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王焰新:讓地熱能成為新能源領域的優勢資源
發表時間 :2023-03-09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王焰新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出,我國應繼續加大在地熱能方麵的勘查開發與應用,讓地熱能成為新能源領域的優勢資源。
王焰新院士表示,地球深部賦存著極為豐富的水熱型和幹熱岩型地熱能。當前,我國能源體係麵臨穩定供應與清潔低碳轉型的雙重挑戰和節能減排、新能源替代的重大需求。據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初步評價結果:我國水熱型地熱資源量折合標準煤1.25萬億噸,地熱資源基數折合標準煤856萬億噸,資源量占世界1/6。但目前開發利用的主要是中低溫地熱能,高溫地熱資源勘查與開發利用和歐美發達國家尚有較大差距。我國在深部高溫地熱資源探測、評價、選區、鑽完井、人工熱儲建造和開發技術起步較晚,特別是深部地熱地質理論和變革性勘探開發技術研究工作仍顯滯後。
在王焰新院士看來,地熱資源對國家發展至關重要。
一是查明我國深部地熱資源家底意義重大。我國深部地熱資源的勘查評價滯後於開發利用,尚缺乏多學科、多技術、多礦種協同勘查與預測評價方法體係,導致深部地熱資源家底不清。我國大部分地區地熱資源調查精度低於1∶50萬,僅有天津等少數地區達到1∶25萬精度,極少數地區如西藏羊八井、羊易和雄安新區達到1∶5萬精度。多數重點地熱開發區還沒有或很少開展係統、規範的地熱地質勘查工作。
二是深部地熱資源勘查開發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將大幅提升我國深地領域科技創新能力。深部地熱資源的數字化勘查技術,深部儲層建造與仿真模擬技術,熱-電-氫串聯開發技術,利用二氧化碳高效開發資源同步實現二氧化碳高效封存技術,與熱能伴生有益元素的綠色高效提取與利用技術等方麵的關鍵核心技術亟待突破。這些關鍵核心技術在國內外相關或相鄰的領域已有一定的研發積累和初步應用。通過加大科技經費投入,培育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市場主體,開展有組織的科技創新,有望取得原創成果,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三是建設地熱領域國家級創新平台和高層次人才隊伍將有助於貫通新能源領域創新鏈、人才鏈與產業鏈。目前,我國還沒有地熱領域的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使得優質創新資源難以有效聚合,製約了該領域先進技術研發和前沿科學探索。深部地熱資源研究屬於交叉學科,目前還很少有高校設立相關學科專業,該領域的人才培養數量和質量亟待提升。
為此,他建議:一是設立深部地熱資源勘查開發利用方向的國家地質調查專項、重大科技攻關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二是出台優惠政策,引導、激勵社會資金投資深部地熱資源勘查與開發利用,加快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三是謀劃布局深部地熱領域的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依托在該領域具有學科和人才優勢的高校,通過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和國際合作,加大該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力度。(中國礦業報)
王焰新院士表示,地球深部賦存著極為豐富的水熱型和幹熱岩型地熱能。當前,我國能源體係麵臨穩定供應與清潔低碳轉型的雙重挑戰和節能減排、新能源替代的重大需求。據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初步評價結果:我國水熱型地熱資源量折合標準煤1.25萬億噸,地熱資源基數折合標準煤856萬億噸,資源量占世界1/6。但目前開發利用的主要是中低溫地熱能,高溫地熱資源勘查與開發利用和歐美發達國家尚有較大差距。我國在深部高溫地熱資源探測、評價、選區、鑽完井、人工熱儲建造和開發技術起步較晚,特別是深部地熱地質理論和變革性勘探開發技術研究工作仍顯滯後。
在王焰新院士看來,地熱資源對國家發展至關重要。
一是查明我國深部地熱資源家底意義重大。我國深部地熱資源的勘查評價滯後於開發利用,尚缺乏多學科、多技術、多礦種協同勘查與預測評價方法體係,導致深部地熱資源家底不清。我國大部分地區地熱資源調查精度低於1∶50萬,僅有天津等少數地區達到1∶25萬精度,極少數地區如西藏羊八井、羊易和雄安新區達到1∶5萬精度。多數重點地熱開發區還沒有或很少開展係統、規範的地熱地質勘查工作。
二是深部地熱資源勘查開發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將大幅提升我國深地領域科技創新能力。深部地熱資源的數字化勘查技術,深部儲層建造與仿真模擬技術,熱-電-氫串聯開發技術,利用二氧化碳高效開發資源同步實現二氧化碳高效封存技術,與熱能伴生有益元素的綠色高效提取與利用技術等方麵的關鍵核心技術亟待突破。這些關鍵核心技術在國內外相關或相鄰的領域已有一定的研發積累和初步應用。通過加大科技經費投入,培育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市場主體,開展有組織的科技創新,有望取得原創成果,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三是建設地熱領域國家級創新平台和高層次人才隊伍將有助於貫通新能源領域創新鏈、人才鏈與產業鏈。目前,我國還沒有地熱領域的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使得優質創新資源難以有效聚合,製約了該領域先進技術研發和前沿科學探索。深部地熱資源研究屬於交叉學科,目前還很少有高校設立相關學科專業,該領域的人才培養數量和質量亟待提升。
為此,他建議:一是設立深部地熱資源勘查開發利用方向的國家地質調查專項、重大科技攻關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二是出台優惠政策,引導、激勵社會資金投資深部地熱資源勘查與開發利用,加快培育、壯大市場主體。三是謀劃布局深部地熱領域的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依托在該領域具有學科和人才優勢的高校,通過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和國際合作,加大該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力度。(中國礦業報)
上一篇:開創寧夏地質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麵
下一篇:人大代表的礦業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