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專家:戰略資源利用需要不斷創新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行業風向  |   行業資訊  |  正文
業內專家:戰略資源利用需要不斷創新
發表時間 :2023-04-14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資源安全再次成為關注焦點。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2023年工作重點之一是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
  3月31日,在以“高效 節約 創新 合作”為主題的首屆戰略資源綜合利用創新與發展論壇上,與會專家一致表示,這是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刻震蕩調整的因應之策,也是包括礦業行業不可推卸的使命擔當。
  圍繞立體解析我國戰略資源綜合利用的相關問題,助推戰略資源綜合利用,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發展,與會院士專家,以及來自國家部委、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行業龍頭企業的嘉賓給出了自己的思考與建議。
  緊抓戰略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機遇期
  開展戰略資源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是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保障資源供給安全的重要內容,對於緩解資源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核學會黨委書記、理事長王壽君表示,戰略資源是核科技工業必不可少的發展要素,已深刻融入經濟、發展、安全、民生等諸多方麵,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民生福祉的有力載體。其中,天然鈾是滿足國防需求、保障國家安全無可替代的戰略資源,是建設核大國核強國的戰略物質基礎。
  談及發展機遇,王壽君表示,我國在運在建核電機組數成為全球第二,核電安全運行業績始終保持國際先進水平;核技術應用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在工業、農業、醫療、環保、資源勘探、公共安全等領域實現快速發展;建立了較為完整、自主的核燃料循環產業鏈,形成了高水平的核工業創新鏈,核燃料生產與供應能力滿足核工業發展的需要。這些都為我國核科技工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顯著提升了我國核工業的資源整合利用水平和整體國際競爭實力。“中核集團充分發揮完整的核科技創新體係優勢,積極推進共伴生鈾資源綜合利用,進一步提高了國內天然鈾生產規模和供應量,同時也為稀土戰略資源的安全供給提供了有力支撐。”王壽君如是說。
  在國家原子能機構係統工程二司二級巡視員劉希智看來,高效開展資源綜合利用已成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緊迫任務,也是保障資源可持續利用、減輕環境汙染壓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途徑。
  劉希智建議,一是戰略資源產業不是一般性行業,需要智庫發揮導向作用,不斷探索發展新路子與新空間。我們要積極發揮學會、協會獨特優勢,支撐戰略資源綜合利用高質量發展。二是要充分發揮舉國體製優勢,圍繞戰略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攻關,統籌創新資源,加大研發投入,努力突破關鍵難題;著眼全產業鏈統籌布局,從需求牽引到技術推動雙向發力,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促進戰略資源勘察、開采、高效綜合利用全方位發展;把點上突破和麵上提升結合起來,促進標準提檔、質量升級、品牌增效,以產品創新引領和拓展市場需求,加快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三是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營造良好業內生態。企業強,產業才能強,中國製造才能強。高質量推進戰略資源綜合利用,全國一盤棋,要把握各自在產業鏈供應鏈的定位,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積極打造特色產業和功能優勢,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防止出現盲目“追新”“攀大”“求全”的現象,努力打造集群式發展,發揮規模效應、集聚效應,促進產業創新和降低產業鏈成本,在優勢區域打造戰略資源綜合利用高地。
  展現央企責任擔當,不斷提升戰略資源供應保障能力
  在今年全國“兩會”的部長通道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明確提出了傳統產業綠色化方麵的“1+4”方案,通過頂層設計明確了工業碳達峰的目標、任務、途徑和措施,下一步就是要一件一件抓落實,其中之一就是要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中核集團黨組成員、總會計師王學軍表示,核材料是核工業發展的物質基礎與先導,共伴生鈾資源是重要的核材料組成部分,也是核強國與製造強國的重要基石。鈾、鎢鉬、鉭铌、鈹、釩和稀土等戰略資源綜合利用,對材料研究、廢物利用、環境保護、自主創新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要求。
  麵對新形勢新任務,王學軍表示,我們要積極落實國家重大戰略,落實國家部委關於戰略資源綜合利用的相關要求,推動核能積極安全有序發展,強化天然鈾戰略資源供應保障,落實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係,助力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斷提升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能力。如,在天然鈾保障方麵,牢記鈾礦勘查開發國家隊、主力軍的職責和使命,三代采鈾技術實現規模化工業應用,構建國際一流“天-空-地-深”一體化綜合勘探能力,不斷夯實國內開發、海外開發、國際貿易、產品儲備“四位一體”的天然鈾保障體係。依托完整的天然鈾勘查開發和核環保領域產業體係,利用形成的核環保能力和技術優勢,向共伴生鈾資源領域延伸,不斷拓展天然鈾資源保障渠道。
  為此,王學軍建議:一是要創新發展,集聚政府、院所、企業合力,打通戰略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從源頭到終端每個環節壁壘,向深水區創新、集成化創新、全生命周期創新挺進。二是要搭建平台,廣泛搭建政府和企業之間、企業和企業之間、企業和院所之間橋梁,推進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廣泛搭建學術交流平台、產品會展平台、高峰論壇平台、產業合作平台,為行業發展聚勢、為企業發展賦能。三是要做強產業,加強上下遊產業對接,推進供應鏈、產業鏈合作,同時聚焦產業鏈條關鍵缺失環節,串鏈、補鏈、強鏈,增強產業集群效能,提高整體創新力和競爭力。
  發揮自身優勢 老勞模要作新貢獻
  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周農表示,湖南礦產資源豐富,是馳名中外的“有色金屬之鄉”和“非金屬礦產之鄉”,不少礦種的資源儲量在國內名列前茅,在全世界都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湖南是我國核工業的搖籃和功勳之地,一代代核工業人在湖南工作、生活,紮根湖南建功立業,形成了核工業戰線的“老勞模”精神。
  “衡陽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這座城市有核的基因、核的血液,二七二鈾業是核工業最早的五廠三礦之一,近年來老樹發新芽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南華大學是衡陽核領域曆史發展的見證和紐帶,核特色品牌享譽海內外,特別是規劃麵積47平方公裏的白沙綠島,將成為衡陽乃至全省崛起的一座產業新城。如今,一核兩電三色四新主導產業在衡陽深入人心,真誠期盼能有更多院士、專家和企業進一步走進衡陽,了解衡陽,熟悉衡陽,未來能夠攜手衡陽一起前進。”衡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健發出邀請。
  談及戰略資源綜合利用,周農提出四點希望:一是堅持創新驅動,持續推動戰略資源高質量發展。堅持把創新作為推動戰略資源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積極營造創新創業創造的濃厚氛圍,以科技創新打牢發展根基、助推提質增效、助推綠色發展,以戰略資源高質量發展助力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二是堅持科技賦能,持續推動戰略資源高效利用。以產業鏈延鏈強鏈補鏈為契機,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大力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建設綜合循環利用示範基地,努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結合的戰略資源高效利用體係,推動戰略資源規模化、集群化發展。三是堅持搭好平台,持續推動戰略資源成果轉化。共建協同創新平台,積極推動建立戰略資源高效利用聯盟、產學研用創新聯盟等常態長效工作機製,促進戰略資源應用技術融合創新、產業鏈協同配套、上下遊企業產銷對接。四是堅持協同共進,持續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化省際合作以及與大型國有企業、龍頭企業對接合作,支持和服務各類企業來湘布局,實現協同共進、合作共贏,使之成為創新資源內外交融的推手和區域創新的增長極。(人民政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