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規範完善砂石開采管理
發表時間 :2023-04-21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4月10日,《自然資源部關於規範和完善砂石開采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發布,從七方麵規範和完善砂石開采管理,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住經濟大盤、擴大有效投資的要求,合理開發利用砂石資源(含海砂,下同),穩定市場供應,為各地經濟發展形成實物工作量提供砂石資源保障。
《通知》明確,一要科學規劃開發布局。地方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認真落實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礦產資源規劃要求,可結合實際需要組織編製砂石資源專項規劃,統籌考慮資源賦存條件、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曆史文化保護紅線、海洋生態保護和綠色礦山建設等管控要求,以及城鎮發展、產業布局、供需平衡、運輸距離等因素,劃定砂石集中開采區或開采規劃區塊,並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合理引導砂石采礦權投放,避免出現以山脊線劃界等開采後遺留殘山殘坡等不合理問題,實現砂石資源綠色開發、集約開采、係統修複、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要合理有序投放采礦權。負責砂石資源采礦權出讓登記的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依據礦產資源規劃或砂石資源專項規劃,組織開展必要的勘查,建立砂石資源采礦權出讓項目庫。統籌考慮已有砂石資源采礦權分布和服務年限,加強砂石市場運行分析,合理確定一定時期內擬設置砂石資源采礦權數量和規模,根據市場需求積極有序投放。
三要積極落實“淨礦”出讓。負責砂石資源采礦權出讓登記的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在出讓前會同相關部門開展實地踏勘,核查禁止、限製開采砂石區域,對禁止區嚴格落實空間避讓,對限製區明確管控要求,合理確定采礦權出讓範圍。出讓海砂采礦權應嚴格執行海砂采礦權和海域使用權“兩權合一”招拍掛出讓製度。
四要嚴格工程建設項目動用砂石的管理。經批準設立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及線性工程等建設項目,應按照節約集約原則動用砂石,在自然資源部門批準的建設項目用地(不含臨時用地)範圍內,因工程施工產生的砂石料可直接用於該工程建設,不需辦理采礦許可證。嚴禁擅自擴大施工範圍采挖砂石,以及私自出售或以贈予為名擅自處置工程建設動用的砂石料。
五要規範礦山開采產生的砂石料管理。非砂石類生產礦山在其礦區範圍內按照礦山設計或開發利用方案,礦山剝離、井巷開拓、選礦產生的砂石料,應優先供該礦山井巷填充、修複治理及工程建設等綜合利用,利用後仍有剩餘的,由所在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平台處置。
六要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新建砂石礦山應按綠色礦山標準要求建設,正在生產的礦山應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明確改進期限,逐步達到綠色礦山要求。礦山企業應認真履行礦山生態保護修複義務,將生態保護修複貫穿采礦活動全過程。
七要加強監管和執法。要基於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探索實施電子圍欄、無人機等信息化監管,鼓勵社會監督,及時製止違法行為,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加強砂石資源日常監管和執法,依法依規嚴肅查處無證開采、越界開采、破壞性開采等違法違規行為,特別是以各類工程為名的違法采礦行為。積極配合海警部門加強對海砂資源開采的執法監督,加強信息共享和協同配合。(中國自然資源報 )
《通知》明確,一要科學規劃開發布局。地方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認真落實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礦產資源規劃要求,可結合實際需要組織編製砂石資源專項規劃,統籌考慮資源賦存條件、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曆史文化保護紅線、海洋生態保護和綠色礦山建設等管控要求,以及城鎮發展、產業布局、供需平衡、運輸距離等因素,劃定砂石集中開采區或開采規劃區塊,並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合理引導砂石采礦權投放,避免出現以山脊線劃界等開采後遺留殘山殘坡等不合理問題,實現砂石資源綠色開發、集約開采、係統修複、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要合理有序投放采礦權。負責砂石資源采礦權出讓登記的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依據礦產資源規劃或砂石資源專項規劃,組織開展必要的勘查,建立砂石資源采礦權出讓項目庫。統籌考慮已有砂石資源采礦權分布和服務年限,加強砂石市場運行分析,合理確定一定時期內擬設置砂石資源采礦權數量和規模,根據市場需求積極有序投放。
三要積極落實“淨礦”出讓。負責砂石資源采礦權出讓登記的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在出讓前會同相關部門開展實地踏勘,核查禁止、限製開采砂石區域,對禁止區嚴格落實空間避讓,對限製區明確管控要求,合理確定采礦權出讓範圍。出讓海砂采礦權應嚴格執行海砂采礦權和海域使用權“兩權合一”招拍掛出讓製度。
四要嚴格工程建設項目動用砂石的管理。經批準設立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及線性工程等建設項目,應按照節約集約原則動用砂石,在自然資源部門批準的建設項目用地(不含臨時用地)範圍內,因工程施工產生的砂石料可直接用於該工程建設,不需辦理采礦許可證。嚴禁擅自擴大施工範圍采挖砂石,以及私自出售或以贈予為名擅自處置工程建設動用的砂石料。
五要規範礦山開采產生的砂石料管理。非砂石類生產礦山在其礦區範圍內按照礦山設計或開發利用方案,礦山剝離、井巷開拓、選礦產生的砂石料,應優先供該礦山井巷填充、修複治理及工程建設等綜合利用,利用後仍有剩餘的,由所在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平台處置。
六要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新建砂石礦山應按綠色礦山標準要求建設,正在生產的礦山應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明確改進期限,逐步達到綠色礦山要求。礦山企業應認真履行礦山生態保護修複義務,將生態保護修複貫穿采礦活動全過程。
七要加強監管和執法。要基於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探索實施電子圍欄、無人機等信息化監管,鼓勵社會監督,及時製止違法行為,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加強砂石資源日常監管和執法,依法依規嚴肅查處無證開采、越界開采、破壞性開采等違法違規行為,特別是以各類工程為名的違法采礦行為。積極配合海警部門加強對海砂資源開采的執法監督,加強信息共享和協同配合。(中國自然資源報 )