試點先行、有序推進、逐步完善的工作思路,經過十年探索,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從無到有,從構想到建立、從理論到實踐,目前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等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已完成登簿,這在我國尚屬首次。
首批登簿的重點區域是我國生態功能重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空間。其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我國第一批設立的國家公園,是我國最集中、類型最多樣、保護最完整、連片麵積最大的大陸性島嶼熱帶雨林;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重要的世界自然遺產、國際重要濕地;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山東省第一個森林生態類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首批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完成登簿,這是生態文明體製改革的一項重要成果,不僅實現了我國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工作“落地見效”,也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建設提供了產權支撐,有利於厘清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監管者及其責任,解決所有權人不到位、所有權邊界模糊、權益不落實等問題,助力重要生態空間的分類施策、生態保護和有效監管。
善治善為、穩步有序,高質高效開展公告登簿
為做好首批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公告登簿工作,自然資源部會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並商海南、江蘇、山東三省,經過充分溝通、認真研究,最終選擇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重要生態空間率先開展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公告登簿工作。2022年6月,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聯合印發《關於組織開展正式設立的國家公園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公告登簿工作的通知》,對國家公園確權登記公告登簿工作作出部署。2022年12月~2023年1月,完成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首批三個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公告登簿工作。
上下聯動、密切配合,確保工作規範高效。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定期調度工作,加強政策指導,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指導海南、江蘇、山東三省按照“通告、地籍調查、審核、公告、登簿”五個環節,成立工作專班,規範登記流程,嚴格質量控製,部署應用國家自然資源登記信息係統,完成公告登簿工作。
強化統籌銜接,增強工作的係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工作過程中,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關領域改革充分銜接,依據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範圍線,劃定登記單元;以全國國土調查成果為統一底圖,結合自然資源專項調查成果,摸清自然資源自然狀況信息;依據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分級行使所有權資源清單,清晰界定自然資源資產的產權主體,確保登記結果真實有效、權威公正。
摸清資源家底、強化產權保護,維護資源資產權益
已登簿的三個重點區域,從權屬狀況看,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登記單元總麵積426853.89公頃,其中,國有自然資源麵積377241.01公頃;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登記單元麵積2667.96公頃,國有自然資源麵積為2667.96公頃;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登記單元麵積為12958.60公頃,國有自然資源麵積為5057.83公頃。經國務院授權,三個重點區域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履行主體為自然資源部,受自然資源部委托,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的所有者職責代理履行主體為海南省人民政府,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江蘇省人民政府,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山東省人民政府。
從資源類型看,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登記單元內森林資源麵積為382811.31公頃,水流資源麵積為10279.56公頃,濕地資源麵積為508.3公頃,草原資源麵積175.78公頃,荒地資源麵積為20.11公頃,其他類型資源麵積33058.83公頃。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登記單元內森林資源麵積為219.60公頃,水流資源麵積為99.68公頃,濕地資源麵積為1183.24公頃,草原資源麵積297.74公頃,其他類型資源麵積867.70公頃。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登記單元內森林資源麵積11572.54公頃,水流資源麵積268.15公頃,濕地資源麵積0.43公頃,草原資源麵積25.06公頃,荒地資源麵積535.19公頃,其他類型資源麵積557.23公頃。
產權清晰、權責明確,保護才不會落空。通過此次登簿,將具有重要生態價值的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作為登記客體在國土空間上予以精準落地,清晰界定了生態空間內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產權主體,劃清了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之間的邊界,全民所有、不同層級政府行使所有權的邊界,不同集體所有者的邊界,不同類型自然資源之間的邊界等“四個邊界”,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有效監管、嚴格保護和所有者權益行使提供產權支撐。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下一步,自然資源部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黨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以首批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實現登簿為新起點,繼續深化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進一步完善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規程和技術標準,有序推動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深化登記成果應用研究,推動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製度,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維護資源資產權益,服務生態文明建設。(中國自然資源報)
建章立製、守正創新,履行統一確權登記職責使命
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黨中央賦予自然資源部“兩統一”職責的重要內容。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改革任務以來,2016年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辦法(試行)》和試點方案,在全國12個省份部署開展試點,2019年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自然資源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暫行辦法》,2020年出台操作指南,在全國全麵實行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製度,按照試點先行、有序推進、逐步完善的工作思路,經過十年探索,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從無到有,從構想到建立、從理論到實踐,目前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等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已完成登簿,這在我國尚屬首次。
首批登簿的重點區域是我國生態功能重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空間。其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我國第一批設立的國家公園,是我國最集中、類型最多樣、保護最完整、連片麵積最大的大陸性島嶼熱帶雨林;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重要的世界自然遺產、國際重要濕地;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山東省第一個森林生態類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首批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完成登簿,這是生態文明體製改革的一項重要成果,不僅實現了我國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工作“落地見效”,也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建設提供了產權支撐,有利於厘清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監管者及其責任,解決所有權人不到位、所有權邊界模糊、權益不落實等問題,助力重要生態空間的分類施策、生態保護和有效監管。
善治善為、穩步有序,高質高效開展公告登簿
為做好首批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公告登簿工作,自然資源部會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並商海南、江蘇、山東三省,經過充分溝通、認真研究,最終選擇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重要生態空間率先開展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公告登簿工作。2022年6月,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聯合印發《關於組織開展正式設立的國家公園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公告登簿工作的通知》,對國家公園確權登記公告登簿工作作出部署。2022年12月~2023年1月,完成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首批三個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公告登簿工作。
上下聯動、密切配合,確保工作規範高效。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定期調度工作,加強政策指導,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指導海南、江蘇、山東三省按照“通告、地籍調查、審核、公告、登簿”五個環節,成立工作專班,規範登記流程,嚴格質量控製,部署應用國家自然資源登記信息係統,完成公告登簿工作。
強化統籌銜接,增強工作的係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工作過程中,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關領域改革充分銜接,依據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範圍線,劃定登記單元;以全國國土調查成果為統一底圖,結合自然資源專項調查成果,摸清自然資源自然狀況信息;依據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分級行使所有權資源清單,清晰界定自然資源資產的產權主體,確保登記結果真實有效、權威公正。
摸清資源家底、強化產權保護,維護資源資產權益
已登簿的三個重點區域,從權屬狀況看,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登記單元總麵積426853.89公頃,其中,國有自然資源麵積377241.01公頃;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登記單元麵積2667.96公頃,國有自然資源麵積為2667.96公頃;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登記單元麵積為12958.60公頃,國有自然資源麵積為5057.83公頃。經國務院授權,三個重點區域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履行主體為自然資源部,受自然資源部委托,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的所有者職責代理履行主體為海南省人民政府,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江蘇省人民政府,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山東省人民政府。
從資源類型看,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登記單元內森林資源麵積為382811.31公頃,水流資源麵積為10279.56公頃,濕地資源麵積為508.3公頃,草原資源麵積175.78公頃,荒地資源麵積為20.11公頃,其他類型資源麵積33058.83公頃。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登記單元內森林資源麵積為219.60公頃,水流資源麵積為99.68公頃,濕地資源麵積為1183.24公頃,草原資源麵積297.74公頃,其他類型資源麵積867.70公頃。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登記單元內森林資源麵積11572.54公頃,水流資源麵積268.15公頃,濕地資源麵積0.43公頃,草原資源麵積25.06公頃,荒地資源麵積535.19公頃,其他類型資源麵積557.23公頃。
產權清晰、權責明確,保護才不會落空。通過此次登簿,將具有重要生態價值的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作為登記客體在國土空間上予以精準落地,清晰界定了生態空間內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產權主體,劃清了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之間的邊界,全民所有、不同層級政府行使所有權的邊界,不同集體所有者的邊界,不同類型自然資源之間的邊界等“四個邊界”,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山東昆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有效監管、嚴格保護和所有者權益行使提供產權支撐。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下一步,自然資源部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黨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以首批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實現登簿為新起點,繼續深化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進一步完善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規程和技術標準,有序推動重點區域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深化登記成果應用研究,推動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製度,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維護資源資產權益,服務生態文明建設。(中國自然資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