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鉛資源市場情況及其對定價的影響
發表時間 :2023-03-24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一)我國鉛資源貿易市場價格影響力日益增強
滬鉛價格影響力逐漸提高,已成為國際定價體係的重要參考,是亞洲鉛資源交易的參考價格。滬鉛期貨的推出有效地改變了完全依賴訂單的購銷模式,充分反映了國際、國內需求和各方利益的合理價格。2021年SHFE鉛期貨成交金額193977331.30萬元,成交量2526.9752萬手,滬鉛期貨已成為國際定價體係的重要參考。
(二)我國鉛資源儲量豐富,但富礦少、品位低,開采難度大,進口礦石成本優勢明顯,金屬鉛產量逐年遞增。
一是我國鉛礦資源儲量在世界排名第二,僅次於澳大利亞。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2年以來,我國鉛礦儲量總體呈增長趨勢,特別是2011年以後增長迅速,2016年,我國鉛礦儲量1808.6萬噸;鉛礦金屬查明資源儲量同樣呈上升趨勢,2016年增長速度達10%,2019年查明資源量為9832.9萬噸。
二是我國鉛礦分布廣泛,平均質量低,儲量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鉛儲量占全國70%以上。我國目前已在27個省、區、市發現並勘查了鉛資源,但其較為富集和現保有儲量主要集中在雲南(2662.91萬噸)、內蒙古(1609.87萬噸)、甘肅(1122.49萬噸)、廣東(1077.32萬噸)、湖南(888.59萬噸)、廣西(878.80萬噸)6個省份,合計鉛鋅儲量8239.98萬噸,占全國鉛鋅儲量的64%,鉛儲量占比73.8%。
三是我國鉛礦進口量持續增加,俄羅斯、美國、土耳其、秘魯、澳大利亞為主要進口國,占比超66%。我國鉛礦產資源豐富,年產量也較大。但一方麵由於冶煉產能發展過快,對礦產需求缺口越來越大;另一方麵,進口礦石成本優勢明顯。我國每年要從國外進口大量鉛礦砂及精礦。從進出口數量來看,2021年,我國鉛礦砂及其精礦進口數量為120萬噸,出口數量僅為0.17萬噸;從進出口金額來看,2021年,我國鉛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金額為185907.78萬美元,出口額為57.09萬美元;從進口源看,2021年,俄羅斯、美國和土耳其是我國鉛礦砂和鉛精礦主要進口國,占比近50%。2021年全球疫情反複、海運費價格暴漲,在一定程度上幹擾了鉛礦新產能的投產和運輸,我國的鉛礦進口量明顯回落。
(三)我國多措並舉積極推動再生鉛行業發展,提高資源利用率。
一是我國再生鉛產能低於發達國家水平,目前仍處於產能釋放周期,具有較大提升空間。我國再生鉛消費量占比40%左右,遠低於美國90%、日本85%、歐洲各國60%。近年來,電池行業快速發展,鉛需求增長帶動了再生鉛產量的增加。2021年,我國再生鉛產量達到360萬噸,同比增長17.6%,約占鉛產量的55.4%,再生鉛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556.05億元。2022年,再生鉛產量300萬噸,占比49.42%。
二是我國多措施提升再生鉛行業集中度,再生鉛行業向規範化、園區化發展。2010年起,我國再生鉛工業一直處於規範化的過程之中,並出台了《再生鉛行業規範條件》,逐步提升行業準入門檻,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目前,我國形成了江蘇省、安徽省、河南省、江西省、河北省、山東省和湖北省七大產區,且再生鉛產業已向園區化發展,在園區或產業集聚區形成再生鉛閉合循環生產模式,不斷促進再生鉛的發展。(中國礦業報)
滬鉛價格影響力逐漸提高,已成為國際定價體係的重要參考,是亞洲鉛資源交易的參考價格。滬鉛期貨的推出有效地改變了完全依賴訂單的購銷模式,充分反映了國際、國內需求和各方利益的合理價格。2021年SHFE鉛期貨成交金額193977331.30萬元,成交量2526.9752萬手,滬鉛期貨已成為國際定價體係的重要參考。
(二)我國鉛資源儲量豐富,但富礦少、品位低,開采難度大,進口礦石成本優勢明顯,金屬鉛產量逐年遞增。
一是我國鉛礦資源儲量在世界排名第二,僅次於澳大利亞。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2年以來,我國鉛礦儲量總體呈增長趨勢,特別是2011年以後增長迅速,2016年,我國鉛礦儲量1808.6萬噸;鉛礦金屬查明資源儲量同樣呈上升趨勢,2016年增長速度達10%,2019年查明資源量為9832.9萬噸。
二是我國鉛礦分布廣泛,平均質量低,儲量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鉛儲量占全國70%以上。我國目前已在27個省、區、市發現並勘查了鉛資源,但其較為富集和現保有儲量主要集中在雲南(2662.91萬噸)、內蒙古(1609.87萬噸)、甘肅(1122.49萬噸)、廣東(1077.32萬噸)、湖南(888.59萬噸)、廣西(878.80萬噸)6個省份,合計鉛鋅儲量8239.98萬噸,占全國鉛鋅儲量的64%,鉛儲量占比73.8%。
三是我國鉛礦進口量持續增加,俄羅斯、美國、土耳其、秘魯、澳大利亞為主要進口國,占比超66%。我國鉛礦產資源豐富,年產量也較大。但一方麵由於冶煉產能發展過快,對礦產需求缺口越來越大;另一方麵,進口礦石成本優勢明顯。我國每年要從國外進口大量鉛礦砂及精礦。從進出口數量來看,2021年,我國鉛礦砂及其精礦進口數量為120萬噸,出口數量僅為0.17萬噸;從進出口金額來看,2021年,我國鉛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金額為185907.78萬美元,出口額為57.09萬美元;從進口源看,2021年,俄羅斯、美國和土耳其是我國鉛礦砂和鉛精礦主要進口國,占比近50%。2021年全球疫情反複、海運費價格暴漲,在一定程度上幹擾了鉛礦新產能的投產和運輸,我國的鉛礦進口量明顯回落。
(三)我國多措並舉積極推動再生鉛行業發展,提高資源利用率。
一是我國再生鉛產能低於發達國家水平,目前仍處於產能釋放周期,具有較大提升空間。我國再生鉛消費量占比40%左右,遠低於美國90%、日本85%、歐洲各國60%。近年來,電池行業快速發展,鉛需求增長帶動了再生鉛產量的增加。2021年,我國再生鉛產量達到360萬噸,同比增長17.6%,約占鉛產量的55.4%,再生鉛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556.05億元。2022年,再生鉛產量300萬噸,占比49.42%。
二是我國多措施提升再生鉛行業集中度,再生鉛行業向規範化、園區化發展。2010年起,我國再生鉛工業一直處於規範化的過程之中,並出台了《再生鉛行業規範條件》,逐步提升行業準入門檻,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目前,我國形成了江蘇省、安徽省、河南省、江西省、河北省、山東省和湖北省七大產區,且再生鉛產業已向園區化發展,在園區或產業集聚區形成再生鉛閉合循環生產模式,不斷促進再生鉛的發展。(中國礦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